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贾文和挑明话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山!”   “也不知道,以后会有多少豪杰葬于此。”   “若是将天下诸侯,皆葬于此,该是何等威风。”   看着袁绍的墓碑,贾诩心生感叹。   “文和说笑了。”徐庶道。   这话,徐庶却是不敢传出去。   若是被天下其他诸侯听到,赵徽怕是会成为天下诸侯的公敌。   “哈哈,我也就是想一下。元直莫要当真。”贾诩笑道:“不过,元直难道就不想见到有那一天吗?”   “还是顺其自然吧,这种事情,又怎能强求。”徐庶道。   贾诩说的确实让人心动,但是真的就只能在心里想想。   想要将天下诸侯皆葬于此,难度很大,有可能就是天下皆敌。   没有人愿意被赵徽葬于此。   就算是袁术吕布听到这个,心中都会恼怒。   贾诩和徐庶也只是说说,就算有这个心,现在也不敢透露出去。   虽然不敢说天下诸侯都会葬在这里,但是贾诩相信,以后肯定还会有其他人被安葬于此,几年,十几年后,这里或许将会成为大汉一大景观。   送葬的队伍开始回城。   人群中,沮授田丰聚在一起。   “公与,有何脱身之策?”   田丰低声问道,此刻虽然在城外,但是他看不到脱身的机会,周围都是披甲执戈的兵士。   他们本就是赵徽重点盯防的人。   只要他们有脱离队伍的迹象,马上有兵士提醒他们。   以他的实力,或许可以强行闯过面前的兵士,但是却跑不过后面追来的。   沮授道:“元皓莫急,等回城了再说。”   他们跟着回城,然后沮授跟着田丰一起去了驿馆。   牵招默默跟在两人身后。   进了驿馆后,沮授忽然道:“牵招将军,你刚刚在赵徽身边,说了什么?”   “没,我没说什么。”   牵招没想到,他已经很小心的避开沮授田丰的视线,但还是被沮授给看到了。   “没说什么?你莫不是悄悄告密,说我和元皓要逃跑吧?”沮授道。   “怎么可能,我只是去问赵徽,袁绍已经安葬,什么时候会放我们回去。”牵招道。   沮授道:“那赵徽说什么了?”   牵招摇头:“他什么都没有说。”   “哼,什么都没说?我看你是想留在这里吧。”沮授冷哼道。   牵招道:“军师在哪,我就在哪。”   沮授虽然怀疑牵招,可是他也拿牵招没有办法。   一年前,牵招连和他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但是现在,牵招是袁谭派来的将军,而他沮授,只是一个俘虏。   就算牵招承认,他都不能拿牵招怎么样。   州牧府!   赵徽和郭嘉等人也回来了。   “田丰和沮授二人,你们觉得还有可能说服他们吗?”赵徽道。   本以为袁绍死了,这两人应该会心灰意冷,不在对袁家抱有希望。   但是今天袁绍的葬礼上,赵徽发现,两人还是没有投靠他的意思。   “主公,让我去吧。”贾诩道。   “你有办法?”赵徽道。   贾诩道:“软的不行,就来赢的,他们已经在幽州这么长时间了,该看到的都已经看到。继续耗下去,并没有意义。”   “有的人,即使知道正确的路,但是他们也不会去选择,而是要一条路走到黑。”   赵徽也知道这一点,如果沮授愿意归降,早就归降了。   只是他心中还有一点幻想,希望沮授能够想明白。   冀州有什么好的?   为什么一定要去冀州?   “主公,华先生求见。”   赵徽他们还在商量,沮授田丰能否归降的时候,华佗却是过来求见。   “草民拜见州牧大人。”   “不知华先生有何事求见?”   “袁绍已死,草民留此已无用,今日前来向州牧辞行。”   华佗原本是想袁绍死后,就直接离开的。   但是赵徽毕竟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华佗认为,自己要走,还是要当面和赵徽辞别,表示尊敬。   如果是其他诸侯,华佗早就在袁绍死的那一天就不告而别了。   因为是赵徽,他特意等到袁绍安葬后,才过来辞行。   “先生这就要走吗?”赵徽道。   “华先生来幽州数月,却还未见过幽州风土,先生何不多留两日,让奉孝带先生在幽州走走。”   华佗心中感激赵徽,却是没有拒绝,道:“多谢州牧抬爱。”   反正就两天时间,他还是等得起。   他也没有什么急事,不过就是再从北方走到南方。   救治一路上看到的病人,在山中寻找各种草药,寻找适合的传人。   他虽然不在年轻,但是身体很好,至少在活个三十年都没有问题。   等华佗下去之后,赵徽和贾诩继续商讨要怎么收服沮授田丰。   对一这两人,其实用计什么的,都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两人只要一想,基本都能猜到,除非是两人本就有臣服之心,就会顺势而为。   不然根本没用。   赵徽当初可以离间颜良和袁绍。   但是却无法用在沮授田丰身上。   而且现在袁绍已经死了。   贾诩道:“如今只好挑明了问,只给他们两个选择,要么臣服,以后为主公效力,要么就把他们安葬在袁绍坟墓边上。”   在赵徽这里,贾诩待的很轻松,他是什么话都敢直接说。   不像当初跟随董卓的时候,很多时候他都不敢站出来。   后面辅佐李傕郭汜的时候,他后面几乎不再参与李傕郭汜之间的事情。   贾诩最擅长的就是保命了。   不管是在谁的手下,贾诩从来都不会得罪人。   更不会像田丰沮授这类,天天反对主公的决定。   贾诩最多就是给个建议,如果董卓不同意,贾诩也不会死谏。   贾诩效忠过的对象,就没有一个看贾诩不爽的,都非常重视贾诩。   但是在赵徽这里,贾诩改变了。   接触的越久,他越了解赵徽。   只要他自己不放错,赵徽就不会惩罚他。   而且他看出来,赵徽更喜欢那些坚持己见的人。   喜欢那些在紧要时候,可以站出来的人。   而不是一直躲在人后,不敢承担责任。   贾诩也是有什么就说什么,只要他说的话,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就算是错误的,赵徽也不会怪罪他。   是人,就不可能不会放错。   赵徽从来不怕手下的人放错,而是怕放错,而不敢去做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