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光明说道:“今天下午,一个名叫陈炳笙的人,在虬江码头下船,检查他的行李箱时,我们发现了和共党有关的文件,我没惊动他,派人暗中跟踪……” “哪类文件?”周炜龙问道。 “《中国共党使命和中国现状》。” “一本宣传赤色思想的手册,你认为是重要线索?” “手册扉页上,还有一行字。” “什么字?” “乘风破浪,一往无前。落款是,克公赠,1934年10月,于江西瑞金。” “克公?确定没看错?” “我亲眼所见!” 姜斌在一旁说道:“10月份赠的书,那也就是说,陈炳笙刚刚从瑞金来到上海……” 共党新成立的政治保卫局,克公担任政治保卫局执行局长,他是仅次于周的二号人物。 能和克公有过接触,足以证明陈炳笙的重要性。 “陈炳笙住在哪家旅馆?”周炜龙问道。 “他没住旅馆,直接去了英租界麦琪里14号。” “麦琪里14是什么地方?” “普通住宅。家里就夫妻俩,男的名叫许鸿达,女的名叫姚蕙兰,年龄都在三十多岁。” “他们是做什么的?” “具体情况不清楚。站长,这件事可以让徐思齐查一下……” 姜斌插口说道:“我觉得不妥,万一要是走漏了风声,让共党有所察觉,那可就前功尽弃了。毕竟,我们在租界的能力有限。” 周炜龙说道:“以你的意思呢?” 姜斌说道:“我认为,应该协调租界当局,对陈炳笙和许鸿达夫妇实施抓捕!要不然,或许明天一早,他们就不知去向了。” 周炜龙略一思索,伸手拿起了桌上的电话,说道:“吴市长,你好,我是特务处周炜龙……” …… 英租界。 麦琪里14号。 这是一栋年代久远的二层洋楼。 此刻,二楼书房内,陈炳笙、许鸿达相对而坐。 姚慧兰在阳台负责把风。 陈炳笙说道:“我这次来上海,主要负责电器维修工作。” 许鸿达欣喜的说道:“陈同志,可算把你给盼来了,电台经常出毛病,又不敢找外人维修,太耽误事了。” “没办法,电台设备老旧,故障率肯定会高一些。” “瑞金那边还好吗?” “怕是坚持不住了,可能要进行一次战略转移。” “战略转移?” “对。” 陈炳笙叹了一口气:“我还算幸运,被派到上海来工作,政治保卫局的其他同志,只能跟着大部队转移,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他们的运气了,我听说,好多人都写了遗书。” 许鸿达说道:“一时挫折算不得什么,想一想伟大的苏唯唉,他们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坎坷,换来人民当家做主的幸福生活。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革命一定会成功,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当然。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对了,一共几部电台?” “两部。” “什么型号?” “一部RCA212,还有一部X210,都是大功率短波无线电台。” “那正好,我带来了四铜圈一波段选择器,刚好能用得上。” 陈炳笙打开皮箱,伸手在皮箱里摸索着,说道:“有了选择器,电台的搜索功能就会大大提高……噫?” 许鸿达问道:“怎么了?” 陈炳笙面带疑惑之色,从皮箱里拿出了一本小册子——《中国共党使命与中国现状》。 许鸿达吓了一跳:“陈同志,这种东西,你怎么能带在身上?” 陈炳笙摇了摇头:“这不是我的东西。” 翻开扉页,是一行工整的钢笔字: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克公赠,1934年10月,于江西瑞金。 陈炳笙瞪大了眼睛:“这、这是咋回事?” “汪!汪!” “汪汪!汪!” “汪汪汪!” 巷子里忽然传来狗吠声。 狗不咬熟人。 一定是有外人来了! 房门一开,姚慧兰快步走进来,说道:“外面来了好多巡捕……” 话音刚落,屋外传来砸门声。 许鸿达说道:“陈同志,巡捕要是问起来,就说你是我的远方表弟,到上海来投奔我。” 嘱咐完了,他和姚慧兰迈步下楼。 外面还在继续砸门。 许鸿达稳了稳心神,迈步来到门前,问道:“谁呀?” “巡捕房的。”屋外回答道。 房门吱呀一声打开。 门外只有三十多名巡捕,为首的是虹口巡捕房威廉探长。 “警官,有事吗?”许鸿达问道。 翻译上前一步,说道:“巡捕房接到民众举报,这里是共党的秘密据点,所以,我们要进屋搜查。这是搜查令。” 威廉一挥手,吩咐道:“进去搜!不要放过任何角落!” 巡捕有备而来,甚至带来了警犬。 陈炳笙站在楼梯口,对楼下的许鸿达说道:“表哥,发生了什么事?” “没事,你继续看书吧……” 趁着巡捕还没上楼,许鸿达用口型说道:找机会走。 陈炳笙微微点了点头,转身退了回去。 听到楼梯传来急促的脚步,他连皮箱都顾不上,小跑着来到二楼阳台。 阳台下面,是一个面积不大的花圃。 陈炳笙翻过阳台,双手抓住阳台铁艺栏杆,身子垂下去,手一松,直接跳到土质松软的花圃里。 阳台和正门是两个方向,苗圃恰好是一处死凹角,守在门口的便衣巡捕看不到。 阳台上手电筒乱晃,巡捕们在搜寻陈炳笙。 陈炳笙快步朝巷子深处走去,他第一次来上海,连东南西北都辨认不清,只想着尽量远离麦琪里。 黑暗中,姜斌慢慢走了出来。 陈炳笙愣了一瞬,依稀感觉这个人很面熟,只是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姜斌微笑着说道:“下船的时候,不小心撞了你,非常抱歉。” 陈炳笙这才想起来,排队等候下船的时候,这个人东张西望逆着人流走,“一不小心”撞到了自己。 不知道怎么搞的,皮箱竟然被撞开了,箱子里除了随身物品,还有几本闲来解闷的书,稀里哗啦都掉在甲板上。 好在段选择器,拆卸分散藏在茶叶盒里,并没有被外人看到。 姜斌当时一个劲的道歉,帮着陈炳笙把东西放回皮箱……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