第394章 归来(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4章 归来(二)

  四目对视的这一刻,两人的眼中都是泪水。   月牙儿妹妹,我回来了。   春生哥哥,你终于回来了。   这是在灵堂里,皇上太子的尸首就在眼前。久别重逢的小夫妻,无暇也不便说话,就这么默默对视。   隐忍了多日的泪水,在这一刻,涌出了赵夕颜的眼眶。   徐靖也红着眼哭了。   徐靖伸手,用力握了握赵夕颜的手。然后放开,端正着磕了三个头,又磕了三个,沙哑着声音哭道:“堂兄,我回来了。”   “皇上,侄儿回来了。”   灵堂里清醒的几个臣子,个个激动得满面泪痕。蜷缩着身体睡着了的人,也在阵阵哭声中醒来。头脑迷迷糊糊地想着,都哭几天了,再多的悲恸也快挤不出眼泪了。   这怎么三更半夜又哭上了?   一踏进灵堂,苏皇后就被震耳欲聋的哭声惊到了。这几日,臣子们跪灵哭灵,可从来没这般卖力过。   母后,我不在了,春生会代我做一个好儿子,孝敬母后,奉养母后天年。   话音刚落,苏皇后便蹙眉看过来,挤出两个字:“住嘴!”   苏皇后心里难免有些酸涩苦楚,脚步不由得慢了下来。   “皇上太子的丧事,就交给你了。”苏皇后用尽气力挤出这一句,声音沙哑低沉。在众臣的哭声中,显得那般微弱。   是北海王世子徐靖回来了!   是太子殿下指定的储君回来了!   大晋没了太子皇帝,还有北海王世子!   立刻便有臣子附和:“臣也听闻。”   众臣心情激动,不管是真心还是硬挤,个个泪眼哗哗地,灵堂里的哭声比白日还要悲戚响亮。   徐靖红着眼,用力点头:“娘娘放心,一切都有我。”   这些臣子,之前对他恭敬有加。徐靖一回来,个个都变了嘴脸。凭什么?徐靖有什么比他强?   蕈紫迅疾起身出去,过了片刻,又哭又笑:“北海王世子回来了!娘娘,世子回来了!”   徐靖回来,宫中便真正有了主事之人。她虽是皇后,到底是女子,不通政务,也无力掌控骄兵悍将。这几日,她一直心惊胆战,唯恐铁卫营再起叛乱。现在,这颗心终于能放入胸腔了。   天亮的时候,睡了一夜的西河王世子,精神还算饱满地进了灵堂。准备大哭一场向众臣显露一番孝心时,徐靖的身影便撞入了眼帘。   苏皇后眼眶一热,泪水簌簌落下。一直沉重紧绷的心情,终于缓缓松懈。   “娘娘节哀,保重凤体。”徐靖眼含热泪,低声道:“堂兄不在了,侄儿一定代堂兄好好孝敬娘娘。”   西河王世子一惊,心里一算时日,更是震惊。   苏皇后茫然地睁开眼,摸索到蕈紫的手,吃力地挤出三个字:“怎么了?”   ……   等等?   不管怎么说,只要没有遗诏,徐靖子孙人人都有机会争一争皇位。他才不会轻易退让。   原来是徐靖赶回来了。   太子不遗余力对徐靖好,也是因为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吧!他期盼着自己的宽厚友爱,能让徐靖铭记于心,在他离世后,徐靖会一直记着这份兄弟情谊,会代他孝敬母亲。   只这几个字,便令人无限心安踏实。   跪在后方的周尚书抬头:“这里是灵堂,皇上和太子殿下尸骨未寒,西河王世子大声喧哗,这可是大不敬。”   不就是有太子生前全力支持比他年轻身手比他好麾下有精兵比他会打仗娶了个好媳妇生了一双龙凤吗?   这一回,苏皇后没有痛哭流涕,没有弯下腰背,跪得笔直。   他怒目相视,硬邦邦地说道:“徐靖,论年龄,我比你年长八岁。论血缘,我也是玄祖血脉。长幼有序,为皇上和太子殿下操办丧事,我自认比你更有资格。”   这一刻,仿佛短命早夭的儿子也跪在徐靖身边,对她轻声说话。   徐靖转头看一眼西河王世子:“是,我回来了。操办丧事有我,堂兄可以歇一歇了。”   西河王世子被气得脸都白了。   “臣也听见了。”   西河王世子心里积压的不满和愤慨,倏忽蹿上心头,忽然就按捺不住了。   苏皇后点点头,拉着两人的手到棺木前,一同跪下守灵。   苏皇后哭了一会儿,用袖子抹了眼泪,起身下榻,去了灵堂。   定国公世子也抬起头,拧着眉头,淡淡道:“昨夜皇后娘娘说了,丧事交给北海王世子。臣亲耳听闻。灵堂里也有许多人听到了。西河王世子有何不满之处?”   昏睡中的苏皇后,被哭声惊醒了。   西河王世子看着众臣如众星捧月般簇拥在徐靖身后的模样,心里嫉恨的火苗蹭蹭地往外蹿。面上却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大步上前,在徐靖身边跪下:“你可算回来了。”   她不能让儿子失望。从这一刻起,她要将徐靖视如己出,为他扫平登基路上的所有障碍。   苏皇后颤抖着伸手,扶起徐靖和赵夕颜,一手拉着徐靖的手,另一只手攥着赵夕颜的手。   这是奔丧,还是急着回来登基?   从太子离世之日算起,到今日也不过十天。徐靖这是从接到消息,就插翅飞回京城的吗?   徐靖听到身后的异样动静,转头一看。立刻起身,赵夕颜跪得太久了,在徐靖的搀扶下一并起身过来。   跪在棺木前的身影怎么这般熟悉?   短短两句话,令苏皇后泪如雨下。   西河王世子:“……”   可见人心都是势利现实的。徐靖一回来,臣子们就有了新的君主。这是要在徐靖面前竭力表现。   小夫妻两个一同到苏皇后面前,一同跪下行礼。   西河王世子在京城两年多也不是白待的。他一直暗中经营,撒了无数银子出去,也拉拢了一些臣子。很快,便有人出言支持西河王世子:“臣以为,西河王世子说得有理,长幼有序。”   “丧事理应由西河王世子操持做主。”   出言支持西河王世子的,竟还有户部左侍郎和吏部右侍郎这样的朝中重臣。   灵堂里气氛紧张,一触即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