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巧妙安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1章 巧妙安排

  袁尚出了州牧府,回到世子府时,府邸的牌匾,已经变成赵王府。   这是正式成为赵王。   毕竟袁尚称王的消息,已经在府上传开。   袁尚回到书房,处理政务时,却是李儒进入。李儒躬身揖了一礼,道:“殿下。”   他的称呼,随之变化。   不再是主公,而是殿下,因为袁尚如今是朝廷敕封的赵王。   袁尚道:“先生,坐!”   李儒道谢后坐下来,道:“殿下前往大将军府,事情进行得怎么样了?”   “一切顺利。”   袁尚道:“父亲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了朝廷敕封我为赵王的消息,一众人都赞同。毕竟,这是朝廷的安排,不是我们自行称王。”   “曹操这一次的安排,虽说心怀叵测,有逼迫我不接诏书的意思,也或许有让我接下诏书,要把我架在火上烤的想法。”   “不管如何,这一诏书总体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有着极大的帮助。因为进一步称王,对下面人的凝聚力更强。”   袁尚反倒是要感激曹操。   一旦他自己称王,情况就更不一样。   李儒道:“利大于弊,便是划算的。即便后续,曹操也称王,恐怕也不可能有主公这般的轻松。曹操手中,毕竟还有天子在。这时候的天子,对曹操来说,弊大于利,不能随意处置,但还得供着,又会掣肘。总之,就是一根刺。”   袁尚笑道:“我拭目以待,看曹操会怎么应对。先生,我们让人在许都弄点民谣,以及布置一些祥瑞,说上苍要曹操称王。他从容安排,和我们逼迫他称王,是不一样的。”   李儒道:“殿下的安排,的确能给曹操捣乱,这是可行的。”   袁尚颔首道:“既如此,事情就交给王越,让他麾下的拱卫司安排一番。不管成不成,总是可以试一试的。”   李儒道:“卑职下去后,便通知王司主安排的。”   顿了顿,李儒道:“殿下,眼下还有一事。魏郡太守卢虚,昨天病逝于任上。如今魏郡太守出缺,需要安排人补上。”   袁尚道:“你有什么想法?”   李儒思忖一番,道:“魏郡是冀州腹心,治所更是在邺城这里。对冀州乃至于河北之地来说,就等于是京兆尹一般。”   “所,魏郡太守一职的人选,必须是自己人。”   “卢虚是冀州名士,豪强大族出身,又是最早追随大将军的,算是冀州系的人员。所以,卢虚一直任职,岿然不动。”   “因为有卢虚在,冀州系的人在邺城乃至于魏郡,不论经商,亦或是从政,都更容易。不过这个卢虚,也的确有能力,把魏郡治理得井井有条。”   李儒说道:“卢虚既然病逝,自当安排殿下的人。”   袁尚听到后点了点头,问道:“卢虚是豪强大族出身,家中的情况如何?”   李儒说道:“卢虚膝下,有一子两女,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刚满二十,还未成婚。卢虚的儿子,性子比较柔和。”   “在世家大族中,这样的性子,即便卢虚是曾经的卢家族长,是宗族嫡脉,恐怕卢家也会陷入内斗。因为你嫡脉不行了,其余各房的人,就会冒头出来。”   李儒道:“不过总归,卢易的生活是不愁的。”   袁尚点了点头,道:“稍后我们去一趟卢家,吊唁卢虚。同时让卢虚的儿子,到太守府做一个功曹,算是对卢虚的恩待。”   李儒道:“殿下英明!”   他心中感慨,袁尚对这方面的敏感性,是极强的。   卢虚死了。   儿子有些才华,但性情差了些。   这般的情况下,卢虚的儿子后续,肯定难以执掌卢家。即便卢易衣食无忧,但对于世家子弟来说,衣食无忧远远不够。   卢虚担任魏郡太守期间,很不错,袁尚亲自前往吊唁,又把卢虚的儿子,调入太守府做事,那是对卢虚的恩典,更是对下属的体恤。   这般的主公,谁不愿意效忠呢?   都希望有这般的主公。   因为一旦出了事,至少未来,是后顾无忧的。   袁尚道:“关于魏郡太守的人选,先生可有合适的人选呢?”   李儒皱起眉头,道:“殿下,这一人选,必须是我们自己人。卑职认为,可否让梁习回来任职,亦或是,让徐庶任职。两个人,都是有大才华的人。他们出任一郡太守,完全没问题,足以胜任。”   袁尚听到后,皱起了眉头,摇头道:“不妥当。”   李儒道:“殿下所虑,是两人都年纪轻轻,且不曾立下赫赫功勋,且威望也不够,所以殿下认为不妥当吗?”袁尚颔首道:“正如你所言,他们的威望不够。不论是徐庶,亦或是梁习,都有大才华。我知道他们的未来,不是一郡太守,至少是一州刺史,乃至于三公九卿这样的重臣。只是如今,还需要进一步的历练。让他们担任魏郡太守,无法令各方满意。”   李儒道:“殿下可有人选?”   就在此时,一阵脚步声传来,邓山进入。他走到袁尚的身前,躬身行礼道:“殿下,田畴到了府外,求见殿下。”   “请!”   袁尚吩咐一声。   邓山转身去通知,袁尚脸上露出灿烂笑容,道:“先生,说着说着就来了。田畴,便是我选定的魏郡太守人选。此前,我让他出任主簿一职。只是主簿,太过于普通。如今魏郡太守空缺,让他出任最合适。”   “妙啊!”   李儒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捋着颌下胡须,感慨道:“殿下的这一安排,实在精妙。田畴此人,早些年担任幽州从事,作为州牧佐吏。”   “以他的履历,再担任一郡太守,完全是没问题的。再者,田畴有足够的影响力,毕竟在幽州乃至于冀州,田畴都是名士。”   “即便大将军府的一众人,都不可能反对。因为田畴的能力,是不亚于逢纪、荀谌等人的。另外,田畴也是殿下的人。”   “他这样的人追随主公,安排太低的职务,也不妥当。魏郡作为冀州腹心,更是冀州治所所在,也是郡治所所在。这样的职务,让田畴担任,恰恰是最合适的。”   李儒神色欣喜,道:“殿下英明,卑职佩服。”   袁尚轻轻一笑。   田畴出任,是他灵机一动想到的,因为田畴有能力有身份和地位。   时间不长,田畴进入。   他身着普通的衣衫,在书房中站定,躬身道:“卑职田畴,拜见殿下。卑职刚到邺城,便得知朝廷敕封您为赵王,卑职为殿下贺。”   袁尚道:“田畴,对于朝廷敕封我为赵王一事,你怎么看?”   田畴道:“朝廷敕封,是天赐的机会。正所谓天于不取反受其咎,所以卑职认为,自当接受,有人要反驳要指责,那就指责朝廷去。”   “说得好。”   袁尚点头赞许。   他麾下的人,如果不赞同他称王,一个个全都死忠于汉室,这样的人,袁尚也会重用。   袁尚问道:“家中的族人,安排妥当了吗?”   田畴道:“回禀殿下,田家三百余户族人,已经在邺城外安排妥当。”   “那就好。”   袁尚点了点头。   田畴道:“卑职如今安顿了家族的人,随时可以为殿下效力。卑职恳请,到殿下身边来做事。虽说卑职才薄德浅,但愿为殿下贡献一份力量。”   对于追随袁尚,田畴心中更是庆幸。   朝廷,竟是敕封袁尚为赵王。   在田畴看来,肯定不是天子的旨意,皇帝一心要维护朝廷的权威,要维护刘氏的江山社稷,不可能敕封异姓王。   这是曹操的安排。   曹操是要算计袁尚,可是,却给了袁尚一个名分。   利弊权衡,其实好处更大。   如今他效力的袁尚,成为赵王,未来田家追随袁尚,所得到的好处自然也更多。   这是他的机会。   袁尚说道:“田先生来得正好合适,魏郡太守卢虚,在任上病逝。魏郡是我冀州腹心,需要有能力有名望的人坐镇,田先生出任魏郡太守一职,你意下如何?”   “卑职,定不负殿下厚望。”   田畴听到后,双手合拢,恭恭敬敬的揖了一礼。   魏郡太守!   这是地方上的实权官职,甚至在没有州牧的前提下,魏郡太守更是封疆大吏。   昔年的刺史,只负责监督监察,不像如今的刺史,掌握治理地方的行政权力。乃至于地方上的州牧,更是军政一把抓。   袁尚摆手指着李儒,道:“田先生,这是李儒,是我府上的长史。如今,也是王府长史,负责所有事务。”   田畴道:“田畴,见过李长史。”   李儒微笑道:“田府君客气,以后还希望你我精诚配合,一起为殿下效力。”   田畴道:“自当如此。”   袁尚点了点头,起身道:“卢虚病逝于任上,自当前往吊唁一番,田畴,你随我一起去。”   “喏!”   田畴直接应下。   李儒道:“殿下,卑职就不去了,殿下和田先生前往便是。”   “好!”   袁尚点头应下。   袁尚和田畴联袂往外走,出了赵王府,乘坐马车,就往城内卢虚的住宅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