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怨言
上官仪略作思考后,便道“陛下,我们如今要和南方各国开战,实际上,便等同于是和南方的遮娄其王朝开战。 因为种姓制度的废除,本质上来说,其实也撬动了遮娄其王朝的根基,一旦我们出兵,他们也肯定会介入的。 毕竟这一战,涉及到了他们的权势。” 杜启道“眼下这一事情,的确要考虑到遮娄其王朝。 如果不考虑到遮娄其王朝,事情会简单一些。 但涉及到了遮娄其王朝,便会复杂一些。” 上官仪道“陛下圣明,所以这一战,我们必须要兼顾遮娄其王朝。 我们出兵,至少也是十万之众南下,甚至于臣认为,象军也可以出动。” 杜启说道“是这个意思。” 来济开口道“陛下,如今南方各国,虽说不曾被颠覆。 实际上,各国普通百姓,依旧在孜孜以求的寻求反抗,寻求改变命运的机会。 他们不希望被压迫,他们不希望被奴役。 所以如今,在我夏国军队开拔时,完全可以安排人先一步南下,直接策反。 只要有了我们军队的影响,各国的兵力被抽调后,那么各国的百姓就有了反抗的机会。” 杜启颔首道“来济所言不错。” 随着来济的开口,其余的一众人,又纷纷开口。 各抒己见。 都是提及对付南方各国的。 等到最后,一应计划议定后,杜启最终安排了上官仪拟定诏书,诏告南方各国,他出兵讨伐各国,以便于恢复百姓自由,让百姓获得自由身。 诏书由上官仪拟定,而军队这里,则是决定由苏定方、薛仁贵和左先锋率军出战。 其余军队,留守。 不过出兵的时间,却不是现在,而是一个月之后。 之所以留出一个月的时间,是让南方各国的百姓有反应的时间,有助于百姓掀起作乱。 同时,也是为了兵工厂能继续制造出迫击炮出来,有充足的迫击炮,才能够确保军队的战斗力。 一切安排妥当,众人便各自去忙碌。 在众人退下后不久,杜启如今也是为接下来南下做准备。 只是杜启在偏殿中忙碌时,却是有侍从进入,躬身向杜启揖了一礼,禀报道“陛下,马远和萧元奇两位将军求见。” 杜启说道“让他们进来。” 内侍应下,便转身去通知。 不多时,马远和萧元奇进入,两人如今是身着甲胄,只是没有随身携带武器而已。 杜启笑道“你们两人入宫来,可有什么事情” 马远说道“陛下,臣不服气。” 杜启道“为什么不服气” 马远正色道“如今陛下用兵,莫非是都只用薛仁贵、苏定方两人,已经不需要末将和萧将军了吗 既如此,干脆让我们两人卸甲归田得了。” 杜启笑道“这是哪里的话,何至于此。” 他此刻已经明白了缘由。 必然是为了出征一事来的。 马远却是一副激动的样子,郑重说道“陛下,昔日莫高山一战,是苏定方和薛仁贵领军出战。 然后陛下在戒日国境内的厮杀,也是苏定方和薛仁贵两人。” 顿了顿,马远又道“一直以来,臣和萧将军都是坐镇后方。 如果一次两次倒也罢了,可一直如此,却是不妥啊如果陛下不需要我们,您大可以直接说,我们不再争取了,我也不管军队了,干脆把臣麾下的士兵,直接并入他们麾下即可。” 萧元奇也附和道“陛下,臣附议。” 两人都是一致的。 因为这一次南下作战,两人不曾有领兵出战的机会,内心很是有些怨言。 杜启听完后,笑了笑道“你们啊,误会朕了。 朕原本的打算,本就是安排你们两人领军出战的,最终改变成薛仁贵和苏定方,也是有原因的。” 萧元奇愣住道“陛下,是什么原因呢” 马远也道“请陛下示下。” 两个人在这一刻,怨气虽说有,但一听到杜启有原因,所以也愿意听一听杜启的原因是什么,看杜启怎么说这一事情。 杜启看着两人期待的神情,心思转动,顿时已经计上心来。 有了应对的话语。 说实话他安排薛仁贵、苏定方前往,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用习惯了。 不论是薛仁贵,亦或是苏定方,实力都颇为出众,也善于领兵,所以他直接安排两人。 只是这么做,却是让萧元奇、马远又怨气了。 杜启缓缓说道“之所以让你们留下,是因为在决定南下攻伐戒日国各地时,得到了兵工厂方面的消息。 兵工厂的火药配方,已经被大唐的人得到。” “大唐在此前就得了火药的配方,他们实力不弱,而且有诸多的匠人,短短时间就会研制出火药出来。 尤其这时候,我们正攻伐南方各地,大唐肯定不会放过这一机会,一定会攻伐我们西域伊州边境。” 杜启说道“所以需要人留手,随时准备出兵到伊州去,和大唐方面开战。” 马远说道“可是要和大唐开战,也不一定要留下我们两个人啊” 杜启笑道“恰恰是要和大唐开战,所以才需要你们两个人。 苏定方的情况,你们都是知道的,让他和大唐厮杀,肯定不合适,毕竟大唐有他的老师李靖,还有他的诸多同僚。 至于薛仁贵,他是一早追随朕的,而且薛仁贵本身也自大唐而来,容易遭到针对。 所以最合适的人选,依旧是你们两个人。 只不过,这一事情没有阐述清楚,让你们误会了。” 马远和萧元奇听到后相视一望,都点了点头。 只是两人却是觉得有些不对劲。 真是这样吗 可是杜启说得言之凿凿,所以马远和萧元奇虽说有满腹的怨气而来,但如今,经由杜启一番话后,那怨气都已经消散了。 杜启沉声道“和大唐的战事,事关重大。 所以需要你们,萧元奇善守,马远你擅长进攻。 你们两人,攻守兼备,适合配合。” “陛下,臣明白了。” 马远这时候还能说什么,只能应下。 萧元奇也道“臣明白了。” 杜启又宽慰了两人一番,便让两人下去准备,事实上大唐方面,的确可能会发兵的。 因为杜启南下后,兵力减少,而且大唐也有了火药,是可能出兵的。 一切就看李世民的决定了。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