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文坛龙虎斗【十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凌夫人直起身子,左手扶在腰间,缓缓抽出了自己的软剑。   身为擎中王府总管,以及诏狱十八典狱总提调的她,自是有些特权,比如当众人都要卸甲去剑时,她的手中仍有兵刃,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类似的特殊还有很多,眼下却是就这一条最为有用。   不过方才那毒药的药力仍然在体内,还未排泄出去。凌夫人只是用自己深厚的劲气,将其压制在一处气穴之内。   这处气穴,位于她右边大腿内侧。   是凌夫人平日里修炼时,最为得心应手的气穴之一。   她先将这处气穴内的劲气全部抽出,而后摊派至别处,这样便可腾出空间,用来封禁毒药药力。   但这般的代价就是,凌夫人的右腿此刻变得像是根驻马石一样,几乎僵直在原地,无法动摇。   身为武者,除了手中的兵刃功夫外,自身的身法也极为重要。   以腰肢为轴心,两条腿却是辗转腾挪的关键。   现在凌夫人一条腿失去了灵活,意味着她的剑法就此没有了身法的加持,不能再像先前那般飘逸灵动。   当软剑从凌夫人的腰间全然抽出来之后,她并没有运起劲气,将它紧绷。   反而是任凭它软踏踏的垂着,剑尖指地,看上去好似一条铁片,根本不是剑。   李韵目光一凝。   前进的脚步反而登时站住。   在她身后还有两人。   却是一人提剑,一人握刀。   刀比剑,看上去总是更加刚劲威猛,起码对于寻常人来说,刀的震慑力远比剑要大得多。   那些个山贼盗匪,个个儿用刀,何曾见过他们持剑?   有时,即便是把尚未开刃的钢刀,也比一柄欧家剑要来势汹汹。   李韵抬起左臂,对那两人打出个手势。   两人看到后,登时拔剑出刀,冲着凌夫人冲了过去。   这并不是李韵想要借此羞辱凌夫人,而是在那一夜,凌夫人对她造成的压迫着实有些过于强烈。   以至于到现在位置,她回想起来,仍旧心惊不已。   让这两人先出手,无非是试探试探凌夫人在中毒之后,到底还剩下几成功力。   李韵从来不会做冒险之事。   除了在太上河中,她不敌沈清秋,最后不得不远遁回东海云台。   但即使是那次事端,她本也觉得万无一失。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   她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沈清秋。   不过这一切的缘故,归根结底还是她轻视了刘睿影所造成的。   “自己不动手,却让部下来送死。”   凌夫人极为轻蔑的说道。   “万一他们当真杀了你,这份天大的功劳岂不就是他们俩咎由自取?我这是送他们一场富贵,怎么能说是送死?”   李韵说道。   “他们若是杀不了我,你自会动手取我性命,随后再杀了这两人,嫁祸出去,就说东海云台内出了叛徒,不知被何方势力所收买。若是他们俩能杀了我,这富贵恐怕也得不到。因为你还是会用那般说辞,将自己撇的干干净净。”   凌夫人说道。   李韵这个人,理由对她来说只是个口罢了,她想要做的事无论如何也会让自己达到。   既想达到目的,又不想被人说无理,于是总会事先挑个理由,让自己做的事看起来顺理成章。   听闻此言,那两人疾风暴雨般的身形却是都微微一顿,继而对视了一眼。   显然凌夫人说的,正好戳破了他们心中的顾虑。   这两人和李怀蕾以及同她一道投诚于诏狱的那五位剑阵中人不同,那些可谓是李韵自己培养多年的嫡系下属。而这两人,只是她在临走前,根据云台内的档案,随便选出的两人罢了。   他们的心思还没有完全放在云台之上,就好比新上任的官,怎的也不会为了还没坐热的椅子把命丢了。   李韵回到东海云台后,说话的气力都全无,还好被巡视的台位及时发现,这才算是捡了条命回来。   足足昏睡了三五日,李韵才悠悠转醒。   但映入眼帘的,却是无止境的黑暗。   她轻轻地咳嗽了两声,只觉得口中极为干渴,随即换了声“水”,但却毫无任何人回应。   不知过了多久,便又昏昏沉沉的犯起了迷糊。   可是这次她未曾再睡死过去,半梦半醒之间,却是将她从到了定西王域,集英镇中的祥腾客栈开始,一直如走马灯般,切换着画面,到了太上河的夜晚。   这么周而复始的经过了两三次,李韵猛地一下坐起,浑身的衣衫已经被汗水湿的通透,好在四下黑暗且无人,没人能看到那轻薄的衣衫在打湿之后,裹在身体上的曼妙诱惑。   李韵伸手摸了一把额头的汗水,不小心有几滴汗珠却是滴进了眼窝中。   汗水和泪水有些近似,都是从自己身上生发出来,且还都有些微微的咸味。   但眼泪却不会让眼睛有任何不适,汗水若是不慎弄进了眼眶,竟是就会蛰的眼珠生疼不已……   只是当时的李韵根本不会在乎这些,她在乎的是自己终于捡了一条命,终于还是回到了东海云台之中。   看来无论什么样的折磨,都要不了她的命,她李韵的命只能自己了结。   回忆不出自己是怎样来到的这里,但也不妨碍她感受到了云台之中特有的味道与水汽。   云台中人修炼武道,功法大多与水有关。   李韵也不例外。   在东海云台的台伴中,就属她武道修为最强,办事最为得力。因此深得东海云台之主的心意。   李韵在黑暗中缓了缓神,这才开始打量起自己身处的环境。   决计不在她自己的房间。   “怀……”   一个字刚出口,便立马收住。   她惊讶自己第一时间竟想的是这个名字,分明昏迷之前她们还是生死之战,却只是过了一个意识的沉迷,她又恢复了往日和她相处的样子,她的潜意识里还把她当作姐妹。   往日里,她一醒来,不等出声,李怀蕾就会立马出现在李韵的面前。   可是这一次,她知道李怀蕾再也不会回来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何况个活生生的人了。   即便是狠厉如李韵,也会如此,也会恋旧。   旧,却是个极为深沉的字眼。   过去了的,过了时的,或是因为朝夕相处,亦或是使用过多而褪色变形的都是“旧”。   一柄残缺的剑,一处住了许久的房子,以及一位相识多年的朋友,都是如此。   这是个悲凉的字眼。   什么新欢旧爱、新朋旧友……一个“旧字,一目了然,遍布沧桑;但是能和“旧‘沾上边,即使蕴含再多情意与厚重,也难以轻松的起来。   李韵丝毫没有感到任何否极泰来的欢喜,只有独坐在黑暗中的满身孤独。   尽管人是自己逼走的,哪怕再来一次时她也会这么做,可不代表她不会心痛,不会难过。   她很想用句俗话来安慰下自己,“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但无论是言语,还是心里,她却是都说不出。   良久之后,她忽然自嘲的笑了笑。   旧了就是旧了,旧的东西,还有什么留下来得理由?   李韵悲哀的从来不是“旧”已逝,而是新的未来。   旧物不再有光泽,不再漂亮,失去了初见之时的明艳。就像是人从呱呱坠地到古稀耄耋,从青春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到华发满头一样。   尘间万象之中,那些个花草树木、兽鸟鱼虫,从生到死,从抽枝到凋敝,几经日月轮转,四季更迭,又有何物能不旧?又有何人能常在?   她与李怀蕾有着血脉至亲,这份感情,要比朋友之间在初见之时的感动与喜悦和想要分享彼此一切的冲动更加刻骨……但到了最后,还不是像这般,各自行路,该断的断、该散的散、该离的还照离不误……   曾经的样子好似还在,可中间又好似有了无法抹除的间隔。   她们永远都不会好了。   李韵忽然觉得身子有些冷,还觉得身下有些硬。   伸手一抹,这才发现自己昏睡了不知多久的地方,根本不是一张床,而是个用铁石铸造的台子。   瞬间,却是让李韵变得有些清醒。   在东海云台中,各种珍惜的海货可谓应有尽有,但却面临着与西北之外草原王庭同样的掣肘。   那便是缺少铁石。   云台中的一应器物都是就地取材,少见铁器。   能用这么多铁石铸造的台子,在李韵的印象中,整个云台只有一处,那边是位于都云台最底部的黑牢。   黑牢中无光,无声,只有一座铁台。任凭你坐卧,但只要进了黑牢,这辈子便再无可能重见天日。   她扭动了下身子,腰腹上还未愈合的伤口,又被撕裂开来,吃痛之下,口中不免一声惊呼!   没有光,李韵也无法查验自己身上的伤口究竟严重到了什么地步。   万幸她功底犹在,这几日的昏睡也让身子恢复了不少的元气。   伸手摸了摸,只感到一阵湿润粘稠……放在笔尖下,血腥刺鼻,混着一股腐败的味道。   索性将身上的衣衫全部退去。   让伤口暴露在空气中,保持干燥,应当还能愈合的快些。   这黑牢虽然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来,但唯一的好处就是这里并不似云台他处那样潮湿,也没有海风,反而温润。   即便光着身子,也不觉得冷。   将衣衫褪却后,李韵将其团成一团,把身上的汗水擦拭干净。   她的皮肤依然光滑、紧致。   这般诱惑的举动,若是被旁人看见,恐怕天底下没有任何一个男人能把持的住。   至于那些个活在缥缈之中,不知是否存在的仙人,也是由人修炼的,只要是人,就无法摆脱这七情六欲,自是也把持不住。   她双手敷在自己的脸庞上,遮住眼睛与额头。   捂了一会儿后,便开始一遍遍的捋着秀发。   被海水浸泡了许久,又被汗水浸润,手感并不是很好,这让李韵有些烦躁……   不过当她的双手,摸过修长的脖颈,再朝下抚过胸前隆起的圆润后,却是痴痴地笑了起来。   黑暗中,李韵翘起来一条腿,脚尖绷直。   虽然这个姿势会压迫到腰腹部的伤口,涌出血来,她也不在乎。   白皙,秀美的腿,翘的笔直、高耸。   李韵即使看不见,也能在脑海中想想出来。   她竟然开始一寸寸的,欣赏起自己的身体来。   当一个人的所有骄傲都被打击的支离破碎后,唯一剩下的就是性命和身子。   性命好似缥缈的雾,需要一个载体用来禁锢。   平原上的雾,风一吹,就散了,什么都存留不下。   而东海云台之上,却是常年大雾笼罩。   云台孤旋于东海,很是寂寞,但好在这岛上还有不断流转的雾,为其增添了许多灵动。   李韵的身子也是如此。   若是没了性命,再美丽的身躯,也和她身下的铁台一样,甚至还不如。   铁台可以抗住几多春秋,然而一具没了性命的身体,只需要个把月,就能腐烂、消弭。   李韵用双手,在自己身上全然抚摸了一遍。   要比最深情的情人,更加温柔,更加细腻。   这世间,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唯有她。   也不知是突然开始珍惜这失而复得性命,还是本就心中只有自己,把自己当做今生唯一的偏爱。   李韵对自己或许有“恋”,但对她的妹妹李怀蕾,现在也说不上多么浓重的恨意。   可怀念这种事,太过于劳神,即便存在,她也不想去承认。   世人总是将“恋”与“旧”字放在一起,这样搭配起来,却是显得更加催人断肠。   怀恋往日生活中熟识的人和事,对以前人或物一直怀念,无法忘记,对伴了很久的某些东西,不舍得淘汰,不舍得抛弃。这些看上去跟李韵都毫无关联,必将谁都是她手中的棋子,来去全凭功利决定。   但身为执棋者,也没有决定输赢的权利,甚至在有些时候,能够得以出局,都是一种幸运。   对于李怀蕾,以及那些相伴她多年的部众,李韵向来都是举手无悔,毫不犹豫。   现在身陷黑牢之中,却又觉得人着实还是应该有几个能说些体己话的知心人。   李怀蕾却是与她姐姐截然相反。   童年的布偶,都一直带在身边,随着她颠沛流离。还总喜欢把该弃的旧事封存起来,过段时间翻出来不断品味。   不管这些事是否不堪回首,但却就是不想与之分开。徜徉在那份斑驳的记忆中肚子陶醉、沉迷。口中说着往事如烟随风,却始终翻过不起那道苍凉的沟坎。   将脑中的杂乱无章的思绪,借着深处黑牢之中的孤独,仔细理了个清楚。   反而毫不在意自身的处境。   因为她坚信,云台端长枝迟,是决计不会将她关死在黑牢之中。   几番权衡之后,李韵反倒是觉得这里应当是云台之中最为隐秘、安全的所在。   出去的云台部众,只有她一人归来。   东海云台从开台以来,就从未有过如此大的折损,端长枝迟自然咽不下这口气,但在内陆天下,他唯一可以依仗之人,便是李韵。   现在她好端端的站在这里,站在凌夫人面前,就是最好的证明。   即使身上的伤还未痊愈,但她身边仍然有可以供其驱使之人。   “既然来了,我也没抱着能回去的心思。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咱们彼此之间已无职级高低,都是为了云台的利益而搏杀,虽死犹生,无限光荣!”   李韵举起了剑,直指凌夫人的咽喉,口中如此说道。   那两位云台中人,听到李韵如此慷慨激昂的说辞,顿时将方才的顾虑抛之脑后,一左一右,朝着凌夫人夹击而去。   云台刀客,身形稍快一筹。   手中刀,刀柄上系着一条蓝色的丝巾。   要比天蓝更加深邃,海蓝更加粘稠。   凌夫人的目光定格在这条丝巾上,全部的精神完全陷入其中。   她从未见过如此令人恍惚的颜色。   也从未想到有人会在刀柄上系着一条丝巾。   云台刀客,以及逼至近前。   右臂高举,但刀却仍然在刀鞘中,尚未拔出。   凌夫人收回目光,转而看着他的脸庞。   这位云台刀客年纪不大,模样还很是清秀,除了牙齿有些向外呲着,眉眼鼻子和刘睿影竟是还有几分相像之处。   凌夫人一时间有些不忍……   这样的年轻人,应当还有大把的年华可以挥霍,可以浪费,可以用在他心怡的姑娘身上,或是喝酒闲之中。   毕竟“年轻”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   这是一种状态,一种意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龄,但却又不是全部。   可这位云台刀客,每天的光阴却是都花费在了练刀上。   对于武修而言,练武练功练身法当然是无可厚非,不过他从练刀至今,还未真正将手中的刀,拔出过刀鞘。   每天早上,这位云台刀客都会在云台的一处浅滩上练刀。   这处浅滩,常年阴雨绵绵。   头顶上,时刻都堆着厚厚的云层,从中洒下无穷无尽的水滴。   海风斜着吹,虽然雨不大,但不到一个时辰,却是也能将身上的衣衫全部浸润个通透。   对于寻常人而言,湿衣服穿在身上,只会觉得难受。但对于刀客来说,衣衫湿透,不但增加了身子的重量,更是让行动受到极大的束缚。   双臂、腰肢、双腿,也变得先前灵活。   可他不在乎,甚至还刻意追求如此。   一个人适应了难受与不舒服,那只要条件好上少许,定能够爆发出比平时更加强烈的实力。   就像吃惯了野菜汤,但凡有块发了馊的白面馒头,都是珍馐之物。   每天清晨,他都按时到那里练刀。   想要提升自己的武道修为,想要刀法变得精妙,而他又不是天才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办法。   勤苦。   勤奋的同时,还要能吃得了苦。   即便很多人都觉得,勤奋本身就是一件很苦的活计,但事实却并不如此。   美宅广厦中,有貌美侍女,手捧巾绢在一旁伺候着,时不时的添茶加水,拭去额头汗珠。   在这样的条件下,哪怕是每天练刀六个时辰,也算不得苦,只能算的勤。   而这位刀客,于风雨中,面对寥廓波涛,却是有些“自找苦吃”的意味,暗合文道圣贤“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之言。   但光靠着“勤苦”还不远远不够,凡是都讲究一个“悟性”,若是不能开悟的话,练到地老天荒,也只是泛泛之辈。   “悟”要讲究机缘和巧合。   若是人人都能开悟,那世间便也不存“悟”。   要向开悟,必是天分在前,机缘在后。   天分与生俱来,娘胎里是怎么样,便就是怎么样,这一点改不了。总不能抱怨娘亲的肚皮不争气吧?唯有下辈子投胎时再另行清算。   历来的武道高手,同文道一样。   以勤苦之法,虽然能够补拙,但决计不能成为耀九州的天神,估计到地宗凌八面时,也就到头了。   但要是天分足够的人,既能勤又能悟,那就会有超凡卓越的成就。   这位刀客就是如此。   这也是李韵会将其甄选出来,带到中都城中,参加“文坛龙虎斗”的原因。   人活着,每天都会有各式各样的的事情,身不由己。但这位云台刀客王便要不管怎么样,都会练刀。   现在他还未出鞘的刀,悬停在凌夫人的头顶。   凌夫人抬眼看着他,好似即将从海平面上升起的朝阳,心中不免有很多感触。   朝阳在还未全然升起的时候,只有红晕。   这红晕从天边平铺而来,可以染红整个东海。   但当真正升起来时,却是只有耀眼的金光。   凌夫人没见过几次朝阳,因为清晨时她往往都还躺在“三长两短堂”中的榻上酣睡。   也没见过几次夕阳。   因为日薄西山时,她往往都在“三长两短堂”中的榻上,斜倚着喝酒。   此刻这位云台刀客的人,和刀,都像极了朝阳。   一圈圈红晕,却是让凌夫人有些刺眼。   当他真正将刀出鞘的时候,应当就是那朝阳洒下利剑一般的金光时。   但凌夫人却又察觉到了他心中的犹豫……   朝阳是不会犹豫的。   世间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朝阳的升起。   所以当这位云台的刀客,犹豫不绝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出刀的资格。   而在他心中,却又是另一番光景。   出刀在将发未发时最难。   杀人在将杀未杀时最苦。   难在出刀的时机。   苦在心中的纠葛。   是不是这一刀不出更好?   是不是应该快些还是慢些出?   如果失手了,第二刀又该当如何?   若是失手了,还有第二刀的机会吗?   这样的事,一旦开始举起不定,那基本就失败了一大半。   最好的结果,也只是无功而返。   这位云台刀客,练刀勤苦,也有天分,悟性足够,可就是不够果敢坚决。   生死之间的事,一刹那都犹豫不得……否则只有自己白白送命,至死都想不明白究竟是何故。   “如果下不了决心,就退下去好好想想。放心,我不出剑。”   凌夫人说道。   言到半中央,另一边的云台剑客仗剑劈出,凌夫人以右腿为轴心,站立不动,身子轻轻一转,便规避开来。   剑气无遮无拦,将屋中正堂刚才凌夫人倚靠的桌案劈的粉碎,木屑纷扬。   这是一张金丝楠木的桌案,树龄近百年,木质细密,近乎于铁器。   云台剑客能一剑将其化为齑粉,可想而知应当是用上了全力。   “你带的这两位小孩子,可真是有趣得紧……”   凌夫人轻轻一笑,扭头看着李韵说道。   “一人出刀犹豫,一人出剑果断。”   “犹豫说明慎重,果断因为胸有成竹。”   李韵冷言说道。   “这么说倒也是不错……只不过这两点若是集中于一人身上,那定然是万里挑一的人间豪杰!可惜,却是拆分了开来……弄成这般四不像的样子,却是一无是处。”   凌夫人撇着嘴角,很是可惜的说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