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长安也已一年多了,走在长安街头,却没有太多的变化。 曾经的长安因为董卓的残暴统治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怎么如今瞧着……也没见多好,百姓仍然有些战战兢兢,不过因为天子寿辰的关系,街上人倒是不少。 “大公子,咱们往何处去呀?” 诸葛亮:“……”刺史大人,您就没点儿上位者的包袱吗? “若是未作决定,不如往那边去瞧瞧如何,瞧着好生热闹呀!”谭昭承认,他就是个俗人,平生一大爱好,就是喜欢看热闹。 “……如此甚好。” 虽然心里一言难尽,但显然小武侯的眼睛出卖了他,两人欢欢喜喜跑去看热闹,当然后来两人发现,热闹……它不是那么好看的。 “你这年轻后生莫不是欺我老道落魄,竟如此羞辱老道!”只听得一身穿道袍的老者愤愤而言,怒指两个俊朗的少年郎。 “分明是你自己胡言乱语讹我大哥钱财,似你这般的骗子,就该抓你见官!”这少年郎瞧着毓秀天成,谁却料是个暴脾气,出口就要拿人去见官。 一听“老道”二字,谭昭就生理性地不适,他现在最怕这些人了,连忙拉着小武侯就要离开,然而……为时晚矣。 “哎,二位且慢走,二位公子气韵不凡,老夫观气从未出错,这二位——!!!”老道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一时竟然楞在了原地。 “这二位如何?编不出来了吧!大哥,咱们拿他去见官,好生治治这些胡言乱语的谄媚之徒!”青年一时得意,神色飞扬,当真是好样貌。 谭昭却是暗道不好,他立刻就抢白,甚至“十分护主”:“你是何人,竟敢拦我家公子,是不要命了吗!” 诸葛亮:“……”为什么我心里有点暗爽?! “你——” “我如何,我虽不过一介书童,但若是我家公子有半分差池,仔细你的老命!”嚣张跋扈本人就是谭昭了。 系统:佩服佩服,自叹不如。 老道一时失魂落魄,他也不纠缠两个少年郎了,整个人颓在原地,看着书童谭昭,低声说着什么。忽的,他抬起头,道:“你当真只是个书童?” “那当然,我爷爷是给老太爷当书童的,我父亲是我家老爷的书童,我给我家大公子当书童,何错之有?”祖传书童,你值得拥有。 谭昭易容的脸普通得紧,说起来话带着微微的蛮横和骄傲自得,就跟接班当书童,是什么无上荣耀了不得的差事一样。 愣是谁,也无法相信这样的人……竟然身带这般耀眼的紫气。 老道也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如果他再年轻五十岁,他说不得要哇地一声哭出来,这贼老天,是当真要亡天下吗! 他立刻转头看向另外一位身穿紫衣的少年郎,几乎是扑过去的:“这位公子,请你务必相信老道的话,孰是孰非,便看公子的了!” 说吧,便挣开人群,飞遁而走了。 谭昭:……这么轻松?以后他是不是可以考虑卖蠢? 系统:不用卖,本色出演而已。 [统统啊,你最近有点皮啊,介不介意我替你松一下啊?] 系统立刻就匿了,此时没有热闹可看,人群自然也散了,做戏做全套,谭昭非常恭顺地退到了诸葛亮的身后,小武侯嘴角微微抽搐,但好在他最后绷住了。 “此事是我二人牵连公子了。” “无妨,是……我自己要看的热闹,与你们无关。”要搁以往,诸葛亮肯定拍拍手就走人了,但现下还有个未来主公,怎么都要表现下他的温良吧。 “在下吴郡孙策,见过这位公子。” “在下琅琊诸葛亮。” “在下周瑜。” 在下……是在下输了,在下三代祖传的书童。 “诸葛兄,你这书童有些意思,伶牙俐齿,颇有几分脾性啊!” 几人结识,谭昭都尽量藏匿自己了,偏生周瑜眼睛尖,眼睛一转,便扯到了他的身上。谭昭承认,平日里他最喜欢挥锄头,但他现在这个卖相……拒绝,实力拒绝好吗。 小武侯不愧是将来要见大场面的,半点儿没掉链子:“他在家中顽劣惯了,让二位见笑了。” 顽劣的某人:…… 系统很想说其实小武侯这话半点没说错,但它求生欲强,不敢开口。 相逢即是有缘,特别是听说两人自南边而来时,诸葛亮就热情了许多。父亲去世那边,因为灾祸,他与兄长诸葛瑾失散,正是在徐州,若兄长与继母尚在,恐怕应是往南方去了。 “原是如此,诸葛兄请放心,若有你兄长的消息,在下必定去信通知。”孙策初初守孝完,三年过去,不敢忘血仇。在知道诸葛亮如此年纪便因此与兄长失去联系,便起了恻隐之心。 他这般年纪时,尚且还在军中潇洒顽劣。 “那便多谢孙兄了。” 都是年轻人,没过一会儿就谈在一处,诸葛亮原先没抱什么希望,却未想到两人才思敏捷竟能跟上他,他也来了兴致,两个时辰下来,已是相见恨晚了。 直到城门快关,四人才挥别。 孙策和周瑜回到城中落脚之地,孙策以前也是横行江东的,只是孙坚一死,他一夜长大,才没了那么多少年心性,今日这走上一遭,倒是心情开阔了许多。 “大哥何必这般迫着自己,伯父在天之灵看到,也定是担忧。”周瑜与孙策自小相识,感情甚好,因是担心,才一路跟来长安。 孙策遥遥望向如血的残阳,久久未开口。 周瑜心知大哥不想提起此事,故而另起话题:“大哥可是觉得今日那书童有异?” “应是乔装打扮,如今长安城中探子众多,恐怕你那诸葛兄,也是一方势力的人。” “是便是,我是与他做朋友,又非是与他的主公做朋友,知道那么多做甚!”周瑜非常痛快地开口。 “愚兄不及你。” 这边厢兄弟谈心,那边谭书童却是一脸感叹,这年头活得长,见的鬼就是比旁的人多,谁会想到几十年后的宿敌,青葱年少时遇见,还能交上朋友呢。 “阿亮觉得此二人如何?” “不错,确实大才,主公可是想……” 谭昭轻咳了两声,他也不是什么人都挖的好不好,这两个……他可挖不动:“别有负担,你自管交朋友便是。” 说起这个,他还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统统,出来一下。] 系统:贴心为您服务。 [我带着阿和小天使,会不会影响这个世界的和氏璧啊?] 系统:不冲突,不过两者相遇,可能会有点儿气场不和,届时发生什么,都是未知数。 ……你这么说,就有点儿吓人了。 谭昭托着腮想了想,他在得到和氏璧之后,还曾经去恶补过和氏璧的来历和传承,其中有一段就说孙坚曾在入洛阳时偶然得到和氏璧,后来身死传给其子孙策,孙策用和氏璧与袁术换回父亲人马回吴郡发展,和氏璧就落入了袁术手中。 所以算算时间,这会儿……和氏璧尚在孙策手中?! 系统:bingo!答对了,但是没有奖励,宿主你是想走捷径称帝吗? 胡说八道,他怎么可能是那种人,而且谁也不是傻子,这年头什么妖魔鬼怪都有,以神鬼之道搞事情要能成功,黄巾军说不定早就称帝了。 回到驻扎的军营,谭昭换回衣服,等了大概又有一个时辰的功夫,“郭元璟”才被贾诩和吕布拖回来。 唔,拖?! “这是怎么了?” 贾诩一脸难言,谭昭望向吕布,吕布就痛快多了:“赵子龙这个软货,三杯酒就倒了,难怪赵子荣不让他喝酒!” “我没醉!再喝!” 系统:……我仿佛见证了青州良心的陨落,默哀。 “……”谭昭控制了一下自己的表情,这才一脸悲痛地开口,“那咱们,是不是要收拾收拾细软,早点儿跑路啊?” 都演露馅了,哎。 “诶?为什么?” 唔? “子龙甚好,今日晚宴,二位袁公还与‘主公’一处饮酒,相谈甚欢。” “……”你们今天,到底经历了什么? 青州唯一的良心终于撑不住醉意,趴在榻上打起了小酣,谭昭给人把脸上的易容去了,换了衣服,就让吕布将人扛回住处。 两人离开,空气里仍然带着若有似无的酒气,显然贾诩也喝了不少。 “文和先生,如何?” “今日算是混过去了,可如此之计,到底不能长久,若是明日入长安,少帝算计于您,恐怕还需有更好的良策才是。” 谭昭却是不怕:“不瞒先生,今日我与阿亮入长安时,遇上了一位道士。” “哦?” “这人倒是有趣得紧,他竟是同先生一样一眼就认了出来。”谭昭开口道。 贾诩也不急:“既是如此,此人现在何处?” 谭昭闻言,眼睛微微一转,望向军帐的上方:“先生这就有所不知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便是说的此时了。” 说吧,谭昭便抬头:“老先生,跟了一路,不下来喝杯水酒歇歇脚吗?” 作者有话要说:系统一日手札:红红,做个人吧→_→!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