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投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 投奔

  往长安侯府回门认亲,也安排在了这一天。   荣安王府算是在谢家庄子和长安侯府之间。   两人先回到荣安王府,匆匆吃了午饭,就赶往长安侯府。   都是要卡着时辰的,吉时么。   虽然张罗李苒出嫁这事,陈老夫人和张夫人交到二奶奶曹氏手里,说了一句全由她作主经办后,就真的一件事不管,一句话没说过。可今天这个回门认亲,二奶奶曹氏还是没敢大张罗大办。   老夫人和夫人一句话没说过,那是因为她办事没出过格。   这回门礼真要锣鼓喧天的一派喜庆热闹,老夫人和夫人不一定说话,可一定不高兴。   做人吧,要懂得不过份三个字,人家敬你一尺,你不说回敬一丈,那至少也要敬回一尺吧。   长安侯府这场回门认亲,就是一派安静简单,倒还能算得上祥和。   别人不知道,反正李苒是非常满意,谢泽也觉得很好。   对于长安侯府,李苒理想中的关系,就是这样:相敬如宾以及如冰。   李苒回门认亲走后,当晚,长安侯李明水就赶回了军中。   年后要兴兵,负责调度钱粮,以及统总大局的谢泽,第二天也该去忙他那些军务。   不过,皇上和太子一致认为:   军务再怎么忙,也没忙到一天不能歇,最少最少,他也得歇上十天半个月,好好陪一陪他新婚的媳妇儿。   毕竟,过了年,他都二十九了。   象他这么大年纪的,大孩子能开笔写文章的,可不是一家两家!   皇上打着包票,调度钱粮这事,他亲自动手,他一向冬天最勤勉,让谢泽安心去陪媳妇儿,太子则表示:有他看着,谢泽尽可放心。   谢泽不再坚持,和李苒商量了,决定隔天一早,带她出城去看看那几座临近京城的庄子。   从今年腊月起,李苒就要开始收年帐对年帐,以及,考虑那些庄子该如何打理。   对于李苒来说,属于她的东西,哪怕就是一根草,她也会尽全力把那草养的比别的草鲜亮肥大。   现在,自己家的庄子,那更是一定要尽力打理到最好的。   谢泽看着对着铺了满炕的地籍图认真研究的李苒,一边笑一边表示:他一定尽全力支持她振兴他们的家业这件大事。   午饭后,李苒正准备接着看那些地籍图,争取在明天早上出发前,至少把要去的那几座大庄子的田庄情况,以及四周的地形记清楚,当值的蔓菁进来禀报:王供奉和沈供奉请见王妃。   李苒一个怔神。   王供奉和沈供奉就是安老夫人送给她的两名武婢:王翠和沈麦。   她不愿意把曾经的战士当作婢女使唤,就依桑嬷嬷的建议,对两人以供奉称呼,让她们空闲时,指点指点府内的婢女们练练身手,以及看一看府中安防之类。   王翠和沈麦自从被送到她身边,和她见过头一面起,直到现在,这是头一次请见她。   “请进来吧。”李苒看了眼看着她的谢泽。   蔓菁出去回来的极快,垂手禀报:“禀王妃,王供奉请王妃示下,能不能请王妃到前院花厅说话?”   谢泽迎着李苒的目光,弯腰拿起鞋,一边给李苒穿上,一边低低道:“只怕是要紧的话。你过去一趟吧。”   “嗯。”李苒低低应了,站起来,接过蔓菁递过的斗蓬披上,出门往前院去。   王翠和沈麦并排站在花厅门口,神情严肃。   李苒在花厅门口顿住步,看了两人几眼,才抬脚进屋。   “出什么事了?”   李苒没解斗蓬,也没坐下,进了屋,看着紧跟进来的王翠和沈麦,直截了当问道。   “安家有几位小爷,想见见王妃。”   王翠看着李苒,答的更加直接明白。   “安家?不是说……安家还有后人?”李苒愕然。   “是。”   王翠直视着李苒,沈麦不说话,只几乎一眼不瞬的看着李苒。   “安家的规矩,儿郎七岁从军征战。   安家的最后一战,七岁以上儿郎,尽皆死于国。   当时还有十三位不满七岁的安家子弟,跟着母亲祖母,退回安家旧宅。   一路上颠沛流离,活下来长大成人的,只有五位。   最大的,今年二十六,最小的,二十岁,都在外面。”   王翠的话平和淡漠,李苒却听的心里五味俱全,堵成一团。   好一会儿,李苒才呼出口气,“快请进来,要请王爷过来吗?”   “全由王妃作主。”王翠微微欠身。   “先见一见吧。”   李苒几乎立刻就拿定了主意。   这几位安家后人为什么来找她,这份意图,她不能确定,还是她自己见过他们,确定了之后,再说下一步。   万一别有所想,她就把话说明白,让他们立刻离开,这件事,她就不准备告诉任何人了。   “是。”王翠和沈麦同时应声,转身往外。   李苒裹紧斗蓬,出了花厅,看着守在花厅门口的蔓菁,吩咐了一句:“跟王爷说一声,我跟两位供奉去去就回。”   蔓菁忙答应了,看着李苒走出几步,转身回去禀报。   王翠、沈麦带着李苒,走的很快。   王府侧门外,五个人五匹马,马很普通,五个人高大英气,眉宇飞扬,十分出色。   李苒站在影壁旁,远看着有说有笑的五人,片刻,轻轻吸了口气,低低吩咐王翠和沈麦,“请到回事厅说话吧。”   李苒先往回事厅过去,王翠急步出门,请进安家兄弟。   李苒站在回事厅正中,看着跟着王翠进来的安家兄弟。   走在最前的一位,高大健壮,面容黑粗,脸上胡茬长出来了足有半寸长,不修边饰,对不修边饰浑不在意,一双眼睛漆黑明亮,迎着李苒的目光,笑着拱手,“在下安孝沉。”   “孝稳。”紧挨安孝沉的安孝稳看起来秀气多了,一脸笑,拱着手,多看了李苒两眼,才长揖下去。   “孝明。”安孝明眼神明亮灵活,看起来有几分跳脱,动作很快,长揖起来,仔细打量起了李苒,   “孝智。”安孝智略矮一些,迎着李苒毫不掩饰的打量,看起来很有几分羞涩之意,看了一眼,就垂眼不敢再看。   “孝锐。”安孝锐还是个少年郎,李苒打量他,他迎着李苒的目光,带着明显的好奇,一边笑,一边打量着李苒。   “李苒。”李苒冲五人曲膝,简单明了的介绍自己。   五个人应该都没想到她竟然介绍自己,还是和他们一样的介绍自己。   从安孝沉到安孝锐,或是扬起眉,或是瞪着眼,看着李苒,安孝锐眼神亮亮,笑出了声。   “为什么过来见我?”   李苒瞥了眼笑容明朗的安孝锐,转向安孝沉问道。   “家中长辈吩咐我们兄弟五人前来归附王妃。   安家人最宜战场。”   安孝沉的回答和李苒的问话一样直接。   李苒舒了口气,微笑道:“重返战场,就该归附王爷。”   “全凭王妃安排。”   安孝沉拱手笑道。   “嗯。”   李苒看向王翠,“你在这儿陪一陪他们几位,我去跟王爷说一声,请王爷过来。”   “是。”王翠欠身笑应。   李苒冲安家兄弟曲了曲膝,绕过几人,出了回事厅,急步往正院回去。   “出什么事了?”   看着急冲进屋的李苒,谢泽坐直上身,关切道。   “安家人来找我,五兄弟,最大的二十六,最小的二十,说是安家人最宜战场。”   李苒冲到谢泽面前,一口气说道。   “人在哪儿?带进来没有?”谢泽惊讶的眉毛高高挑起,脱口问道。   “在回事厅,你去见他们吧。”   李苒将手放到谢泽手里,长长舒了口气,仿佛把什么重要而沉重的东西,放到了谢泽手里。   “好,你放心。”   谢泽握了握李苒的手,站起来,急步往回事厅过去。   没多大会儿,谢泽打发西青进来禀报李苒:他进宫请见太子去了,让她先好好把安家兄弟安顿下来。   谢泽直奔景华殿。   太子听说谢泽来了,现在就要见他,忙让正在议事的几位大臣先退下,几步进了偏殿,看到一脸笑意的谢泽,两根眉毛立刻飞了起来。   “这么急着要见我,有什么……你媳妇怀上了?”   谢泽被他一个突转,差点呛着,绷起脸,蹙眉斜了他一眼。   “那是什么喜事儿?还是,以后你就成天这么笑眯眯的了?这可有点儿吓人。”   太子围着谢泽转了半圈,嘴角一路往下撇。   “刚刚,有五兄弟,说是安家后人,来投靠阿苒。”   谢泽的话一如既往的简洁。   “嗯?”太子怔住,“安家?是了,你媳妇儿的外婆,敬惠安皇后!”   太子轻轻抽了口气,往后一步,眼睛闪亮的看着谢泽,片刻,笑起来。   “人,你见过了?”   “嗯,老大安孝沉,和安帅那幅画像极似,今年二十六岁。”   谢泽脸上笑意隐隐。   “当年都不满七岁?”   “是,说是最后一战后,安家余了十三位不满七岁的子弟,返往安家旧地的途中,多半夭折,长大成人的,只有他们兄弟五人,安家人做事如离弦之箭,应该是真的。”   “嗯,安家败亡那一年,是天下最乱的时候,护持这些幼儿的,大约只有一些妇人,能护下来他们五人,已经很不容易了。”   太子低低叹气。   “是,我问过,他们带来了二三十人,说是有十来名妇人,年纪都不小了。我还没见着,先进宫了。”   谢泽也轻轻叹了口气。   安家这些幼儿一路退回安家旧地的艰难,只怕不比他一个人活着那几年轻松。   阿苒总说,唯愿国泰民安,现在,他也是如此心愿。   “真是大好消息!”   太子搓着手,看起来很兴奋。   “一,安家还有后人,其二,他们来投奔你了……”   “不是投奔我,是投奔阿苒。”   谢泽纠正了一句。   “是奔着你媳妇儿,也是奔着你,你媳妇儿要是没嫁给你,她承担不起安家的投奔。难道你跟你媳妇儿还分你我?我瞧着你俩这蜜里调油的……”   谢泽转过身,仰头看屋顶。   “咱们说正事儿!”   太子干笑几声,看着谢泽转回身,接着道:   “本来想让你安安心心跟你媳妇儿好好甜蜜几天……这一句真是正事儿。   霍帅那边,前天送到了一份军报,本来想等你歇过这几天,再告诉你,现在安家兄弟……”   太子顿住话,轻轻吹了声口哨。   “算了,你也别歇着了,下午早点回去,不耽误你陪你媳妇吃晚饭吧。”   “什么军报?”   谢泽斜着明显有些兴奋过头的太子,问道。   “南边那一帮,往北边游说各族,已经结盟了几家,约了南北夹击。”   太子神情严肃起来。   “我和阿爹议过,这是个机会,要是时机掐得好,这南北夹击,就是咱们一举灭北平南。   安家兄弟来投,现在,咱们又多了一份先机,到时候,可以打出安家这面旗。”   太子想象着树起安家这面旗时的情形,一脸向往。   “安家这面旗用在南边最佳。”   谢泽神情凝注,思维很快,话语很慢。   “去延福殿,咱们好好议一议。”   太子一边说,一边往外走,谢泽紧跟上,两人低低说着话,径直往延福殿过去。   一直议到午正前后,谢泽和太子出了延福殿。   下了台阶,太子笑道:“咱们议的这些,还有别的,兵力粮草什么的,你回去,有机会就跟安家兄弟说说,不用瞒他们。   安家人做人做事如离弦之箭,咱们至少要待之以诚。”   “嗯。”谢泽点头。   “本来想留你一起吃饭,算了算了,唉,看来,只怕以后再也不能留你吃饭了,这兄弟要是娶了媳妇啊,啧”   太子撇着嘴,啧啧有声。   “你没娶媳妇吗?”谢泽反问了句。   “我跟你哪能一样!”   太子瞥着谢泽,笑的说不出什么意味。   他又不是老房子着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