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离奇,赵昕给石一飞的书信中,将那晚皇宫中发生的事都给写了出来。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作为赵祯的二皇子,赵昕成为了重点培养对象。   赵祯给他请了八个东宫师傅,这使得他愈发的叛逆。   之前,石小凡在东京城的时候,赵昕是到石家听课的。   结果石小凡去了辽北,赵祯就把赵昕留在宫里,给他请当世的饱学大儒,教授儿子课业。   在石府的时候,一天只有三个时辰的课业。   其他时间,石小凡便纵容孩子玩耍。   孩子嘛,就得有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该玩的玩该学习的时候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三个时辰,一天也就是六个小时的课业,其他时间都是放飞自我。   这使得赵昕他们,在石府上课的时候极为自由。   即便是有人提出质疑,可畏惧于石小凡的声名,加上石小凡屡立奇功,旁人也不好说什么。   可是回到了皇宫,赵昕的噩梦来了。   首先,赵祯给他请了八个师傅,每个师傅每天都有课业。   从早到晚,无休无止。   也就是说,自早晨一睁眼,赵昕就不属于自己了。   他就像别人手中的木偶,被不断的摆弄。   于是,赵昕怒了,他开始试着反抗。   可一个小孩子,反抗的结果都是徒劳的,最后被赵祯狠狠的斥责了一顿。   实在受不了的赵昕,就开始对抗各个老师。   让他背书他偏偏故意背错,让他写字,他偏偏故意扭七八歪。   但是这种反抗也是徒劳的,你是皇子,整个天下的万兆黎民都得对你顶礼膜拜。   赶走了一个师傅,又会请来一个。   毕竟,当世的饱学大儒比比皆是。   单单是翰林院那一帮子老家伙,就够你难缠的。   相比于赵昕,无为而治的赵昉则快乐自由的多。   这让赵昕悔不当初,难怪哥哥不肯接受皇长子东宫的身份,做太子,会累死人的啊!气恼之下的赵昕,在一个夜黑风高杀人夜的晚上,悄悄潜入了垂拱殿。   他是个孩子,身形瘦小。   再加上,从小在皇宫长大的他,自然对宫中一切了如指掌。   在侍卫们换班的时候,会有不到三十秒的间隙。   他就趁着这个时间,闪身进了垂拱殿。   其实赵昕的目的很简单,只不过就是想把玉玺给盗走,然后引起宫中大乱。   至少,这段时间自己不用再被几个老酸儒逼着读书识字,他可以休息几天了。   实际上,赵昕也是这么做的。   他鬼使神差的就摸进了垂拱殿,这个小小的一个孩子,自然不会引起他人注意。   从垂拱殿出来的时候,赵昕就是一个贼了。   他抱着玉玺,蹑手蹑脚的闪身走了出去。   可终究是皇宫侍卫不是吃素的,在赵昕自以为安全,离开垂拱殿的时候,他在转角的背影,被一个侍卫看到了。   侍卫当时以为眼花,看起来像是孩子的背影,又不敢确定。   而且当时赵昕已经离开了垂拱殿,侍卫自然没有多想。   只是后来事情闹大了,皇城司将这些人抓起来审问的时候,这个侍卫不太确定的招供了出来。   皇宫还能有几个孩子,很快包拯等人就怀疑到了赵昕头上,赵昕自然吓得不轻。   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他,自然是很快露馅。   本来吧,赵昕只是想拿着玉玺藏起来两天。   让宫中大乱,他的几个老师就不能进宫,他可以好好休息休息。   然后,再找个机会,把玉玺送回去。   即便是送不回去,随便扔在宫内某个角落,很快就会被人发现。   到那个时候,自己就可以彻底撇清关系。   赵昕自然也知道传国玉玺的重要,可他终究还是做错了一件事。   后宫有各地番邦进贡的无数贡品,其中就有一样,核桃。   这个时代还没有培育出薄皮核桃这个品种,要想吃核桃是需要费一些力气的。   而赵昕这日正巧从母亲苗贵妃那里抓了一把核桃,他想找个东西砸开了吃。   本来是需要有小太监或者宫女服侍他的,可赵昕偏偏就不。   他要自己吃,自己动手来砸。   而皇宫不是别的地方,在这里哪怕你找一块砖头都费劲。   不然,万一有人拿起块板砖,对着他人背后打闷棍怎么办。   没有砸核桃的工具,赵昕就想到了他藏起来的一样宝物,传国玉玺。   于是,这个价值连城的传国玉玺,就被赵昕拿来砸核桃了。   可惜,玉器易碎的道理赵昕不懂。   他开始用玉玺砸了几个核桃,还没出什么事。   于是,加倍高兴的赵昕,喜滋滋的吃着核桃,又自觉不用上课,感觉人生很惬意。   就在他把手里最后一个核桃放在后花园的石凳上,拿起玉玺咣当一下砸下去的时候。   核桃没碎,玉玺却磕在石凳上,登时四分五裂。   当时赵昕吓得魂飞魄散,他几乎要吓哭了。   这个传国玉玺的来历他还是知道的,闯了大祸的赵昕,慌忙将破碎的玉玺捡起来,扔进了后花园的荷花池里。   包拯他们找上门的时候,赵昕就知道要遭。   他能靠得住的小伙伴,也只有石一飞了。   于是,走投无路彷徨无计的赵昕,一封密信送到了中京。   而收信人不是别人,正是石一飞。   石小凡和赵嫕看完书信,二人也是心中不安。   赵嫕忧心道:“小凡,昕儿这孩子还真是闯下了弥天大祸。   怎么办,你得帮帮他。”   石小凡“嗯”了一声,略一沉吟:“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包拯他们查不动这个案子。   八成,是包拯他们也在为这个小子掩饰。”   赵嫕愈发担心了:“那你更应该帮帮他呀,昕儿这孩子向来不错。   将来、将来若是能继承大统,也算是大宋之幸。   不能因为这一块小小的玉玺,断送了他的前程啊。   昉儿这孩子又不想做太子,小凡,你向来主意多,快想想办法。”   石小凡皱了皱眉:“难,这事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   很快,就会有人怀疑到赵昕头上,除非...”“除非怎样?”   赵嫕急问。   “除非能将玉玺物归原主,才能彻底平息这件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