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出宫看看(求订阅)
这些日子,王重过得很悠闲。 每天早朝听大臣们的汇报,之后就是处理朝政,看奏折。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服装厂里生产的棉衣正式对外销售。 这些事都归皇后管了,王重现在研制的是火枪。 虽然说,目前没有战事,但是根据以往情况,每到寒冬腊月之际,北方游牧民族都会来边境劫掠。 王重可不想到时候自己手上没底牌。 好在,现在由于是皇帝的缘故,他能第一时间召集全国最好的铁匠,替他打造武器。 短短时间内,他已经制造出了十把火枪样品。 不过让王重皱眉的是,这几把火枪都不咋滴。 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的炼铁质量比较落后。 以前自己能制造出合格的火枪,靠的是炼铁技术好,可是这里太落后的,铁在这里不但是属于高级的金属,甚至很多士兵们使用的还是青铜制作的武器。 由于铁质量不行,所以在射击的时候时不时炸膛,让王重很苦恼。 “你们以后专门给朕好好炼铁,必须清除里面的杂质,制造出合格铁器。” 王重朝几十个铁匠吩咐,随即,离开了宫内的铁匠铺。 出了打铁的地方,王重突然感觉外面天气有些凉。 “皇上,天气冷,小心着凉。” 不远处,赵鸾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件大衣,为王重披上。 “皇上,这是娘娘亲手缝制的棉衣。”宁儿在赵鸾身边插嘴道。 “宁儿,没让你说话少插嘴。”赵鸾斥道。 “对不起娘娘。”宁儿吐了吐舌头。 王重笑了笑:“辛苦皇后了,这件衣服很暖和。” “而且还很漂亮呢,老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看的棉衣,娘娘的手艺真是好。” 何太高不经意间拍了个马屁。 “皇上喜欢就好,眼下马上到了雪季,皇上注意保暖,要是冻坏了身子可不好。”赵鸾道。 “嗯。”王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突然想到,连他这里都这么冷了,那些百姓们呢? 虽然说,大臣们送上来的奏折之中,都说老百姓们安居乐业,没说什么问题。 可王重觉得,所谓眼见为实,在如此寒冬腊月外出看看普通民众的生活疾苦,也许比较好。 “皇上,不知何故唉声叹气,可否说说,让臣妾为皇上分忧?” 赵鸾在边上问道。 “皇后,朕突然想出宫看看。” “出宫?” “嗯,如此寒冬腊月,也不知道外面百姓过得怎么样?若是能知晓一二,以后朕也能对症施政。” “皇爷体恤民间疾苦,老奴真是佩服,不过外面危险颇多,皇爷要出宫的话,还请三思。”何太高劝解说道。 “皇后,你说呢?”王重问道。 “臣妾听皇上的。” “嗯,朕今天出去几天,大伴,去准备一下吧。” 王重的决定一般没人能够改变,何太高也不敢再说,无奈的点头:“老奴这就去安排。” 随后,王重打扮成一个贵公子的模样,何太高和另外两个大内高手,都打扮成了仆人模样。 让王重意外的是,赵鸾也要跟着去。 用她的话来说,她会功夫,跟着王重能保护他。 想着多个人聊天也好,就带着赵鸾了。 王重现在是越来越有皇帝样了,哪怕穿着便装,远远一看,就能感受到贵气逼人。 “都给咱家听好了,皇爷和娘娘一起出宫,外面贼人颇多,都给咱家把眼睛放亮一点,要是看到有哪个不长眼的接近皇爷和娘娘,不用和别人客气。皇爷和娘娘要是少了一根汗毛,你们也都不用活了,都明白了没?” 走之前,何太高和一群侍卫驯话。 从这可以看得出,何太高对王重是很忠心耿耿的。 训话之后,何太高领着众人,跟随着王重出宫。 此次是静悄悄出宫的,没有人知道。 走的时候,何太高叮嘱了几个亲信,对外宣称皇上这几天龙体不舒服,住在皇后寝宫歇息一阵子。 如此一来,也算是对外有个交代。 ………………………… “馒头,热乎乎的馒头。” “烧饼,我家的烧饼又大又甜。” “大黄瓜,又脆又酸的大黄瓜。” 京城的街道上商业非常繁华,两边都是商贩,都在为自家的货物卖力吆喝着。 王重牵着赵鸾的手,一边走一边领略沿街的风光。 说回来,这还是王重第一次这么慢悠悠的转悠着。 以前的时候,都是出宫办事,这次他决定慢慢走着。 “伙计,这个糖葫芦多少钱?” 走到一个卖糖葫芦的摊位前,王重问道。 这小摊贩看出了王重身份不菲,态度恭敬的说道:“这位爷糖葫芦三文一串。” “嗯,来三串吧。” 王重说完,何太高很懂事的拿出钱。 “谢谢爷。” 王重买了糖葫芦,给赵鸾道:“鸾儿,给你。” “谢谢相公。” 出来之前,他们都约定好彼此叫鸾儿和相公,至于何太高他们,则是直接叫王重爷。 赵鸾接过糖葫芦,发现王重没吃,好奇道:“相公,你不吃?” “我不喜欢吃甜的。” “噗嗤!”赵鸾娇笑道:“其实我也不喜欢吃甜食,不过是相公送我的,我爱吃。” 王重哑然失笑:“既然不爱吃,不用勉强自己。” 说着,王重发现路边有几个正玩耍着的孩子。 这几个孩子都穿着破旧的衣裳,身前摆着一些土豆,胡萝卜等一些容易保存的蔬菜。 此刻他们正期盼的望着过路的行人,希望路人能买他们的东西。 看到王重朝他们看来,几个孩子都一脸期盼的望着赵鸾手里的糖葫芦。 “爷,这里有好吃的土豆,你们要买一些吗?” 一个年龄稍大的孩子壮着胆子过来问道。 寒冬腊月,王重能看得出,这几个孩子身上衣着单薄,小手被冻得发红,尤其是双脚,穿的居然是透风的草鞋。 王重想起了现代社会中的孩子,这么大的孩子,应该是坐在温暖的教室里,接受教育吧。 看来,得尽快普及义务教育了。 一个国家想要强盛,年轻人是关键。 年轻人要想强盛,教育是关键。 目前大炎朝的教育有很多弊端,这里的科举考试,考的都是什么书法,诗词,造句这些。 试问,这些学了有什么用? 犹然还记得,明朝时期学的什么八股文,数不清的考生学了这些之后,思想受到了禁锢,哪怕是状元,为官之后对管理也是一窍不通,根本不适合当官。 这个大炎朝虽然不是八股文,但都差不多,对日后管理朝政,管理社会根本没用。 王重觉得,最好的教育除了认字之外,数学是最关键的东西。 纵观所有强国的历史,没有哪个国家是在数学不好的时候建立起来的。 先是有优秀的数学家,之后才有物理,化学,各种科学家的出现。 数学,是建设所有东西的关键。 而这个国家数学差的吓人,宫内唯一数学好的几个,也就是几个先生和太监。 别奇怪太监为什么数学还很好,事实上从古至今,太监都是高知识分子。 因为太监等于是主子的秘书,替主子处理各种事。 就比如何太高这个太监吧,他要拟圣旨,算国库银子,替王重读奏折,甚至王重忙的时候,他还要帮忙处理一些奏折上的小事。 要他是文盲的话,怎么可能当一个好太监? 所以王重决定对教育要进行改革。 设立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 语文,只要能读书认字就行,要求并不高。 数学,九九乘法表要学会,后面要推广算盘,数学高深的方面要开始让人教起来。 不过这些东西暂时还无法实现。 国力太弱了,王重不可能一口气吃成胖子,得慢慢来。 “大胆,滚开一些,别挡着爷的路。” 何太高瞅到儿童要接近王重,当即呵斥。 王重挡住了何太高,皱眉道:“一个儿童而已,没必要一般见识。” “是的,爷。” 何太高低头退后一步,不过紧盯着靠近王重的儿童。 一旦这个儿童刚做出任何对王重不利的举动,他会第一时间动手。 儿童畏惧的看着何太高一眼,自然也不敢靠近王重了。 王重道:“糖葫芦吃么?” “嗯。”几个孩子一听,连忙点头。 “给你们吧。” 赵鸾听了,将手里的糖葫芦递了出去,顺便还买光了所有糖葫芦,分给孩子们吃。 看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王重轻叹一口气。 大炎朝看似国强,实际上民怨四起了。 因为孩子是一家的希望,大多数父母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让孩子多吃点东西长身体。 而这几个孩子,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经常饿肚子的样子,可想而知生活条件很不好。 要知道,这里可是京城啊,一国首都。 就连这里的孩子都过得并不好,一些乡下更不用说了。 王重现在想的,是要建设工厂,制造铁器,只有生产力发展上来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就能提高。 王重没有买这几个孩子的东西,因为这治标不治本。 “大伴,刚刚那几个孩子的样子,在京城多么?”走了几步,王重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