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大约过了一个月,铁路通到了罗斯威尔。 这次并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轰动,和上次林肯郡的通车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安静到新墨西哥州境内的主流报纸都没有对这次通车进行报道。 由于罗斯威尔的大部分居民是华人。 他们中很多人并没有什么出来的需求。 所以往返的车次并不多,而且大部分是运送货物、机器、补给和原材料的货车车皮。 批量生产的罗斯威尔M1882步枪和相应的无烟火药子弹一起,通过铁路被运往了西部的各个城市,再由各个分销渠道,进入各地枪店。 在这片大陆上,枪店的数量比餐馆还要多。 人们起初对这种新式的步枪并不是特别感兴趣。 因为和以前的那些枪相比,这把枪价格不算低,而且子弹也比较特殊,使用得是专门的子弹。 但在一个名叫卡米拉的女赏金猎人,在旧金山郊外当着众人的面用这把枪击中了一千多米以外的目标后。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美女左手拿枪,右手指着标靶的照片,很快登上了加州乃至西部的的各大报纸。 于是,这把枪,连带着它所使用的子弹,开始在西部风靡。 但凡是有点经济实力的猎人、警察,甚至是匪徒,都像赶时髦一样,以拥有这样一把枪为荣。 第一批枪很快被一抢而空。 罗斯威尔M1882,卖脱销了。 这一个月里,还发生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比如一个名为“边境”的新的侦探社,出现在了加州、堪萨斯以及新墨西哥州。 加州的负责人,名叫哈尼夫,据说以前是个赏金猎人,他们的主要业务以替有钱人押运货物为主,暂时不涉猎城市内的业务。 堪萨斯的负责人则是著名的怀亚特。 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平克顿侦探社离开的空缺。 而在新墨西哥州,那个叫怀特的男人回来了。 他回来的第一天,便将辞呈从哈里·里弗斯的窗户里扔了进去。 哈里正坐在自己的大椅子上抽烟斗,冷不防被这毽子一样的信封砸了个正着。 他把信封拆开,发现里面是一个金属的平克顿徽章,还有一张只有一行字的辞呈。 “不干了!再见!” 落款是怀特。 哈里·里弗斯甚至都没有来得及思考为什么纸上写得是“seeyoulater”而不是“goodbye”,便怒气冲冲地冲到了窗户前。 他打算找这个没有礼貌的混蛋算账。 可怀特连背影都没给他留下,早已无影无踪。 “混蛋!你最后一个月的薪水,永远不要想在我这领到了!”哈里·里弗斯冲着街道上吼道。 然而第二天,他就明白了那张纸条上“再见”的含义。 边境侦探社圣菲办事处,开张了。 而办公地点,按照陈剑秋的吩咐,就安排在了平克顿侦探社的对面。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哈里发现,向自己提交辞呈的员工,变得原来越多。 离职的原因,无外乎身体抱恙,不能胜任,或者是边疆虽美,但离家太远,思乡心切。 起初哈里并不在意,因为这些员工很多是基层侦探,有些自己甚至都记不住脸,说不上名字。 但很快,他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些人走后,自己这边剩下的那些人,基本都在混吃等死,连最基本的工作都无法进行。 整个平克顿侦探社新墨西哥州分部陷于瘫痪。 而那些离职的人,却出现在了对面的边境侦探社里。 哈里顿时火冒三丈,穿上外套,戴上帽子,气冲冲地想去找麻子脸理论。 谁知当他低着头走到门口时,直接吃了闭门羹。 “我们的负责人说闲杂人等不得入内。”一个声音在他的面前响起。 哈里抬头一看,是自己原来的门卫。 此刻他的胸口,佩戴着新东家的徽章。 “你什么时候来得?”哈里的脸都快要气歪了。 这个门卫压根连辞呈都没有向他递交过。 “昨天,先生。”门卫不卑不亢。 “我是来谈业务的!”哈里哼了一声,没好气地说道。 他今天非要见怀特一面,好好跟他说道说道。 “谈业务的请预约。” “我是来面试的,我也辞职不干了,满意了吧!”哈里冲着门卫怒吼道。 “我们负责人说不收对面主管级别以上的人,因为都是废物。”门卫如实复述道。 “你!”哈里气得歇斯底里。 他扬起了拳头。 但是那个门卫毫不畏惧地盯着他,没有一丝退缩的意思。 哈里左右看了看,发现路过的人正用奇怪的眼光看着他。 最终他还是放弃了,放下了自己的手。 堂堂平克顿侦探社新墨西哥州负责人,原平克顿‘西部三杰’海尔曼的徒弟,和一个小门卫当街斗殴,实在是不成体统。 哈里恶狠狠地瞪了门卫一眼,转身向着自己那边的大门走去。 他回到了办公室,一屁股坐进了椅子里。 哈里的脸涨得通红,越想越气,越想越窝囊。 他敲了敲桌子上的铃铛,喊来了两个员工。 他们是剩下人里为数不多还能开工的人。 “查!给我仔细地查!看看这个边境侦探社,到底是什么来头!” 而在对面办公的怀特,此时心情却无比美丽。 他挥舞着陈剑秋给他的钞票,挖走了平克侦探社里他所认为的具有一定能力的员工。 加上陈剑秋给他配的一些懂英语的年轻华人。 边境侦探社,已经完全可以开工了。 他正忙着接业务,才没有功夫理会那个气急败坏的前上司。 现在的罗斯威尔,最忙的除了油井和炼油厂,就属兵工厂了。 陈剑秋这段时间的主要精力,就是在盯着这里的生产。 大部分零件的模具和人手倒是不成问题,陈剑秋从华雷斯又拉了一批符合条件的人过来。 而那些需要从外部订购的零件,陈剑秋也让勃朗宁找到了货源。 除此之外,如果说还有什么比较重要的话,就是哈德森·马克沁的火药车间了。 火药车间是单独被安置在荒野里的。 陈剑秋时不时会在这里晃荡。 因为这里制作的无烟火药,工艺对外都是保密的,每道工序都是分开的,即使是技术人员,往往也只知道自己所负责的那一道工序。 另外,这里还刚上了一条炸药的生产线。 这就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提高到了一定的程度。 陈剑秋可不希望整座罗斯威尔被炸上天。 这一天,当他在车间外巡查的时候,突然听见车间里传来了一声怒斥。 “你!站起来!为什么硝化纤维不做润湿处理!你知不知道这样会害死我们?” 陈剑秋的背后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赶紧走进车间,看见哈德森·马克沁正在训斥一个技术人员。 这个技术人员叫巴科·皮诺,是一个意大利人,负责无烟火药的一个前置程序。 此时他正低着头,被哈德森·马克沁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 “如果不是有两轮交叉巡核,我们现在都得上天。”发明家和陈剑秋一样,想想都后怕。 哈德森看向了陈剑秋。 意思是你是老板,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去结了工资,坐最早一班的列车离开罗斯威尔吧。”陈剑秋面无表情地说道。 安全问题,在这里没得商量。 巴科·皮诺垂头丧气地离开了车间,并且在当天坐上了驶向东部的列车。 作为一个新移民,他仍然需要一份工作。 于是,他决定去新泽西州碰碰运气。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