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大臣们都炸了。 从内阁,到六部九卿,到翰林院,国子监,顺天府衙门,詹事府等等,都跳脚了。 当初抗日援朝的战争,也就才过去了三十三年,许多参战的人都还存活于世。 大明对朝鲜那是有再造之恩的,在大明朝的大臣们心中,朝鲜投降建奴,这简直是不可饶恕。 一时间,无论是新政派还是保守派,都上奏疏痛斥朝鲜的无耻,并且要求朝廷立刻发兵,以震慑建州小奴。 张凡什么态度? 他啥态度都没有。 朝鲜投降就投降呗,能咋滴? 朝鲜现在都被掏出了20万石粮草了,这20万石粮草已经大大缓解了皇太极内部的粮食危机。 现在出兵,要开战,也是等明年春天了。 那时候,皇太极早就厉兵秣马准备攻打北府。 没错,皇太极一定会攻打北府,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朝鲜大发战争财后,又拉拢了漠北蒙古诸部,现在最核心的战略点就是攻克北府。 对于皇太极来说,只有西进,才是打开局面最重要的一步棋。 如果皇太极无法西进,被压缩在辽东,久而久之,就会被崇祯战略包抄,那时候局面就非常被动。 “皇爷,听说朝鲜使臣来北京了。” “金尚宪?” “说是此人,礼部正在接待他。” “看来是来要援兵的。” 金尚宪是个标准的亲明派,对建奴是个标准的主战派。 他在朝鲜国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崇祯之所以在朝鲜北线的义州建立一个联合军镇,就是金尚宪一手推动的。 “他倒是还有脸来大明,义州不到一年就溃败了。” “皇爷,那您要见朝鲜使臣么?” “朝鲜的事先放一边,宣军委会议事。” “是!” 王承恩刚要出去,突然又道:“皇爷,奴婢还想起件事。” “何事?” “奴婢听说,最近吏部有人在刁难刘大人,据说要给的人不给。” 崇祯看了一眼王承恩,道:“你从哪里听来的消息?” 王承恩微微错愕,笑道:“大家都知道,说是女人做官是瞎胡闹,去教教学就够了,还独立主持一个衙门,是肯定不行的。” 崇祯微笑地看着王承恩,也不说话。 王承恩脸上挤出笑容:“皇爷,奴婢也无权插手这件事,他们还说皇爷您与刘大人已经……” “已经什么?” “已经睡过了。” “快去传召军委会。” “是是!” 王承恩走到门口,又道:“皇爷,您没有否认,难道真的把刘大人……” 他话没说完,一坨纸已经飞了过来:“快去请人!” “是是是!” 王承恩连忙飞跑出去。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这大明朝的大臣们,还真是闲得蛋疼啊,一个个都这么八卦的么? 他也不在意,这种事,你越解释,他们越深信不疑,而且还乐此不疲。 要真解释了,一定私下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啧啧啧,你们快听听,皇帝居然还特意来跟我们解释这件事耶!这就是为了掩饰!你们信不信,十个月之后,刘惜君就能生个孩子出来! 我听说啊,皇帝没事就跑到刘惜君的府邸,晚上都不出来耶!你们猜猜皇帝在里面干啥咧? 此时,礼部侍郎刘宗周正在接见金尚宪。 “天子政务繁忙,恐怕一时无法召见使者。” 金尚宪激动道:“建奴猖獗,小国如今尽数沦陷与建奴之手,天朝乃小国之父国,小臣恳请大人传报天子,我朝鲜万民皆痛恨建奴久矣,还请天子出兵援助小国,小国上下无不感念天子之恩德。” 刘宗周叹了口气道:“义州之并溃败太快,天子闻之而怒。” “那当如何是好?”金尚宪站起来,“我朝鲜绝不臣服建奴蛮夷!” “使者莫急,天子必已有安排。” 说话间,刘宗周见窗外,孙承宗、张维贤等人一路快步向宫内走去。 “使者暂且回驿馆安心住下,陛下已经召集军委会议军国大事。” “劳烦大人了。” 此时,崇祯站在巨大的地图面前,看着整个北方,陷入了思考中。 棋局从来不是孤立的,不要看朝鲜小小的一个半岛,它的投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影响到战局的。 皇太极内部的粮食危机大大缓解,战争胜利,带来的是权威的加强。 漠北蒙古最近几个月又一直不安分。 如果明年北方爆发规模战争,将又是一大笔开支,而且这笔开支暂时是没有直接回报的。 这无疑是给财政系统增加巨大的压力。 但是,这仗还不得不打。 他已经给卢象升下了诏令,立刻调天雄军回京。 现在他手下的几个能打且打过大胜仗的大将全部在南方,总得调一个回来。 至于周可言那些叛贼,此事交给郑芝龙去吧。 又给郑芝龙爵位,又赐国姓的,总得办点事了吧。 不多时,军委会的人全部来了。 “都坐吧。” 下面的宫女们端上来茶水和典型。 “朕今日召诸位来,是想商议北边的局势。” “朝鲜投降了,供粮20万石。” 皇帝此话一出,军委会的诸位大佬都露出了震撼的神色。 朝鲜投降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但这供粮20万石,却并不知情。 20万石粮,3600万斤。 假设一个士兵一天的口粮是斤,10万士兵一天是15万斤。 3600万斤,可以供10万人吃240天。 大半年! 这对皇太极来说简直就是瞬间回了一半的血! 不仅如此,皇太极眼下正在改制。 最典型的就是废除了奴隶制。 努尔哈赤时代,大部分汉人都只能作为女真人的奴隶。 例如努尔哈赤的女婿刘兴祚,曾经就是田里的一个奴隶,努尔哈赤见他有才能,提拔了他。 而绝大多数汉人是没有这个机会的,只能是奴隶。 什么是奴隶? 就是物品! 想用就用,不想用就杀。 而皇太极现在将这些都废掉了。 这一点,还真不是受到了崇祯的启发,正统历史上,皇太极继位后,对外作战,年年胜利,巩固了自己的权威,干掉八王议政制度后,便大规模改制,缓解民族矛盾,其中就包括废除这种努力制。 历史上的满清,入关的时候虽然是顺治,是多尔衮辅政,但真正的奠定人是皇太极。 没有皇太极,是不可能有后面的清朝的。 皇太极的一系列改革,才让辽东政权,从一个落后的奴隶制,转变成了帝制国家。 其中重用汉人,就是皇太极施行的最成功的一个策略,简直将大明朝的人才全部掏空了。 当然,历史已经被张凡改变了。 即便皇太极依然在改制,可张凡的改革却更彻底。 东方大陆的格局已经完全不同了,一个古老、腐朽的国家,正在脱去她身上的枷锁。 那个曾经热血沸腾的时代,正在以一种古朴的方式,重新降临这片土地。 。中文阅读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