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鉴宝南昆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什么砚?”   “看上去好像不简单!”   周围立刻人头攒动。   庞春燕恍然顿悟,难怪秦义之前说内有乾坤。   赵明成则半张着嘴巴,他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嘴上却说:“说不定也是个不值钱的破石头!”   此话一出。   不少古董商都悄悄露出鄙夷的眼神。   虽然还不清楚是具体是什么,不过很多人都明白一点:砚中有砚,绝非凡品!“笔来!”   秦义不慌不忙的说道,立刻有围观的人会意,递上一根没用过的干毛笔。   轻轻用毛笔扫去上面的灰尘。   整方砚台顿时如出水芙蓉,像一团墨玉,温润,细腻。   “好东西啊,光看这色泽就是上品砚台。”   “话是如此,可就算上品砚台也就值个二三十万啊。”   还是有不少质疑的声音。   秦义也不着急反驳,只是用嘴对着研磨的墨巢轻轻哈了一口气。   随后用手指的指腹按其砚心。   果然,有种湿润的感觉。   “他这是干嘛?”   “对着砚台吹气做什么?”   有人疑惑道,有人似乎想起什么在沉思。   庞春燕一个激灵,有些兴奋的说:“让我也试一试!”   随后小心翼翼的接过砚台,张开红润的嘴唇对着砚台,做了和秦义一样的动作。   轻轻哈了一口气。   “呵气可研墨!”   “这不是普通的砚台,而是难得一见的端砚!”   庞春燕双眼大睁,激动的喊道。   在场围观的人出现了不小的躁动。   砚品行业中,端砚有“群砚之首“的美誉,是砚中上上品!端砚以材质坚牢、滑嫩、细腻、温润而闻名中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深得文人墨客的追捧。   “什么呵气可研磨墨?   切,故弄玄虚!”   赵明成嘲笑着,似乎想竭力证明自己是对的。   只是这一次,没人再响应他。   之前的年老古董商有些听不下去,摇头说:“真正的极品端砚,不论酷暑还是严冬,就算没有水,只要对着它呵气,然后就能用来研磨。   故古人有‘呵气研磨’的说法。”   赵明成一时语塞,憋了半天才说道:“难道单凭它是端砚就值150万?   恐怕没这么高的价格吧。”   他虽是个纨绔子弟,但毕竟开着聚宝楼,多少也懂些行情。   见赵大少的样子,秦义将砚调转个身,砚背对着众人:“那你可看清楚了,这是顾二娘制的砚!”   众人急忙上前,只见砚背刻着一首小诗:“古款微凹积墨香,纤纤女手切干将;谁倾几滴梨花雨,一洒泉台顾二娘。”   庞春燕作为玉石专家,见到这首诗。   玲珑性感的身体忍不住有些激动的微微颤抖。   “顾二娘,这是顾亲娘砚!”   “顾二娘,她……很有名吗?”   赵明成语气已经变的很弱。   在他心里,好像只认识水浒里的一个顾大嫂。   “当然了!非常有名!”   庞春燕几乎是呵斥一声。   古代玉器珍宝多是出自男性之手,顾二娘算是个例外。   庞春燕看着秦义手里的砚台,缓缓说道:“据《吴门补乘》记载,顾二娘本姓邹,嫁到世代以治砚为业的顾家。   可惜的是她丈夫早逝,于是顾二娘便继承了制砚这门手艺。”   “顾二娘心灵手巧,而且刻苦钻研,很快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文人亲切地称她做的砚台为‘顾亲娘砚’。   她主张“效明代铸造宣德香炉之意”,追求高雅之美。   因而她制作的砚台‘古雅而兼华美,当时实无其匹’。”   顾二娘算是庞春燕神交的古代偶像,所以对她的事如数家珍。   顿了顿继续补充道:“她有一套特殊的本领,相传顾二娘用脚尖点石,就能够辨识出砚石的好坏,因而人们又称她为“顾小足”,她虽然是名重于世的制砚高手,但她从不肯粗制滥造,态度十分严谨,‘非端溪老坑佳石不奏刀’,所以她制琢的砚台就更加珍贵了。”   “更何况,这首砚台上的诗是书画家黄蒂所书,价格还要翻。”   看着差不多了,秦义清了清嗓子总结道:“这一方砚台,先看材质,属于上等端砚,至少50万!”   众人点头认同。   “再看制砚人,是砚台第一人,顾二娘所做,再加50万!”   众人再次再次同意。   “三看砚上诗,是著名书画家黄蒂所著,还要再加50万。”   “三者累加,它至少150万!”   “我话说完,各位专家,古董老板,还设有谁反对吗?”   全场死寂。   再没有一人反对!秦义所说,句句在理,而且实际拍卖价格绝对要比这高。   众人看向秦义的脸色都变了,没想到年纪轻轻却有如此眼力。   直到此时,庞春燕才明白过来,为什么丁老头的祖先一定要按500倍黄金的价格才允许卖。   因为里面藏着远超黄金的艺术珍品。   “谢谢你!小伙子,你救了我孙女的命!”   丁老头千恩万谢。   “老大爷,其实你这砚台可能远不止这个价。”   秦义说道。   “哎,这就是缘,小伙子你和我家这东西有缘啊。”   如果不是秦义,他的砚台还不知要多久才能水落石出。   丁老头再次感谢,临走时对着赵大少道:“狗眼看人低!呸,老头子以后也不会来你这里。”   赵明成刚要动手,却见众人都注意着自己。   怎么说,丁老头都是以前的顾客。   一旦落魄就扫地出门,难免让人心寒。   “赵大少,不,是赵大狗,别愣着了,该学狗叫了。”   秦义忽然冷笑一句说。   赵明成闻言,先是一怒,随后脸上的表情比吃了苍蝇还难看。   他堂堂聚宝楼少东家,圈内闻名的赵大少。   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学狗叫?   以后还怎么继续混下去。   可赌约已经放出去了,要是不学就失了诚信,等于砸了自己店诚信的招牌。   这是做生意最忌讳的。   “赵大狗先森,快来一段吧,大家都等着呢。”   庞春燕笑吟吟的说。   别的人虽然不敢说,可是看表情都是再等着看他的笑话。   妈的秦义!上一次让我自扇耳光,这一次让老子学狗叫!总有一天,老子要弄死你,在玩你老婆!赵明成知道逃不掉,涨红着脸,从牙缝里冒出一声“汪”。   “哎呀,声音好小,好像我外婆家的母狗刚生的小奶狗。”   庞春燕伶牙俐齿,很多人都绷不住笑出声。   这哪还呆的下去?   况且她是庞老的侄女,骂又骂不得。   赵明成低下头,快步走向另一个角落。   很多人继续围着秦义,羡慕又懊悔的看着那方砚台。   此时,人群背后忽然想起一个威严洪亮的赞许声:“好一方顾亲娘砚!”   “小伙子刚才鉴定的不错,年少有为啊!哈哈。”   众人回头,神色立刻变的恭敬。   “庞老!”   “庞老来了!”   “好,大家都好~”老人面带微笑的打着招呼。   来人正是江南四大鉴宝专家之首。   古玩界“南昆仑”!庞庆之——庞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