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恐怖的炮火将岸边冲击得满目疮痍,碎肉和鲜血散落在被翻滚起来的泥土里。 高温的铁炮镶嵌在地上,上面的鲜血和碎肉被灼烧得发黑,弥散着难闻的臭味。 空气中的血雾在海风中飘舞起来。 被火炮拦腰切断的人,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嚎,在地上缓慢地爬行。 还有人压在被掀翻的火炮下,腰部已经被压成肉泥,他们用尽全身的力气想要掀开身上的火炮。 巨大的痛苦让他们表情扭曲。 “救救我……谁来救救我……” “快去禀报将军阁下,有敌人……” “快跑……” …… 郑芝龙喝了一口兰雪茶,不由得赞美道:“我以为我纵横大海,见多识广,福建又是盛产好茶,没想到张岱的这茶,才是人间极品,我不得不佩服。” 他说话非常轻松惬意,丝毫不像是在打仗。 这个时候的郑芝龙,与这几年在北京的郑芝龙,仿佛是两个人。 他一回到海上,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 变得锋芒、锐利,气势如虹。 似有睥睨四海的大气。 一边随行的皇帝特使余大成笑道:“郑大人面对敌人依然谈笑风生,乃真英雄也。” “余大人过誉了,皆是陛下恩泽,某窃不敢居功。” 郑芝龙倒是也谦虚,知道自己现在位高权重,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不敢狂妄。 他拿着望远镜,正在观看岸边的动向,看见还有一些火炮,便继续说道:“开炮,将敌人火炮全部打掉为止。” “是。” 慢条斯理下达的命令,却如同钢铁一样强而有力,迅速传达下去。 此时的海面上,因为第一波火炮群的余威,白浪还在翻滚,雾气在涌动。 远远看去,气势磅礴浩瀚。 主舰正中间的炮口,正在重新调整方向,一边的士兵将木棍上的毛巾打湿,给海军大炮冷却炮膛。 “调整方向完毕。” “调整方向完毕。” “开炮!” “开炮!” 轰轰轰…… 士兵们用棉花捂着耳朵,即便如此,依然还是用双手再捂了一遍。 第二波火炮在海面横扫而过,密集地轰击在日本人的炮台处。 这一次,那里的炮台全部被掀翻,连下面的夯土、石头都被掀了起来。 趴在地上的人连滚带爬,却被砸成肉泥。 铁炮在地上弹了几下,最后撞在树木上,将前面的树撞绷断。 才两波炮轰,日本人的炮台已经全部被打掉。 此时碧海万顷,6艘苍龙战列舰如同6只荒古而来的神灵,匍匐在海面上,俯视着前面的海岸。 海岸附近的人全都听到了那恐怖的冲击,感受到了来自海上的愤怒,似天公发怒一般,让人全身发抖。 许多人亲眼目睹火炮将炮台掀飞,撕碎岸边的血肉之躯。 他们将惊恐的目光投到海上,然后调头就跑。 酒井忠清刚好到将军府上。 他带了一份礼物,是明朝的掐丝珐琅鱼藻纹高足碗。 这东西精美绝伦,是大明朝出名的奢侈品,景泰帝朱祁钰时期手工艺集大成者。 酒井忠清花高价,拖人在明朝买的。 就是为了进献给德川家光。 德川家光看到这东西,当然喜欢。 他笑得合不拢嘴。 后世的什么日本工匠精神,在古代的中国工艺面前,都是渣渣。 可以说,日本是没有任何工匠精神的。 唐朝的时候,日本贵族用汉字来彰显身份。 宋朝的时候,日本人派自己的女人去宋朝借种生子,改善后代。 要不是南宋末年,一大批人渡海避难,日本的手工艺品和艺术都还是原始状态。 可以说就是南宋末年那波汉人去日本,奠定了日本的艺术。 宋朝这个朝代虽然武功差了些,可是文化和艺术却是中国古代的巅峰。 那种简约的高级美,就是宋朝人发明的。 虽然日本人继承了过去,不过这个时代,要和大明朝比艺术,还是差了很多的。 “将军阁下,这是景德镇的出品的。” “明朝人的东西制作的确不错。”德川家光满眼羡慕,满眼嫉妒,满眼向往。 是啊,日本人当然满眼嫉妒。 他们做梦都想要占领神州大地。 就说数十年前,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就认为自己可以了,于是开始打起明朝的主意。 他怎么干的呢? 向朝鲜借道。 借道是假,占领朝鲜是真。 占领了朝鲜,再打明朝也是真。 这件事也就才过去了46年。 那时候日本到底有多强? 刚结束了战国时代的日本,可以动员40万精锐大军,有1000战舰,6万人配备有火器,还有相当一部分重甲兵。 这种配置放在同时代的欧洲,欧洲人想都不敢想。 而且接下来在朝鲜战场上,也的确证明了日本很强。 几十天,朝鲜就崩溃了。 后来明军来了,为了让明军快点派人来,朝鲜人谎报说日本只来了千来人。 在朝鲜人的忽悠下,明军贸然出兵,首战大败。 随后朝廷派人去议和,议和是假,拖延时间召集大军是真。 然后,跨过鸭绿江,明日之战爆发。 再然后,日军受到重创。 最后丰臣秀吉突然病死,日军军心动摇,退兵。 你看,这就是简单的过程。 这个过程之后,丰臣家衰弱,德川家崛起。 德川家想不想对外扩张? 当然想。 但想归想,现在也难以扩张了,毕竟当年拥有四十万大军都败了。 “要是能征服明朝,该好多啊!”德川家光不由得感慨。 酒井忠清说道:“将军阁下,多尔衮那件事,我们该怎么办?” “多尔衮?”德川家光差点忘了,“那件事就到此为止吧,明朝人不过是想要个面子,我们不交人,他们也不会说什么。” “那刺杀郑芝虎那件事呢?羽田已经将钱都准备好了。” “既然钱都准备好了,也就此揭过吧,短时间不要去招惹明朝,以国内的事情为主。” 酒井忠清试探性问道:“若是明朝人不肯罢休呢?” “不肯罢休?”德川家光冷哼一声,不屑地说道,“难道明军还能打过来不成!我已经很给他们皇帝面子了,不要不识时务!” 他话音刚落,就听到外面隐约有巨响声传来。 。中文阅读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