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南京城的舆论(第三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温体仁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打了个照面而已。   许显纯这种屠夫,在朝中有太多人想弄死他了,别看他这两年被调到南京后过着太平日子,温体仁知道,他迟早会出事的。   所以,他与许显纯走得并不近,即便好几次许显纯有意无意派人送礼给他,他都客气地回绝了。   “温大人,这么巧。”   “来办点事情。”   “下官也是。”   “那许大人忙,老夫就不打扰了。”   “温大人慢走。”   温体仁走到对面,就找了一个小巷子躲起来,在那里偷瞄。   他兴奋得差点要跳起来了。   许显纯居然来了!   而且还带了三十几个锦衣卫来了,这阵仗,一看就知道是来抓人的!   要抓一个户部尚书,没有皇帝的旨意,许显纯是肯定不敢随便动手的。   想到这里,温体仁心中顿时疑惑丛生起来。   难道陛下已经没有耐心了,要对江南的报社进行大面积查封?   这样做可不好啊,那群读书人的脾气是又臭又硬,如果来硬的,他们肯定会抱团搞事情。   但是一看到刚才要拿着圣道在那里嚣张说教的李元起可能要被抓了,温体仁那笑得,比去怡红院找了五个妹子还开心。   而李元起呢?   他一顿喷,把温体仁喷走了,也是颇为得意。   他觉得自己掌握了圣道,应该江南不少读书人都是反对新学的,他大可以高枕无忧。   而且他觉得现在北京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小皇帝一时半会儿根本不会有心思来管东南的报纸。   他喝了一口龙井,打算回房去算算账,这一次屠家可是送了不少钱过来了。   当他刚走出茶室,外面的管家就飞奔进来:“老爷,外面来了……外面来了好多锦衣卫……说找老爷……”   李元起顿时心头冒起诸多疑惑,锦衣卫?   许显纯?   他怎么突然来这里?   李元起还在疑惑中,许显纯已经带着人,把前院当道的几个护院给打了,然后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了进来。   许显纯大声道:“李大人可在?”   李元起对管家道:“就说我出去了,不在,让他回去。”   管家连忙从后面飞快走出来道:“这位大人,咱们老爷今天不在,出去了。”   “出去了?”许显纯咧嘴一笑,他的笑比阴沉着脸还可怕,这种笑容能把小孩子吓哭起来,“本官刚才就问了一句话李大人可在,你就说他出去了,当本官是傻子么?”   “大人,老爷真的出去了。”   “老子办案,从来都是先摸底!不出来的话,别怪老子来硬的!”   开什么玩笑,刚才温体仁才离开,他李元起如果不在,温体仁来干什么的?   难道温体仁还趁着李元起不在,和李元起老婆在床上做运动不成?   显然李元起就在家中。   “大人,老爷真的不在,等老爷回来了,小人会禀报老爷……”   “滚开!”许显纯一把将管家推得翻倒在地上,那管家惨叫一声。   锦衣卫便朝里面鱼贯而入,开始搜查。   李元起心中大怒,他堂堂户部尚书,虽然不是北京的户部尚书那边管理全国,但好歹品级也相同。   这个许显纯实在太可恶了。   他快步走出去,一脸不怒自威的表情,开口道:“许大人,这是要做什么?”   “原来李部堂在呢!”许显纯阴恻恻笑道,“抓起来。”   他一声令下,锦衣卫便冲上去,将李元起给抓了起来。   李元起怒道:“许显纯,你这是要做什么?”   “奉陛下圣谕,捉拿冉兴让同党李元起!”   “胡说八道!冉兴让是当朝驸马,你……”   “冉驸马现在已经在北京城被凌迟处死了,三千刀,一刀没少。”   李元起顿时惊得连下巴都差点掉下来了,这怎么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一瞬间,李元起全身冷汗如同瀑布一样狂滚而下。   “冉驸马……冉兴让的事,跟本官有什么关系……”   “李部堂,您现在什么都不必说,去昭狱慢慢聊。”   “许显纯!你放肆!本部堂是陛下钦点的户部尚书,部院大臣,岂是你说随便抓就抓的!”   许显纯也不废话,锦衣卫把人拧起来就往外面拖。   李元起在那里大骂起来,许显纯一巴掌抽过去,直接把李元起打懵逼了。   接下来就老实了。   李府的管家、护院、下人都吓得不敢乱动,李元起的夫人和小妾跑出来大哭起来,但也不敢乱动。   李元起艰难道:“快去通知顾大人。”   等被拖出李府的时候,躲在对面巷子里的温体仁看得一清二楚,虽然心中有疑惑,但他脸上露出了阴险的笑容。   这下再去动《金陵日报》阻力就小多了。   哎呀,李元起被抓了,这金陵的报纸要整顿起来就方便太多。   不急不急,先去怡红院找小兰喝杯就去。   温体仁顿时感觉全身都轻松了。   李元起被抓,自然是被带到了南京的镇抚司衙门。   这件事晚上就在南京的官场传开了,毕竟户部尚书被抓起来,是一件天大的事了。   一时间,南京的官场,那是卷起了一阵阵巨浪。   可当天晚上,驸马冉兴让被凌迟一事也传到了南京城,简直是在巨浪上又卷起了千层浪,一时间,整个南京的官场彻底震动了。   驸马被凌迟,这简直就是旷古未有过。   当天晚上《金陵日报》破例印刷了一版,标题是“驸马被凌迟,礼仪道德的崩塌”。   这份报纸在南京城很快就卖完了,买的人都是那些读书人。   三天之后,南京的消息,就完完整整放在了崇祯的桌案上。   包括两份南京《金陵日报》,一份是议论“高考”的,一份是议论冉兴让被凌迟处死的。   崇祯看完后,笑了笑道:“这群腐儒,真当北线告急,朕就拿他们没办法了?”   《大明日报》虽然还有很多没有沉入甲里,但至少横向上已经占领了北方。   现在湖广省也在大力铺设《大明日报》。   而大明朝最难啃的一块舆论圣地是哪里?   就是东南!   那里有一个东林书院,还有一群生活优越的读书人,在东林人士的舆论导向中,被深深洗脑,奉行着嘴炮原则,迂腐、呆板,自命清高。   。中文阅读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