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元年有8亿亩田,按照每亩石(4斤)的农税来收,一年的农税是2720万石。 到了崇祯九年,算上开荒出来的,全国农田有亿亩,一年的农税是2822万石。 当然,崇祯九年,交农税许多地方已经不用粮食了,而是用银钞。 2822万石,按照市场价换算成银钞,妥妥的2000万两。 农业税是有极限的,而且现在明显就到了一个瓶颈,你不可能继续给农民加税。 一定要提升农业税总额,可以继续开荒,但是开荒是一个长期过程,很慢。 21世纪的新中国有耕地大约亿亩。 是经历了几百年的不断开荒才到那个地步的。 当然,后世每亩田的产量至少是1000斤以上,产值非常高。 又因为收税方式不同,实际上到20世纪末,农税占比都还很高。 而大明朝现在为何能做到农税和商税五五开? 因为农税收的真的很少,一亩田收4斤粮食。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民间土地资源畸形太久了,能让利给普通老百姓就让利给普通老百姓吧。 所以未来朝廷的收入增加,肯定来自商业。 一是国营商社收入。 二是银行收入。 三是商业税。 而这三点,都需要扶持商业。 银行的收入也是贷款出去收利息,收谁的利息? 农民贷款买田的那点利息吗? 那真的不多,别指望了,因为良田买卖也到极限了。 所以,只有贷款给商人,给国营商社。 只有商业发展得好,银行才赚钱,朝廷才有收入。 皇帝饮完茶,继续说道:“诸公任重道远,大明朝的未来要靠诸位爱卿了。” 众人连忙起身拜道:“臣等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朕提个收税目标吧,崇祯十三年,朝廷的年收入要达到1亿两。” 所谓最高领导层开会,一是确定目标,二是确定方向。 如果有人事变动,就要说清楚是否有人事变动,其余的都是在交换意见,达成执行方法的一致。 这就是最高效的开会。 “开封的事,即刻去办。” “是!” 等各自散去后,崇祯单独见了袁可立和郑芝龙。 目前苍龙战列舰总数是70艘。 这种级别的远洋战列舰有70艘,已经算有些实力了,至少守卫近海问题不大。 但是如果真的要去南洋作战,肯定是有风险的。 这个时代的南洋,是荷兰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地盘。 这三个国家在那里将整个南洋瓜分了。 崇祯也给袁可立提了目标,苍龙战列舰要在明年这个时候扩充到120艘。 所以要开始准备扩充海军人数了。 这一点袁可立倒是擅长,再加上郑芝龙,扩充军备的问题已经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钱。 现在钱也将不是问题。 至少国债可以缓解燃眉之急。 “郑爱卿。” “臣在。” “你去一趟濠镜(澳门),你的任务是和弗朗机人谈判,适当给一点甜头,给孙传庭他们缓解一些压力,拖一拖弗朗机人。” “但是朕派你过去,真实的目的是去查探敌情,等时机成熟了,朕要你去将濠镜收回来。” 郑芝龙一听,立刻就明白皇帝的意思了,他欣喜若狂,终于等来了机会! 他连忙说道:“臣遵旨,必不辱使命。” 袁可立也听出来了,皇帝以前对郑芝龙是防范状态,现在给他机会去立功。 七月二十日,北京城国债正式开始发行,一时间,那些有钱人倒是趋之若鹜而来。 例如李如礼这种皇商直接就买了100万两,将一半的钱都投了进来。 没办法,谁让女儿现在是皇妃呢。 就在这一天,身在泉州港的周延儒接到了皇帝的命令,让他去和荷兰人交谈关于与葡萄牙人之间矛盾的事。 与此同时,郑芝龙也已经出发,他在天津港乘坐了船,一路南下,亲赴澳门。 七月二十三日,鹭岛(厦门思明岛)荷兰领事馆。 自从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后,大明对荷兰正式开放,并且允许荷兰人在鹭岛上设置了一个办事处。 设置办事处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双方合作顺利,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巧的是,办事处的负责人正是之前占领台湾的汉斯·普特曼斯。 这也足见荷兰人对与大明朝贸易的重视程度。 这一日,周延儒将汉斯·普特曼斯请到市舶司。 汉斯·普特曼斯开门见山地说道:“周大人,您找我有什么事么?” “本官的确找你有事,而且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大人您就直说吧。” “弗朗机人,现在要从南洋切断我们之间的合作,这件事你知道么?” 汉斯·普特曼斯有些惊讶,这事他肯定不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早就跳飞起来了。 毕竟现在荷兰和大明朝的贸易非常愉快,双方经过几年的合作,各种磨合期都过了,正式进入顺风顺水期。 而荷兰人也借此在南洋扩大地盘。 事实上,17世纪的荷兰,是大航海的后起之秀,正统历史上,荷兰与葡萄牙、西班牙在南洋打得狗血直冒。 尤其是争夺新加坡的马六甲海峡。 那里是东西方贸易的必经要冲。 双方本身就南洋就势如水火,荷兰与大明朝眉来眼去的,相当于增加了荷兰的实力,变相得压制了葡萄牙。 葡萄牙的利益又在安南受损,这事必然就往这个局面发生了。 这下把汉斯·普特曼斯给极坏了。 现在和大明朝的贸易来之不易啊,老子是被大明朝摁在海里来回摩擦完后,促成的现在局面。 狗日的葡萄牙人来凑热闹了。 “周大人,在下现在就跟总督阁下写一封信,传达您的意思。” “好,我大明朝是讲信用的礼仪之邦,既然答应了合作,便要好好合作,维护双方的利益,希望贵国能履行。” “您放心好了。” 双方谈的倒是愉快,刚谈完,下面的人便快步进来了。 “报!周大人,有重要的事情。” “说。” “刘老板的船被人给截了,刘老板现在在外面请求见您。” “截了?”周延儒有些惊讶。 这个刘老板可不是一般的小商人,他是熊文灿的小舅子,托着这层关系,这两年,他在东南沿海的生意做得很大。 来往南洋的一共有15艘大船。 这对个人来说,绝对是一笔大财产了。 “让他进来。” 刘老板叫刘旺财,他急急忙忙进来,进来后就哭起来:“周大人,周府堂,您要跟草民做主啊!” “哭哭啼啼作甚,有话好好说。” “我的船在南洋全被截了。” “被谁截的,你怎么知道?” “讨回来的伙计说的。” 周延儒和汉斯对视一眼,看来葡萄牙人已经动手了。 。中文阅读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