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享受比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78章享受比赛   一伸。一拦。   一切都是条件反射,电光火石之间就必须完成反应和动作,一气呵成;而且,因为脚步站在球网前面,进一步压缩反应的时间和空间,难度更是直线上升。   此时,休赛期的特训也就初步显露出成效。   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柔韧的手感却成功包裹住了网球。   卸力!   内旋!   手腕往下一个巧妙的旋转,然后,芥末黄的网球就如同小精灵一般,划出一道小巧的弧线,笔直笔直地沿着边线,重新回到另外一半球场。   嗖。   全场视线全部凝聚过来,心脏也跟着停止跳动,全场凝滞。   过网,急坠。   伯莱利马上就意识到:小球。   踏踏踏。   脚步立刻启动,风驰电掣之间全速狂奔。   近了。   更近了。   眼看着就已经要拍马赶到,网球落地之后,弹跳高度比想象中高一些,应该还是旋转太过强烈以至于高文的卸力动作没有能够把力量完全卸掉。   这是机会。   伯莱利狂奔得越来越快,然后就眼睁睁地看着网球高高飞翔到球网之上,一个倒旋,又重新越过球网,如同迷路的狗狗一般,自己乖巧地找到回家的路,又回到高文和纳达尔一侧的球场之上。   伯莱利的速度已经达到极致,但还是慢了一步,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网球回到另一侧场地,落地。   这……这都行?   伯莱利直接傻眼。   高文也直接傻眼。   显然,意外,对两个人来说都是如此,又或者说,应该再加上纳达尔和梅耶尔,四个人全部都傻眼。   眨巴眨巴眼睛,然后还是现场观众率先反应过来,一个个面面相觑地交换视线:   刚刚发生了什么?我们看见了什么?那颗球最后是怎么回来的?就好像回旋镖一样自带回家属性吗?   还是高文率先反应过来,看着伯莱利哑然失笑,举起双手示意了一下,表示这一次回球有运气成分。   伯莱利满头都是问号,看着高文的笑容也终究没有能够忍住,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其实,这一分也直接导致伯莱利组合送出一个破发点兼盘点,但他并不介意,主动往前走了一步,举起自己的拳头,对着高文露出一个鼓励的眼神。   这是……   高文已经准备走向纳达尔的脚步就停了下来,也往前走了一步,他和伯莱利隔着球网碰了碰拳头,完成庆祝,笑容就在胸膛里涌动。   如此具有娱乐效果的分数,可不常见,他们应该暂时将比赛放在一旁,好好庆祝。   纳达尔和梅耶尔也交换了一个视线,笑容双双爬上嘴角。   此时,观众们终于回神过来了。   刚刚发生了什么?刚刚见证了什么?   不等思绪理清,笑容就已经绽放。   吼吼吼!   啊啊啊!   欢呼,沸腾!   这一次,口哨声和尖叫声就再也控制不住,即使全场掌声雷鸣依旧,那些起哄欢呼的声响也还是爆发出难以置信的能量,点燃了整个球场。   当地那些保守的观众们有些不知所措,被包围在一片喧嚣之中,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加入其中,那失去方向的眼睛看起来有些慌张又有些享受,不知不觉就已经被全场热情所淹没。   多哈的天空,就这样浩浩荡荡地燃烧了起来。   全场,沸腾。   纳达尔和高文再次汇合,准备商量下一分的战术。   纳达尔的眉毛高高上扬起来,不敢相信地看着高文,带着浅浅的笑声说到,“这真是好球。”   “哈,难以复制。”高文的笑容从嘴角上扬起来,落在眼底——   他也知道,这一球或多或少有些运气,确实很难复制,也正是因为双打比赛,更加放松也更加享受,细腻的手感往往能够创造一些小小的奇迹。   然后,高文也没有继续讨论刚刚这一球,而是展望后续,“我想尝试突击一个直线回球。”   一般来说,双打比赛的接发球套路相对少一些,毕竟直线方向直挺挺地站着一个大活人,选择直线,很有可能就直接撞墙被摁死。   所以,接发球往往选择斜线,将网球重新回到发球方那里,形成对拉,主要战术还是看站在网前的那名球员:   抢网,还是不抢网:抢网的话,直线还是斜线?不抢网的话,等待小球还是网前施压?   所谓抢网,就是高文刚刚所尝试却被伯莱利逮到的动作,简单来说,就是突然横向移动出现在对手的回球线路上,半路拦截,形成拦网、盖帽、高压、小球等等回球效果,打乱双方的回球基本套路。   如此战术,在网球和羽毛球的双打比赛里都十分常见,和排球比赛里的拦网,也是同样原理。   面对破发点兼盘点,高文果敢地选择了更加大胆也更加冒险的战术。   纳达尔有些意外——   其实,配合双打,往往就是近距离观看自己搭档对于战术的选择和布局,特别是一些关键球的处理,或多或少会“泄漏”一些自己的战术思路。   也正是因为如此,“四巨头”之间,彼此真的很少很少搭档双打。   2017年ATP杯,费德勒和纳达尔唯一一次配合双打,也就成为男子职业网球历史上载入史册的一场比赛。   此时,纳达尔就多看了高文一眼,这是一个有趣的选择。   但纳达尔没有争辩,而是马上顺着高文的思路展开。   “你希望我右侧假动作横向移动,还是左侧移动封堵中间空档?”   “右侧,如果是内角发球的话,我可能还是会被迫选择斜线。你右侧移动的话,我的选择空间更多一些。”   高文没有任何迟疑就给出答案,两个人交换一个视线,互相了解对方的战术意图,然后就朝着自己的位置走去。   高文在底线,纳达尔在网前。   整个战术交流,也就是短短五秒,但两位球员对于球场三维立体空间的战术捕捉,却碰撞出了火花。   然后,伯莱利就准备发球了。   “30:40”。   高文和纳达尔组合的破发点兼盘点。   显而易见的是,进入盘末阶段,双方都在发力,比赛也越来越接近,于是双双都在自己的发球局里遇到了麻烦。   刚刚高文组合挽救两个破发点完成保发,现在则轮到伯莱利组合面对破发点考验了。   空气,微微有些紧绷,可以明显感觉到全场氤氲的热浪散发出硝烟的味道,呼吸也不由跟着灼热起来。   但球场之上的四位球员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他们已经准备好继续战斗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