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问道 杨拓不敢过多分心,忙收回心神,继续聆听这金丹大道。 虽然会不会改修还不一定,不过这金丹大道只作为参照,也对自身大有好处。 随着对金丹大道的了解,杨拓又依此,对自己的三光洞玄妙化真经作出了一些改良。 而且他的脑海中,还回荡着一种奇妙的感觉,好似有什么要生根发芽了一般。 他此时忘却了金丹法门,忘却了三光洞玄妙化真经,忘却了大道,心中只有一丝火花在闪现。 他想努力的抓住他,追寻他,不过却总是差那么一丝。杨拓心中有些焦急,他觉得这一闪而逝的灵光,对他颇为重要。 不过机缘之所以是机缘,却是强求不得。随着老子停下了讲道,他终归还是没有抓住那一丝机缘。 良久,杨拓叹了一口气,缓缓睁开双眼。一旁的尹喜,也在此时缓缓收功。 杨拓看了看尹喜,他发展尹喜浑身神光内敛,精气充盈。一看便是在此次讲道之中,收获不小。 老子见他二人醒转,开口问道:“你二人可有所得?” 尹喜率先开口答道:“弟子于大道之中,感受到了无穷之妙,虽有所得,却不及其万一!” 老子看着尹喜,见他如今根基稳固,已不复先前那般轻浮。知道他有所收获,却也不多。 毕竟尹喜修为尚浅,收获不多,也在意料之中。老子又将目光看向了杨拓。 杨拓修为高出尹喜不少,收获自然也是不少,不过对于如今的他来说,也只是补充了一些底蕴,增厚了根基。 至于修为,也没有太大的进步。圣人讲道,虽然不凡,但是修道毕竟是个人行为,就算是圣人,也不能代劳。 到了太乙仙境,每一步都需要领悟,如果不悟,纵使圣人讲道,也没有什么大用。 不然的话,圣人门徒修为岂不是会比其他人高出一大截!但事实并不是如此,阐教与截教的中坚力量,都是太乙仙境的修为。 在封神之前,阐教十二金仙,除广成子借助讨伐蚩尤一战,步入了大罗。 其余人等,基本都处于太乙仙境,当然三无真人黄龙除外。 截教也是如此,除了四大亲传弟子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是大罗道尊以外。 就只有赵公明与云霄两人乃是大罗修为。或许还会加上一个乌云仙,除此之外,中坚力量也是太乙修为。 杨拓如今听老子讲道,虽然收获良多,却也没有起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 连圣人都说,他已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老子的道虽然玄妙,也只能作为参考。 杨拓沉默片刻,然后说道:“弟子虽有些收获,但是不明之处更多,还望圣人指定迷津!” 老子随即问道:“你有何疑问?” 杨拓行了一礼道:“圣人言: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圣人所言,拓不甚明了。若天下生灵,俱都无知、无欲,岂不是与牲畜无异?”杨拓将心中的疑惑问出。 老子却言:“世间动荡之源,乃是心,心有私欲,则会争,争则乱。” “飞禽、走兽、鳞甲三族欲要一统天地,因而产生无穷祸端,最后三族俱伤,才有巫妖崛起。” “巫妖一统天,一理地,本也相安无事。却又因为想要压倒对手,一统三界,因而爆发巫妖之战。这才使得人族崛起!” “如今人族隐隐为天地之主角,却还是私欲横生。对外与百族相斗,对内争权夺利!” “是以,天下纷乱,皆源于心,人心不足,私欲横生,则天下永无宁日!” “私欲乃万恶之源,只有知足、寡欲才会无争!无争,天下才会无乱、无恶!” 杨拓闻言,说道:“虽是如此,不过人族若是不争,又怎么能从诸天万族之中崛起?” “武王不争,又怎么能将陷于水火之中的百姓解救出来!有才有贤之人,若是不是争,庸碌之辈,岂不是会居于高位。” “天下生灵不可能做到没有私欲,就连寡欲也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做到。如此争斗并不会停歇,而人争,我不争,岂不是会为他人所害?” 老子则答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杨拓将心中的疑惑一一问出,老子也各做解答。然而杨拓心中的疑问,却是越来越多。 老子所言,无疑是大道,然而却难以做到。既然难以做到,那么不争之人,必然是吃亏的一方。 人族生长于天地之间,自古就遵循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人族如今的美好生活,也是经过无数的先贤奋争而来。人族若是不争,怕是早已消亡在这洪荒天地之间。 是以,人族一直遵循着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的理念。 大河泛滥,不会怨天尤人,将之疏通即可。山岳阻路,亦不需要抱怨,将之移开就是。 这与老子的不争,无欲相违背。老子认为,这些就应该遵循造化所定,而不需要人为更改。 可是,正因为有追求美好的欲望,方才会爆发出无穷无尽的动力。才会完善自我,才会奋斗、进步,天道也才会发展。 若是无欲、寡欲,天下停滞,没有进步,天道不能发展,这个世界一切都停留在原点,那么这个世界又有什么意义! 随着老子得讲解,杨拓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多。老子也看出了杨拓的疑惑。 他开口说道:“清静无为是我的道,却不是你的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你心中有疑问,这正是好事。” “只要你不停的追寻自己的道,这些问题,在寻道的过程之中,终究会一一解答。” “是以我说,你已经走出了自己的道。我的道,未必适合你!” 杨拓这时才明白老子一开始所言,并非是不愿意收他为弟子,而真的是“道不同”! 杨拓自后世而来,又经过火云洞先贤的洗礼。心中的道,却是偏向人族。人族当自强不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