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带着浅青色的面纱,崇祯无法看清楚她的容颜,但是一眼便看出她就是柳如是。 她眼中有一种无法述说的柔情和笑意。 豆蔻年华一般指少女十三四岁,而此时此刻的柳如是便是豆蔻之年。 稚嫩未脱,还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 可能与她喜欢读书有关。 她毕竟出身书香门第,虽然家道中落,骨子却有书卷的情意。 而方才那惊鸿的一瞥,崇祯分明看出了一丝无意间流出来的锐气。 柳如是原名杨爱。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柳如是之名,取自辛弃疾的这首词。 辛弃疾是什么人? 那是曾经提着刀,带着50人就敢冲进5万敌营而生擒叛贼的狠人。 那是一生都想做冠军侯、岳武穆却郁郁不得志的大好男儿。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最会打仗的词人,最会写词的军人! 有词中之龙之美誉。 柳如是为何以辛弃疾的一句词来改名? 因为这个文弱的女子心中也有家国情怀。 不信? 正史上,柳如是在岳武穆祠前,题诗一首: 钱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遗坟在此丘。 游月旌旗伤豹尾,重湖风雨隔髦头。 当年公馆连胡骑,此夜苍茫接戍楼。 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 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国破家亡之际,北方战火烧遍神州大地。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人是男儿! 武人叛国,文人浮夸,勋贵人人怕死。 便说这江南,文坛泰山钱谦益“水太凉”,富家公子张岱,整天只知道斗鸡、饮茶,东林诸人斗邪党。 他们是一个时代的精英,掌握了社会的大部分资源,更应该在家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最后城破,却无人敢以死殉节。 反倒是一个女子,不愿苟活。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这一句词,乍一看是作者的自恋,但细一想,却透露出浓浓的孤独感。 天地间,我只能看那青山的妩媚了,而也只有青山能看出我一片冰心在玉壶。 透过熙攘的人群,崇祯看见那个孤独的身影。 那是立于世人之中的孤独。 张凡不由得心生感慨,难怪陈寅恪先生在他人生最后的十几年,洋洋洒洒八十万字写了一部《柳如是别传》。 她是这个年代最弱势的群体,看尽世态炎凉,却又坚守本节的活着。 崇祯冲她点了点头,淡淡道:“我们又见面了。” “公子是打算来这里饮酒的么?” “不,我只是恰巧路过。” “公子可知这里发生了什么?” 崇祯顿了一下,才道:“听说是万花楼的老鸨当街殴打一位小女孩,被勒令停业。” 柳如是已经走了过来,她看着万花楼门口那个坐着正在登记的官员,好奇道:“青楼小女子被打,本是平常之事,因为此事而关了万花楼,实属惊奇。奴家听闻昨晚有一位大人物路过此地,与老鸨发生了些口舌之争。” 她站在崇祯旁边,虽然才十三岁的年龄,不过已经有一米六的身高,身高已经到了崇祯的肩膀高度。 “那位大人物还需要与老鸨发生口舌之争么?”崇祯笑了笑,“此处本就是奢靡莺燕之地,封了也好,只教那些读书人一心读书。” 柳如是叹息了一声:“可怜那些女子了。” 她这话说得像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生,反倒像是已经二十几岁了一般。 “那些女子可以谋一份正经的工事,这样不好么?” “若是能谋到正经的工事自然极好,但谁会怜惜她们呢?在这里虽然免不了皮肉之苦,但至少还能活下去。” “总会有人去改变一些事情的。” “如何变得了,烟花之地,自古便是如此。”柳如是语气中带着一丝兔死狐悲,“听闻官府要查封此地,不知又有多少人要流离失所。” “官府自有官府的打算。”崇祯宽慰道,“你不必难过,当今是大争之世,大变之世,柳姑娘不是很想读书么,我听闻朝廷正在营建南京大学,便在之前的国子监营建,柳姑娘可以去南京大学读书,读完书,可以谋一份功名,或者谋一份稳定的收入。” 崇祯语气温和:“自古女子是弱势群体,这是由她们的生理构造决定的,所以女子渴望得到更多的关爱,缺乏了安全感,可这个世界上,能够给人永远安全感的,只有自己。所以,去学习更多的经世之学吧,靠自己好好活着。” 柳如是一听,一时间内心竟然有些震撼。 她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言论,简单易懂,却深刻,仿佛一下子让她打开了一个新的认知。 女子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她们注定是弱势群体。 安全感? 这个词不就是她一直在寻找的么? 儒家可不是这么说的。 虽然很震撼,但柳如是还是觉得崇祯说得不切实际:“公子说笑了,女子要独存于世谈何容易。” 崇祯也能理解她这种想法,她在江南之地长大,古代女子便是男人的依附品,更何况她这种青楼女子,某种意义上连人都不能算,只是一个物品罢了。 “公子是否有空,可否去听我为公子弹奏一曲?” 柳如是发出了邀请。 不知为何,她在崇祯身上也看到了一种孤独感。 这种孤独感与她自己的不同。 这个人的孤独感是那种独自站在冰雪山巅俯瞰众生,不被理解的孤独感。 这种孤独感无穷无尽的大,比她被主流世界抛弃的那种无助的孤独感还要大。 所以,她仿佛能在崇祯身上找到一丝共鸣。 崇祯正要回绝,因为他晚上还有一揽子的政事要处理,忽然又传来了一道声音:“张公子?” 崇祯转身看去,不由得一怔。 她怎么在这里? 哦对了! 崇祯忽然想起来,还是昨晚自己让曹化淳去找的刘惜君。 刘惜君一身粗麻的衣衫,可能是长期在外面亲自下田,她的皮肤不像大多数女子那样细腻。 相反,她是小麦色的皮肤,看起来甚至还有些糙。 但这种糙与她身上那种单纯、朴实完美结合在一起,她一笑,就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这笑容中不带任何杂质。 她牵着一匹马,马背上驮着大袋大袋的书。 崇祯假装很意外:“你不是在六合县的么?” 。中文阅读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