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震惊天下的火器案(第二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件事已经上升到皇亲国戚的层面,算皇家的半个家事了。   这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   一般的官员都不会去管皇帝的家事,更不会去和那些亲王扯上关系。   李自成笑道:“别说一个瑞王了,就算是当今太子,本官也找查不误!”   他虽然是笑着说的,但言语中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却深深震撼住了李敬先。   要知道,正统历史上,李自成可是玩造反的人。   李自成说道:“你还知道哪些人?周怀安有没有拿钱?”   “拿了。”李敬先平静地看着李自成,“李督察,您连军方的人也要得罪?”   “李督察,你悠着点吧,军方的人可不是你得罪的起的!”   李自成怒道:“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他拿了钱,也不行!”   连一边的曹化淳心里都在发抖,这年头,谁还不收点礼呢。   李督察,您是不是太认真了?   一边的督察员将口供全部记录好,让刘元和李敬先签字、按手印。   李自成站起来,转身便出去。   出去后,屋里的人就听到李自成的声音了:“来人,去把周怀安带过来。”   曹化淳连忙出去说道:“李督察,周怀安属于军委会统管,这要拿人,也是监察院派宪兵来拿,不是咱能动的。”   “事关火器走私案,一切官员必须配合廉政督察总府调查。”   曹化淳也不说什么了,反正是李自成得罪人,又不是他曹化淳。   就在淮安的情况被处理得差不多了,此时沛县的情况也尘埃落定了。   很快沛县的知县汪海,商人刘秉昌也被带到淮安审问。   经过数天密集的审问,在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一天,崇祯接到了李自成新的奏疏。   李自成办案的效率可以说除了皇帝以外,整个大明朝排第一了。   这件案子,从腊月三十晚上,到正月十二晚上,就全部审完了,当晚连夜加班写总结,连夜加班后,就快马加鞭,十万火急送往京师。   在正月十五日一大早,崇祯刚用完早膳,就见到了这份奏疏了。   “砍了!全砍了!”   乾清宫内传出愤怒的吼声。   随即一场政治风暴震惊了所有人。   当天,锦衣卫就将瑞王府重重包围。   当天下午,骆养性便将审问瑞王以及其心腹的汇报放在了皇帝的桌上。   那个统筹的人也抓到了。   不过已经死了,是北京城的一个商人。   这个商人可不简单啊,他名叫汪直清,北京城十大富豪榜派第八。   当锦衣卫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在家中上吊自杀。   傍晚的时候,崇祯到了昭狱,见到了瑞王。   崇祯自己拖过来一把椅子,坐下来,看着瑞王朱常洵,他一只手撑着下巴,说道:“你在这里面赚了多少钱?”   “差不多50万两(约亿元)。”   “50万两?”崇祯笑了起来,“50万两,就让一个亲王,铤而走险,走私火器!”   瑞王朱常洵不屑地说道:“陛下,您要杀臣,就直接杀,说这些作甚!”   “你不必着急,朕肯定不饶你!”   “哈哈哈,朱由检,你丧心病狂,这些年你杀了那么多人,福王被你杀了,现在又要来杀我!”   (福王在第一部《重生明朝做暴君》中被清算。)   瑞王朱常洵怨毒地看着崇祯,他说道:“这天下是我们朱家的!我们朱家的!你倒好!你这些年都做了什么!为那些泥腿子请命!为那些泥腿子杀我们朱家人!”   瑞王情绪激动起来,他似乎也是豁出去了,低声吼道:“太祖皇帝历经千辛万苦打下来的江山,为什么太祖皇帝会封王,为什么宗室亲王有封地有田产,祖制为什么要这样规定?”   他大声质问崇祯,额头上青筋暴出来。   “因为这天下是我们朱家的!那些泥腿子,你好好口号就完事了,告诉他们你不会扔下他们不管的就完事了,你怎么还真的为他们办事了!”   “那些官员,拿咱们朱家的东西,就都杀了,太祖皇帝就是这样玩的!”瑞王直接不讳,把平日里不敢说的全部说出来,“太祖皇帝杀那么多贪官,都是为了什么?”   “朱由检啊朱由检,你以为太祖皇帝杀那么多贪官是真的为民请命?”   “这天下!这江山,是咱们朱家的,那些官员贪污,就是动咱们朱家的东西,那就得杀!你怎么还杀到宗室头上了,你个数典忘祖的东西!你这样会动摇咱们老朱家的江山的!”   张凡冷冷看着朱常洵。   是啊!   朱常洵说的没错。   即便是朱元璋这种开国皇帝,杀那么多贪官,也算是爱民了。   但是一边又大封子孙到各地当亲王,各地赋税要拿一部分出来养着这些亲王。   到了明末的时候,一个省一年的赋税,都养不起当地的宗室。   而宗室坐在家里胡吃海喝,在两百多年来已经养成习惯了。   就像朱常洵所言,这天下是他们朱家的天下,封亲王是太祖时代就定下来的规矩。   你杀杀贪官,惩治惩治刁民就够了,你怎么还杀起自家人来了呢?   这话搁在正统历史上崇祯听到了自然心中不畅。   但在眼前的这位是21世纪穿越过来的三好青年啊。   你朱家重要?还是整个华夏重要?   张凡懒得跟他扯祖制,而是说道:“那个汪直清是怎么找上你的?”   “他要找到我还不容易?”   崇祯又问道:“你知不知道他的背景?”   “这还用问,他是广东人。”   没错,汪直清是广东人。   在海禁之后,有不少南方人跑到北京捞金。   毕竟这里是天子脚下,政策红利第一受益的地方。   而汪直清就是其中之一。   要查汪直清的背景,其实不难。   朝廷对新建的大城的这些富商,都有背调,并且他们的子女,也都是有人监视的。   “看来你是什么都知道啊,你也知道那些走私的火器是被运出海了,卖到南洋,卖给当地的西洋人?”   “我不仅知道,而且参与进来的不仅仅只是我一个宗室,自从你废弃宗室后,大家在民间苦苦挣扎,要不容易慢慢积累钱财!”   “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还有哪些宗室参与进来了,我看你敢不敢把我们全部杀了!”   。中文阅读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