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裁撤的大部分驿站,后果还是相当严重的。 之前,大明的交通四通八达、朝廷对于地方官府的管控力度也很强,交通乃是国之命脉。 同时,驿站也是最容易滋生腐败的地方。 有的京城要员下放,巡视地方的时候就会大讲排场。 而驿站不止是送信那么简单,有时候还得负责接待工作。 负责接待,吃拿卡要自不在话下。 而这些开支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朝廷也想过,让地方官府自筹。 可这地方和地方又不一样,有的州县富庶,有的州县贫穷。 让富庶的州县自费驿站的运行还好说一点,让贫穷的州县去负责运行驿站,那地方州县就不乐意了。 还有就是,有的位于交通要道的驿站,每年养驿站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更有的,有的驿站位于两县交界处。 这个不想管那个也不想管,最后就成了个烫手的山芋。 而由朝廷掌管驿站,对于国库来说更是一笔巨大开支。 连年的征战,加上天灾人祸。 国家实在无力承担,没办法崇祯就开始想办法裁撤驿站。 裁撤驿站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使的大量驿卒失业。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李自成了。 结果,就因为崇祯裁撤的驿站,使得李自成纵横中原,给大明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巨大伤害。 驿站制度改革,压垮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崇祯为了节省区区几十万两白银,却丢了天下的事情沦为笑柄。 但历史的进程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的。 因为崇祯其实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他之前,明朝至少两次裁撤过驿站系统,之前的嘉靖皇帝和万历都曾经干过。 可人家都裁出了余粮,而只有崇祯裁出了个李自成。 驿站,相当于大明的高速公路。 在明朝,真正的驿站其实是一种豪华官方招待所。 除了我们通常都知道的邮政和军事情报传递用途外,也承担着很多其他职能。 按照当时的规定,大部分驿站都拥有二进甚至三进的院子。 在主要的交通要道上,朝廷经常有为官员们服务的驿站,其居住条件不会比当地地方官的住所差。 一座明朝驿,站至少拥有大门、鼓楼、中门、前后厅、左右厢房、厨房、库房、马房、驿丞宅等设施。 大部分标准的驿站,有10间供官员居住的上房,20间供来往差役居住的耳房或者厢房。 可同时接待几十名宾客入住。 同时,这些驿站还设有自己的驿丞宅和办公室。 当然也就要有配套的厨房和马厩,还必须配齐马夫、驴夫、步夫、馆夫、库夫、斗级、房夫、厨夫等管理和服务人员。 驿站内必须有供他们居住的大通铺房,甚至还有为备用的仓库和临时监狱供各类官员使用。 所以,明朝时候的驿站,就像今天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一样,遍布在全国的交通路线上。 为全国的“体制内人员”提供免费服务!其服务项目则比今天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还更为全面一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