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分钟前。 一和纱厂门外,传来急刹车声。 过了一会,产品课课长中村快步走了进来,他看了看满院子的巡捕,径直来到了徐思齐近前,说道:“徐探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搜捕一名重要的通缉犯。”徐思齐淡淡的回了一句。 “您确定通缉犯躲进了一和纱厂?” “我的手下亲眼所见,通缉犯跳墙进来了。” “哦,原来是这样……抱歉,失陪一下。” “请便。” 中村背着手四处看了看,对那名日籍巡捕使了一个眼色,迈步朝墙角处走了过去。 几分钟后,日籍巡捕跟了过来。 “怎么回事?”中村低声问道。 日籍巡捕说道:“今天晚上,巡捕房抓捕飞贼林望川……” “说重点!” “林望川确实跳墙进来了。” “你亲眼看见了吗?” “看见了。不光是我,好多巡捕都看见了,这个错不了。” “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是。” 这名日籍巡捕,其实是特高课发展的线人,前不久刚刚进入虹口巡捕房。 以徐思齐的身份,自然要对巡捕房人员做一番详细调查。 除了总探长史都华,以及拉塞尔和威廉两位探长,不论是华捕还是外籍巡捕,徐思齐掌握了所有人的基本情况。 日籍巡捕的真实身份,徐思齐早就查的一清二楚。 只要在公共租界范围内,华捕探长具有先天的便利条件,他要是想查谁,很少能遇到真正的阻碍。 今晚特意带上日籍巡捕,名义上是给新人历练的机会,其实就是为了让他间接证明,进入一和纱厂确系意外事件。 “停电了!” 有人惊呼了一声。 整个工厂顿时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弟兄们,都打起精神来,千万不能让林望川趁机跑了!”郑重在黑暗中嚷道。 行动队派人守在管道口,看到白磷弹的火光,立刻打电话通知发电厂内线,使用调压器增大一和纱厂的输入电压。 现如今,由于技术上存在缺陷,电压不稳是很常见的事情。 就比如平时在家里的时候,照明灯忽明忽暗,几分钟后恢复正常,都是电压不稳造成的。 对这种常见的电路故障,因为见得次数多了,中村自己就会维修,根本不用费时费力去找电工。 一名警卫用手电筒充当照明,中村一手电工钳一手扳手,象模象样的站在配电柜前,更换烧坏了的电容器。 十几分钟后,重新合闸送电,所有的照明都恢复正常。 警卫竖起大拇指,赞道:“这么快就恢复了供电,中村课长,您太了不起了。” 中村心里也很得意,把电工钳和扳手放在一旁,说道:“以后,类似的小毛病,你们都要学着处理,三更半夜的……” “拦住他!” “林望川,站住!” 院子里忽然起了一阵喧哗。 即便是由郑重带队,毕竟还有其他巡捕参与搜查。 林望川东躲西藏二十多分钟,最终还是被巡捕发现了,迫于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冲了出来。 所有出口都被堵死了,林望川只能束手就擒,巡捕给他上了手铐,带到了徐思齐近前。 徐思齐背着手,上下打量了一番林望川,说道:“叫什么名字?” “林望川。”林望川垂头丧气。 “知道自己的罪名吗?” “知道。盗窃。” “不到三年时间,犯下近四十起大案,平均每个月至少一起。林望川,你可算是名副其实的巨盗了……” 不知道姜斌那边情况怎么样了,徐思齐是在尽量拖延时间。 中村迈步走了过来,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徐探长,时间很晚了,纱厂的员工需要休息,况且,你们也抓到了罪犯,您看……” “那就不打扰了。中村课长,感谢配合巡捕房办案,告辞。” 徐思齐一摆手:“收队!” 目送着徐思齐上了车,中村客气的躬身相送。 回到纱厂内,吩咐值夜警卫关好大门,他亲自去了一趟地下室,检查有无异常情况。 十几分钟后,中村开车离开了一和纱厂。 ……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靠着黄浦江,鱼虾自然是少不了。 每年到了鱼虾价钱最便宜的秋季,家家户户大量采购各种鱼类,用盐腌制之后,在门前屋后找地方晾晒。 就如同东北人冬季存储白菜萝卜一样,上海人晾晒咸鱼也成了一种习俗。 久而久之,类似咸鱼弄、臭鱼巷,这类口口相传的地名应运而生。 咸鱼弄18号,是一栋老式石库门建筑,普普通通的两间上房,外加一间厢房,以及一个十几平方米的阁楼。 这里早先是特务处的联络点,现在成了特别行动队的安全屋。 此时,屋内依然亮着灯。 灯光下,摆放着一张八仙桌,桌子铺着一张潦草的手绘地图。 这是姜斌刚刚画出来的。 徐思齐目不转睛的看了一会,忽然开口说道:“你确定,甬道一直向北延伸吗?” “确定。”姜斌回答道。 “那个金属柜子是什么牌子?” 刚刚看到的东西,记忆还新鲜的很,姜斌稍微回忆了一下,拿起铅笔写了一串英文字母,说道:“不一定对。商标我拍下来了,相片后天就能出来。” “SIEMENS?” 徐思齐说道:“如果我猜的不错,金属柜子应该是一台交换机柜。” “交换机是什么?” “就是电话局机房专用的配电柜。” 徐思齐拿起铅笔,参照地面上的建筑物,按照大致的比例,在姜斌画的图纸上逐一写上地名。 笔尖落到甬道尽头时,他稍微停顿了一下,脸色也渐渐严峻起来。 姜斌问道:“怎么了?” 徐思齐没说话,在甬道尽头位置写了五个字:租界电话局。 公共租界电话局,同样坐落于三马路,距离一和纱厂大约五十米远。 甬道的尽头,几乎就在电话局地下。 一和纱厂地下室,其他的都是次要,重要的是甬道。 通过姜斌描述,徐思齐几乎敢断定,日本人的最终目标,就是公共租界电话局。 如果进一步精确,那就是电话局的机房。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