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喝了,醉上心头。朦胧月影相伴小姐入眠。 郑家宅子陷入沉寂。 白宋在客房假睡,时过三更,再不见人声,便小心起身,推门出去。 酒间各说闲话,却也得知郑小姐留在府中有父亲交给的任务。 据说郑家全族大小账目都在这宅子里。 白宋动了心思,要知道郑家因何富裕,翻看账目自当知晓一些端倪。 乘着夜深,白宋一路摸索。 来了郑宅几次,已是大致分清了宅子结构。 下人在西,主人靠东,北面是杂间,南面是前厅,根据构造来想,库房账房应当在东北方向。 对此,白宋倒是很有自信,往东北方向穿过几道墙,先见了厨房,见有下人起夜,又躲了一会儿,再往北走在几步,便见了三间库房。 一间库房药味很重,明显存放的药材。 一间库房放着杂物,多是各类锦缎。 剩下一间堆放麻袋,整整齐齐堆叠一起,将以库房填得满满当当。 看这模样,像是存在米粮。 白宋来找账本,一时没有找到,本打算转身去寻其他,忽觉这米粮的库房味道不对。 离开之际,白宋忽然想到了什么,手指在麻袋上一擦,然后放在指尖一舔。 下一秒,白宋脸色大变。 竟然是盐! 白宋唯恐自己搞错了,又试了试别处。 最终确定这里对方的麻袋果真都是盐。 这一库房全是盐? 半夜里数不清楚,估摸着至少也有五六百个麻袋,一个麻袋少说也有三四十斤盐。 这一库房不就是两万斤左右的盐巴? 一个郑家,有再多族人也不至于用这么多盐。 一人一天盐的需求量是六克。 就算一人一天需求十克。 一斤盐也够一个人两个月食用。 这两万斤盐,怕是足够整个蓟县百姓吃一个月了。 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百姓对盐的摄入量远低于人体的需要。 这么多盐堆在一起,很显然是因为郑家涉及了盐的买卖。 盐商可是朝廷垄断的生意,这郑家参与到了盐的买卖之中,这不是在皇家碗里抢饭吃? 难怪蓟县的盐这么贵,难怪郑家不缺钱用,这下终于是找到了根源。 白宋心头暗喜,这罪名可是不小,一旦被朝廷知晓,必然连带全族。 白宋一开始就觉得如郑家这么大的家族要安稳运转,其中必然存在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果不其然,终于是抓到了郑家的小辫子,没想到这郑家胆子如此之大,居然卖私盐! 不对! 郑家这规模,恐怕不是买私盐那么简单,这么多盐,哪里是偷着卖能卖出去的? 肯定和当地官府有勾结,幽州刺史必然也对此事是了解的。 若有地方官府作为掩护,即便找到了充足的证据,也没法将郑家扳倒。 除非掌握了足够的证据之后,直接将证据上呈朝廷。 这也是个大工程,还需细细筹划才行。 正想着,好似又有人起夜。 白宋赶紧收敛了心思,往自己房间走去。 所思之事虽不好着手,但今夜也算是收获颇丰。 只是见了这些盐,先前采荷买不到盐的事情还是没得解释。 好在两天线终于串在一起,事情之中纵有一些不解,整件事却也是越发地明朗起来。 …… 白宋半睡些许,见天蒙蒙亮,便就起来。 出门又见郑家下人尚未起早,一人随处走着。 到了小姐的院口,见小姐闺房点着灯,心中有些疑惑。 这小姐昨夜被灌醉,睡得正好,今日怎这么早就起来了? “阿豆。” 白宋在门口轻声一唤。 里面没有声响,冬香好似不在,门倒是开着的。 透过门缝,白宋正瞧见里面的小姐正在桌前昏睡,面前点着灯,一旁放着墨盘。 白宋心中一动,心说莫不是这小姐宿醉之后还不忘记账? 昨夜套话,其间倒是听到阿豆说因账本之事心烦。 现在房中无人,只有一个昏睡的小姐,当真是天赐良机。 白宋轻轻推开门,溜了进去,秉着呼吸到了桌前。 再喊一声阿豆,见对方还是没有反应,这才安心下来。 这桌上果真放着账本,桌上还摆着算盘。 白宋大喜,顺手拿起一本翻开。 昨夜发现库房存盐,今日又在小姐房中发现了账本。 果真是老天开眼,事事都帮着自己了。 这第一本账记的郑家各宗亲领的月度开销,从去年六月到了现在。 只是各家的拿了多少钱,每月一比,中间或许有些特殊状况,或多或少穿插一两笔小的。 各家根据在族中地位不同,领的钱也不一样,均摊一算,一家每月能领三千钱。 这笔账算是少了,郑家这样的大族,一系旁支每月的领三千,也只能算作勉强度日。 这样的帐倒是看不出什么问题。 不过随着白宋往后面翻,到了今年七月。 这账本上的数目突然变大,郑家各族从每月三千一跃到了每月三百。 初看这三百,白宋为之一愣,还以为是领得比以前少了。 细细一看,才发现这三百后面赫然写的是“两”! 从三千钱变作了三百两! 一月时间,各家花销翻了一百倍! 这是什么概念? 白宋头皮一麻,这还是一家旁支的花销,郑家在幽州十几家人,还没算主家的开支。 粗略一算,郑家各族一月在本家库房里领钱都要用掉五千两左右。 这个数字十分离谱。 就算是贩卖私盐也不至于有这么大的赚头。 而且从今年七月开始,账目上的数字是月月增大,可见郑家是一日比一日富足。 可白宋去买过盐,盐铺的声音根本就不好,就算抬高了价钱,添了利润,卖不出去也是白搭。 再按市价一估算,一百文钱一袋半斤盐。五斤盐才能卖一两,郑家光是每月的基础开支,那就要卖上万斤盐才能支撑,这还没算成本。 整个幽州,一个月怎么可能卖几万斤盐出去? 此事越想越觉得离谱。 这第一本帐便把白宋吓得够呛。 再看桌上第二本帐。 上面记录的是本家每月的生活开支,米粮油水之类,还有家具物件之流。 这些账目数字较小,比先前一本少了些视觉冲击。 但看过之后,白宋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账目从今年七月开始,郑家的开销陡然增大,本家每月的日常开销也有好几百两银子。 白宋赶紧再看其他的账本。 翻了好几本,各处记录的东西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在今年七月之后账目数字变大,开销陡增。 今年七月,郑家必然发生了大事。 除了这个发现之外,表是哪个还发现了一个问题。 所有的账本记录的都是出账,没有一本记录着入账。 更没有关于盐的买卖记录。 只出不进,肯定不可能。 唯一的解释就是,那进账的账本不是阿豆在管。 入账的账本铁定在更为重要的手中看着。 估计会是郑太阿亲自保管。 这事情就麻烦了,如果能把记录入账的账本偷过来,然后直接交到皇帝手上,这郑家还不被株连九族? 只是这事麻烦。 郑太阿认得白宋,白宋哪有现在的机会去接近? 难不成继续让你妮子去偷? 显然也不现实。 短期内要对那核心的账本动手,估计是不大可能的。 只能从外围下手,看看有没有更新的线索。 而且,郑家绝非的买卖私盐那么简单,这一家人到底干了什么发财到如此地步? 一想,白宋忽然想到了一个细节。 几天前,自己亲自去买盐的时候,那官差卖了盐之后,不经意地在一个账本上记了一笔。 如果能去看看城中各家盐铺上的账目,或许会有别的收获。 正想着,外面传来了动静,似是冬香回来了。 白宋赶紧将账本放下,这房中也没处去躲,眼看冬香就要进来。 白宋直接前倾身子,轻轻撩起阿豆的发丝,凑到那带着一丝酒味的脸侧。 “你干什么?!” 霎时间,屋外冬香进来,见白宋正与小姐紧贴一起,惊得一声娇叱。 这一声娇叱把睡梦中的阿豆惊醒了过来,一起身,温热的脸颊正碰在了白宋嘴上。 阿豆懵了,揉揉自己的眼睛,还当是在做梦。 白宋故作惊慌,连连后退,拱手行礼:“小姐息怒,是白某失态了。” “你这登徒子!快出去!”冬香红着脸,对着白宋一阵乱打。 白宋正得了机会溜出了房间。 见白公子走了,阿豆呆坐房中,摸了摸还待湿润的脸蛋儿,方才觉得羞涩,一时间眼中都染了层水雾。 “小姐,这……这白公子越发的无礼了,居然……居然乘着小姐睡了……偷偷亲……” “你……你别说了……我……” “不行!我去帮小姐问问,倒问他是个什么意思?咱家小姐虽是旁系,但也不能由着他那样欺负。亲都亲了,娶是不娶,当说个明白!” “哎呀,你别胡闹。” 冬香可不管许多,说了就出门,追白宋去了。 冬香一路追,找了一圈没找到人,问了守门的家丁,才知那厮已经开溜了。 冬香气鼓鼓地想骂几句粗话,乎见前面来人,是老太公。 冬香如老鼠见了猫,稍息立正站好,柔柔地请安:“老太爷,您来了,这大冷的天,也不请个车轿。” “这几日那白家小子可曾来过?” 冬香不知老太公的用意,可不敢让老太公知道小姐干得荒唐事,连连给门口的家丁使眼色,然后说:“回老太爷的话,那位公子几日前来过,得知老太爷不再,后便走了。” “派人出去打听,把那小子找来,如果不来,绑也要绑来。” 冬香应了一声,心说不用老太爷开口,她也要把这登徒子给揪出来。 喜欢盛唐风流请大家收藏:盛唐风流起舞电子书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