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袁尚的期待
书房中,只剩下袁尚和李儒。 袁尚面色肃然,正色道:“李先生,咱们与曹操、刘备和孙权的战事,就定下了。涉及到北方辽东,有些变化,本王和你说一下。这些事,也需要先生协助调整。” 李儒道:“殿下请说。” 袁尚把北方辽东区域,即将设立辽州的打算说了一遍,也说了暂时全权交给田丰安排。 大体的情况,袁尚做了阐述。 袁尚继续道:“我们如今的精力,是全力和曹操一战,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管理辽州,所以交给田丰安排。王府方面,你要做好准备,后续调整辽州的官员,要挑选新一批科举人才,充实到辽州去。” “这些新科士人,充实到边境地方上担任县令,更考验人。” “如果这些人,能在边境地方立足,而且能治理好地方,未来提拔起来,就可以重点考察。” 袁尚道:“大体,就是人才是的储备和安排。” 李儒道:“殿下的安排,卑职谨记。蒯良去了荆州,庞统去了江东,徐庶去了许都,各项事情的安排,所以人才储备上,恐怕会慢一些。” 袁尚摇头道:“即便慢一些,那也无妨。没了蒯良、庞统和徐庶,王府能正常运转吗?” “没问题!” 李儒自信回答。 他正色道:“如今王府内,也在不断的充实人才。加上有管宁、邴原这些人,以及其余的一些人才。实际上王府的人才,依旧充足。所以王府的运转,不成问题。也就是储备人才是,稍微慢一点,殿下不必担心。” “那就好。” 袁尚点了点头。 李儒眨了眨眼,一副欲言又止模样。 袁尚笑道:“李儒,有什么事不能说的?在本王面前,还有不能说的话吗?” 李儒道:“这会涉及到王妃。” 袁尚道:“王妃怎么了?” 李儒正色道:“王妃贤良淑德,聪颖贤淑,一切都好。卑职的想法,是请王妃通过手中经营的商业,在曹操治下的区域,大规模收购粮食,囤积粮食,哄抬物价。” “我们和曹操已经要全方位的开战,那就全力以赴,从各方面打击曹操。军队在前线厮杀,谋士在后方谋划,还有商人在暗中哄抬物价。” “如果在商业这方面上,压制曹操,使得曹操后勤乏力,那是怎么都划算的。” 李儒道:“请殿下三思。” 袁尚眼中,掠过一抹赞许。 这是经济战。 而且,也是行之有效的。 事到如今,甄宓经营的商业体系,已经遍布各州各地。毕竟甄家的许多商业网络,都有甄宓的安排。 袁尚道:“这事会尽快安排。” 李儒不再多言,起身告辞退下。 袁尚这才稍稍得了空闲,回到后院,陪着妻儿。不论是甄宓,亦或是黄月英,都为袁尚诞下子嗣,王府中两个孩子,也更是热闹。 相比于袁祯,黄月英生下来的袁宏胖嘟嘟的,没有袁祯小时候那么活泼,颇有些憨憨的感觉。 袁尚看着两个孩子,心中欢喜。 这是他的孩子。 这是他的血脉。 袁尚陪着孩子玩耍一阵,又陪着甄宓、黄月英,聊着最近邺城的事情。到晚上,三人直接大被同眠,直接一起滚床单。袁尚还不是皇帝,一旦登基称帝,真要这样大被同眠,必定会被人认为是荒唐。 如今还未称帝,反倒更自在些。 第二天上午,袁尚专门把甄宓喊来,没有兜圈子,直接说了让甄宓调拨钱财,准备在曹操的治下各地,大范围购买粮食,以便于哄抬物价的安排。 大体事情说,袁尚问道:“宓儿,购买粮食是否好安排?” “好安排。” 甄宓笑着回答,自信道:“妾身经营诸多的产业,在酒楼最为出彩。酒楼的上下游产业,涉及到畜牧、养殖、粮食等,这些都是需要的。除此外,我们还有诸多的产业。这些产业在,足以确保能哄抬物价。”袁尚道:“辛苦宓儿安排。” “喏!” 甄宓直接回答。 袁尚和甄宓说了后,甄宓没有多逗留,跟着就离开。 袁尚开始正常处理政务,这些是王府的一些日常事务。袁尚把各项事务尽皆处理后,抵近午时,一名侍从进入,禀报道:“殿下,聂言回来了,请见殿下。” “快传!” 袁尚吩咐下去。 聂言带着人去了北方辽东大山中采参,一去也有很长的时间。 终于又回来了。 时间不长,聂言风尘仆仆的进入。 回来的聂言,依旧精瘦,皮肤黝黑,显得有些疲惫,毕竟长途跋涉,耗费了他很多的精力。他见到袁尚,眼神却是熠熠生辉,神色难掩欢喜,郑重道:“殿下,卑职回来了。我们这一次,大获丰收。” 袁尚问道:“采摘了多少人参回来?” “一万斤!” 聂言咧开嘴笑了起来。 “这些人参,许多的个头都很大,都不是刚长出来的,都有一定的年份。这批人参中,我分装时专门看了下,五百年以上的人参,至少占一成。” “殿下,这一成也是极为不简单啊。” “说起来,也是我们运气好。山中的人参,几乎不曾被发现,还没有人去采摘。恰恰因为没有人去,我们采参也付出了大代价。山中有猛兽蛇虫,道路难行,我们折损了许多人。” “这一去大半年,采摘了这么多人参。” “许多人参,都已经晒干。也就是最新采摘的,才仅仅是阴干,不曾真正晒干。” 聂言说起来,无比的兴奋。 他脸上尽是欢喜神情,这一次去辽东,因为他带去的钱多,带去的人多,所以大获成功。要知道人参酒在赵国,乃至于在天下,都已经风靡。 这是能赚大钱的事儿。 无数人,都是为之沉迷。 聂言能为袁尚负责人参的事,自然是万分自豪。 袁尚问道:“如果继续采摘人参,有问题吗?” “有点难了。” 聂言摇了摇头,脸上多了一抹凝重神色,说道:“这大山的外围,被我们采摘了一遍,很少人参了。虽说留下一些,可是,都是时间不长的。” “偏偏真正的大山深处,还无法进入。深山中,那更是深山老林,连一丝的阳光都无法照进去。这样的环境下,要采摘人参,那是无比困难的。” “要进一步采参,需要进一步慢慢的推进。采摘人参可以,但大规模是不可能了。” 聂言道:“请殿下明察。” 袁尚颔首道:“既然采参开始困难,那就暂时不管,反正有这么多的人参,足够慢慢卖出去。你把所有的人参交接给李长史,接下来,你休息一段时间。等你休息后,本王还另有任用。未来你不仅负责采参,还要负责更多的事情。” “谢殿下。” 聂言立刻说话。 他内心更是激动了起来,他是赵王府的人,是在赵王府做事的。 这是有官身的。 没想到,袁尚还要给予重用,还要负责其他的事情。 这是他的机会。 袁尚摆了摆手,聂言转身退下。 袁尚暂时空闲下来,眼中更多了一抹期待。他如今后方稳定,财政充足,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前线甘宁等人的禀报消息,看曹操的大军什么时候开始进攻。 至于袁尚,只需要坐镇后方。 大乱之际,只要袁尚坐镇邺城,一切就乱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