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汹涌而来的明军,他们唯一能做的。 似乎就是丢掉武器,乞降。 朱慈烺曾下令不接受任何流寇的招降,所以,明军对于流寇的投降,他们显得慎之又慎。 投降可以,将这些流寇们,全部关进流寇集中营。 然后是逐一审查,挨个的审判,这些流寇都需要逐一登记在册。 姓名籍贯,年龄等等,都得需要严格审查。 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还是他们做过的恶行。 那些参加流寇部队,手上没有人命案子的,发配辽东服徭役。 那些手上沾染了鲜血的,杀害无辜百姓的,不管你是不是乞降,一概杀无赦! 杀光这些沾染了鲜血的流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些流寇的安置是个大问题,稍有不慎他们很容易再反。 因为他们尝到了烧杀掳掠的甜头了,抢劫他人财物,比什么都快。 只是,审查他们是个庞大的工程。 而且,难免会出现一些漏网之鱼。 有时候,免不了就得执行一些酷刑,使得这些投降的流寇,遭受一些皮肉之苦。 好在,审讯这一方面,锦衣卫有着丰富的经验。 对于审讯,他们轻车熟路。 这一战,王得仁的军队几乎是全军覆没,而王得仁本人,死于明军乱箭之中。 本来,差一点就将王得仁俘虏。 若是俘虏李自成麾下这么一员大将,对于李自成部队的士气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可惜,在明军围住王得仁的时候,这厮身边的亲兵试图负隅顽抗。 无奈之下,明军乱箭齐发,其中王得仁就死于乱箭之下。 朱慈烺叫来身边一名亲兵:“你回京城,带着本宫的军令,命骆养性调两千锦衣卫来河南。 记住,速度要快。 ” 手下亲兵领命,快马加鞭而去。 调两千锦衣卫,不是为了打仗。 而是,为了审讯。 接下来,明军会俘获更多的俘虏。 这些俘虏,将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解决。 朱慈烺不想做圣母,来个大赦天下将这些投降的流寇全部无罪释放,让他们归乡务农。 世上,没有这么便宜的事。 做错的事,就应该付出应有的代价。 无辜百姓的血,不应该就这样被轻易地抹除。 审讯这些俘虏,逼迫他们说出自己的恶行。 除了互相检举揭发,几乎没有别的途径。 这其中,自然会有很多漏网之鱼。 这个,就需要锦衣卫的帮忙了。 所以,朱慈烺颁布军令,让锦衣卫的骆养性,挑选两千锦衣卫奔赴河南。 其目的,就是审讯这些投降的流寇们。 中牟县一战,彻底击溃王得仁部,主帅王得仁被乱箭射死。 手下十万大军,被官兵斩杀七万余人,逃亡八千到一万人。 剩下近两万人被俘,这些俘虏中,经审讯手中沾染了鲜血的,足有七千多人。 这是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朱慈烺也不由得寒毛直竖。 两万流寇中,就有七千多人手染无辜百姓的鲜血。 这一点,细思极恐。 李自成麾下兵勇百万,这么算下来,至少有三四十万人,滥杀无辜。 而每个流寇的手上,又不止沾染了一个人的鲜血。 死于流寇之手的无辜百姓,粗略计算数以百万计。 甚至于,更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