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1月20日,威廉·麦金莱在将自己的手放在圣经上进行宣誓之后,正式入主了白宫。 新的联邦内阁没有太大悬念。 无一例外的都是大商人。 国务卿约翰·谢尔曼,一位百万富翁,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股东; 财政部长莱曼·J·盖奇,银行家,芝加哥国家银行行长; 司法部长约翰·W·格里格,在新泽西州拥有数家大公司,兼任帕特森国家银行总裁。 在组阁时,麦金莱再次邀请了陈剑秋进入内阁担任诸如内政部长这样的职务。 可陈剑秋还是拒绝了。 首先,自己不是一个政客。 在共和党也没有任何根基,更别提还是华人的身份,真当了什么内政部长,非要被那帮天天闲的蛋疼的国会议员抓着各种把柄攻击。 而且他太了解这帮商人了。 在利益没有冲突的时候,一切都好说,相安无事,可一旦出了事,怕不是连亲爹都会卖掉。 十有八九要把他拉出来顶缸。 这种亏本买卖他不打算干,何必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不过,陈剑秋还是在内阁留下了痕迹。 比如,他的好友,西部最大的木材商拉塞尔·A·艾杰担任了战争部长;而那个被自己忽悠进选举团队的棉业大亨詹姆斯·A·盖里则捞到一个邮政部长。 最重要的是,西奥多·罗斯福在他的强烈推举下,担任了海军部副部长的职务。 海军部部长约翰·隆是个半截身子已经埋在了土里的老病鬼,并且向来以闲云野鹤著称。 所以,罗斯福基本上大权在握,是海军部真正的话事人、 另外,在这次选举中,隶属于“华人参政联盟”的很多华人政客表现突出,开始进入了各州更核心的层级。 陈剑秋让王清福和“参政联盟”开始着手准备中期大选进入国会的事情。 废除法案的事情,求人不如求己。 只有敢于自己扼住命运的咽喉,才能把握住机会,扭转乾坤。 而他自己,则在继续忙碌着拓展自己的商业帝国。 所有的一切需要实力做支撑。 帮新总统上台,总归会捞到一点实惠。 而实惠,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令陈剑秋意外的是,新联邦政府第一个找到他的人,不是财政部的人,也不是交通部的人。 而是陆军总军需官亨利·C·科本。 这位陆军的大管家出现在贝克街36号门口的时候,和正从门里面往外走的陈剑秋撞个满怀。 “不好意思,差点踩着你的”科本整理了一下自己军装说道。 这位西点军校毕业的高材生从来没有上过战场。 他家教甚严,行事作风颇为绅士,一点也不像一个军人,因此也常年遭到陆军部的那些大老粗们诟病。 他刚准备抬头道个歉什么的。 可一双黑布鞋映入了他的眼帘。 科本抬起头,发现陈剑秋正双手抄在袖管里,满面笑容地看着他。 他倒退了两步,退到了门外,仰起脖子看了看右上方的门牌:贝克街36号。 “没错啊。”科本嘀咕道,“这里难道不是‘国际火药协会’的总部吗?” 如果是的话,怎么会有这种打扮的人出现在这里。 他的印象中,自己打过交道的军火商人们,要么像老亨利一样成天穿着军装以显示自己曾在军队供职;要么就西装革履,风度翩翩。 “是。”陈剑秋嘿嘿一笑。 “您也应该向我道歉,先生。”科本正色道,“您撞到我了。” “对不起。”陈剑秋依旧笑嘻嘻。 科本一头雾水。 这华人怎么这么惜字如金?难道是因为英语单词不熟练吗? 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 “请问,陈先生是在这栋楼里吗?”科本清了下嗓子,问道,“我是联邦陆军部的总军需官亨利·C·科本,有事情要找他。” “在的。”陈剑秋的回答依旧简短。 科本心里有些不耐烦。 美利坚任何一个军火商听到他亮出的这个职位和名字,都会笑着走上来握住他的手。 不说震撼,至少也会表达尊敬。 眼前的这个土包子知情,肯定是这里的人,不过看样子是真没见过世面。 要不然绝不会是这个反应。 科本最终还是忍住了没有挂在脸上表现出来。 “请麻烦您带我去见一下他吧。”他保持着绅士风度说道。 陈剑秋点点头,转过身子,向着电梯走了过去。 门口负责接待的职员见陈剑秋返了回来,刚要站起身向他行礼。 可陈剑秋冲着他递了一个眼神。 那个小金毛的屁股便重新回到了椅子上,不再多说一句。 遭到同样境遇的,还有开电梯的人。 他见老板带了一个穿着军装的中年人进来,然后垂着的手冲他向下按了按。 不知道老板葫芦里卖什么药的他也不敢吱声,只得打开电梯门后目送着两人向走廊深处走去。 一路上陈剑秋一言不发,带着科本来到了一扇雕花的木制大门前。 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串钥匙。 科本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人是个负责看门的,要不然他身上怎么会有这么多钥匙。 陈剑秋借着走道的尽头窗户的光,很快找到了一把银白色的钥匙,伸进了锁孔。 他轻轻一拧。 门被打开了。 科本很快被眼前这个办公室的装饰吸引住了。 古色古香的中式木制家具和他所见过的其他军火商的办公室大相径庭,窗户边上放着一个案,上面摆放着一盆别具匠心的松树盆景。 宽大的办公桌厚重而又古朴,而桌子上的一个小摆件吸引了科本的目光。 那是一个弹壳。 “世界上第一颗无烟火药子弹的弹壳。”陈剑秋一边向里走,一边说道。 他走到窗台前,从那里的架子上取下一块抹布,然后又带着抹布走到了木制沙发的边上,开始擦拭起沙发前的茶几来。 “额,这就是陈先生的办公室吗?他好像不在啊。”科本一边继续打量着办公室,一边问道。“可不可以帮我去告知一下他呢?” 当他看到陈剑秋正在擦茶几的时候,忍不住又将声音提高了一点: “先生,您可不可先不要忙着擦桌子,请先替我去找一下他,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跟他商谈。” “我就是。”陈剑秋头也不抬的说道。 科本呆立在了当场。 他满脸狐疑地看着眼前这个还在擦桌子的三十来岁的华人男子,满脸的不相信。 这个人怎么可能是大名鼎鼎的国际火药协会会长、美国最大的军火商人,陈剑秋呢? 陈剑秋擦完了桌子,把抹布在窗户边的池子里洗了下,又重新挂在了架子上。 他一回头,发现科本跟一个傻子一样站在那里,便立刻笑着指着木沙发,对他说道: “请坐啊。” 科本这才缓过神来。 他坐进了椅子里,将信将疑地看着陈剑秋: “你是陈剑秋?” 陈剑秋手里拿着一个烟灰缸走了过来。 他把烟灰缸放在了茶几上,然后从布袍里面掏出一个条状的皮套子,再从里面抽出了一根雪茄。 “对,我是。”陈剑秋剪了雪茄屁股,用打火机点燃了之后晃了晃,递到了科本的面前,“你抽不抽雪茄?” 科本摆了摆手。 他现在关注的并不是雪茄的问题。 他感觉自己好像被耍了。 “那你刚才在楼下怎么不告诉我?”科本急切地问道。 “你也没问啊。”陈剑秋毫不客气地把雪茄塞进了自己的嘴里,慢条斯理地说道。 科本感觉自己的肺都要被气炸了。 不过他并没有忘记自己前来的使命。 “陈先生,我这次过来是找你有一点事情。”他好不容易理顺了自己的气,说道。 “嗯嗯,我知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嘛。”陈剑秋吸了一口雪茄,满面春风,翘着二郎腿说道,“我刚准备出门,这不撞到你又回来了么。” “陆军部的大人物,我们这可是从来没见到过。”他笑着说道。 科本没听出陈剑秋言语中的揶揄,反而听着是对他的一种尊重,顿时觉得舒服了许多。 毕竟是军火商,还是给他这位陆军部总军需官面子的。 哪怕陆军现在政府里确实不怎么受待见。 他从军装的口袋里掏出了两张黑白照片,放到了茶几上,然后推到了陈剑秋的面前。 陈剑秋瞥了桌子上的照片一眼。 是一把枪。 黑白的照片有些许模糊,不过依然可以辨认出枪的型号。 “克拉格-约根森M1892,陆军现在的制式步枪,怎么啦?”陈剑秋不以为然。 科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愧是懂行的军火商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他现在倒是有点相信眼前这个人就是陈剑秋了。 “这款枪是上届陆军部找一个挪威设计师设计的,由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量产。” 科本突然话锋一转。 “不过,最近这把枪在最近的实战中战绩不佳,饱受诟病。”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陈剑秋的表情。 陈剑秋差点没笑出声。 美国陆军最近能有什么实战,不就是在美国边境被自己的,啊,不对,被新墨西哥州的民兵还有华雷斯的军阀部队轮番揍了一顿,打了个全军覆没么。 眼前这位科本作为陆军部的军官,哪怕是刚进入决策层,肯定多多少少知道一点。 这么看着自己的神色,是打算说什么 “嗯。”陈剑秋点了点头,没有急于表态。 见陈剑秋没有任何反应,科本便继续说道: “我和新任陆军部长艾杰先生讨论了下,觉得这应该是前任的后勤采购出了问题,还有,负责生产枪支的国营兵工厂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他们的品质控制和工艺水平下降得都很厉害。” 陈剑秋一听顿时明白了。 感情是拉塞尔·A·艾杰这家伙刚当上了陆军部长就开始搞事情。 两个人的友谊或者说交情源自于陈剑秋第一次执掌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时候。 那年冬天美国的西北部突降大雪,艾杰所经营的伐木场上万吨的原木差点烂在落基山脉里,最终是陈剑秋力排众议加派列车替老头把他的宝贝给拖了出来,避免了巨额的损失。 老头原本对移民很反感,可这件事情过后,态度产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他的公司和太平洋铁路公司保持着长期的运输合作关系。 陈剑秋一直给他最优惠的运输价格。 这一点在他后来暂时性地离开铁路公司后,遭到了某位利润至上主义者的诟病而坐地起价。 这让艾杰异常想念陈剑秋。 从那以后,他便和陈剑秋走得非常近。 老头这次的行为,是不是投桃报李说不清,但肯定多少带着点私人的想法在里面。 要不然怎么会找他呢。 “所以,我有什么能够为你们效劳的呢?”陈剑秋问道。 “据我所知,您的罗斯威尔军械厂蜚声海内外,有很多优秀的枪械设计师为您效劳,同时,您也有着非常丰富和成功的军工厂管理经验。所以.” 科本仍旧一边观察着陈剑秋,一边说道。 “怎么?要我像整合铁路公司一样替你们把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也给整合了吗?” 陈剑秋见科本说话吞吞吐吐,索性先发制人,似笑非笑地问道。 “不不不,陈先生,那还不至于。” 科本赶紧摇了摇头。 “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是一家已经有着百年历史的国营兵工厂,无论是美墨战争时期,还是南北战争时期,它都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现在,它是直接服务于陆军的。” “他的经费都是由联邦进行拨款的,国会是不会同意这样的兵工厂被私人掌控。” “我和部长的意思,您可以先从做他们的外包商开始,正好弥补他们有些不足的产能。” 陈剑秋心里一阵冷笑。 陆军打得一手好算盘。 这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百年历史,怕不是里面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 这帮人既不想得罪人,又给陈剑秋送一个顺水人情,还能提高陆军自身的装备水平。 可真是一举三得啊。 不过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依旧笑容满面: “可以啊,我觉得这个方案可行,不过,我希望我们的设计师们,也能够参与到制式武器的设计中来,我们只要专利权,不要设计费。” 科本想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答应了。 众所周知,罗斯威尔军械厂的产品,在业内,都公认是最先进的。 他觉得这样有百利而无一害。 “您有空的话可以去马萨诸塞州的春田(斯普林菲尔德)镇先去看一看,我们已经提前和那边的负责人罗德上尉沟通好了。” 科本站起来,握住了陈剑秋的手,说道。 陈剑秋将科本送出了办公室。 他看着陆军总军需官的背影,嘴角弯了起来。 这一次,他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 设计到了我的手上,这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听谁的,可就不好说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