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球,挤压。 回发球,挤压。 一来一往之间,费德勒和高文的不同策略不同击球方式却殊途同归,在强强碰撞之中挤压对方的挥拍空间,取代速度和力量,旋转成为对抗的主角。 然后,就可以看到两位球员丰富多样的回球处理。 费德勒被挤压到了,从脚步到挥拍都确确实实被挤压到了,但费德勒没有后撤,正手就别着身体,在没有施展空间的情况下,完成一拍脚底反弹球。 一提拉,一轻挑。 因为空间挤压和尾劲冲击,费德勒完成挥拍动作之后整个人被掀翻后撤,必须跳跃起来才能够勉强化解冲击力,尽管如此,手感细腻控制依旧出色。 网球,全然没有上升空间,才刚刚落地就直接撞上球拍然后强大凶猛的反作用力就拉扯网球飞了回去,撇出一道惊心动魄的抛物线,再次原路返回。 斜线。 对角。 深区。 费德勒利用一拍反弹球将网球推向高文的身后,显然他捕捉到了高文完成接发球之后朝着球场中央移动试图归位防守的身影,于是就选择了回头球。 急停急转。 二次启动。 高文的脚步才刚刚拉扯出去,没有来得及完全归位,根本不等站稳,脚步就已经再次回到反手位,然后排山倒海的滚滚气浪就已经劈头盖脸地到位。 重,沉,深,挤。 再加上强烈上旋,网球落地反弹之后还持续上扬,一波接着一波的旋转热浪就这样胡乱地拍打高文的脸颊,没有喘息时间,完全应接不暇。 费德勒依旧没有给高文留下挥拍空间,高文也依旧没有后撤脚步,连续第二次,双手反拍高点切削。 这次,高文则改变线路,切着网球走横轴线拉开角度,瞄准费德勒左侧边线浅区切削,再次把节奏放慢下来,同时也将费德勒调动起来。 节奏,不快,但两位球员之间的张力几乎就要漫溢出来。 费德勒在移动。 高文也在移动。 费德勒的移动,是朝着反手位,准备击球。 高文的移动,则是朝着正手位,回归位置。 于是,画面上就可以看到,高文和费德勒朝着同一个方向移动,两位球员都全神贯注,保持身体紧绷。 踏踏,踏踏踏。 尽管在不同位置,却能够寻找到相似的节奏,横向交叉步的移动显得轻盈敏捷,注意力高度集中。 高文在观察费德勒,费德勒也同样在观察高文。 两个人都在判断对手的下一步行动并且决定自己的下一步行动,却在电光火石之间需要做出判断—— 就在此时。 费德勒出手了;几乎是同时,高文也启动了。 前脚,费德勒脚步到位,左腿支撑身体,单手反拍潇洒而坚决地打开,宛若大鹏展翅一般,反手斜线。 而且,这一拍稍显不同的是,费德勒脚步到位及时,卡住位置,一个紧急刹车完成控制,全面发力。 砰! 后脚,高文急停急转二次启动,脚步就已经拉着身体去而复返,两个大跨步之间就已经出现在反手位。 两个人都在算计也都在寻觅时机,他们都试图变线,但如果变线被对手识破,也就无法达到击球效果;所以,在你拉我扯之中,是否变线、什么时候变线的选择就如同节拍器一般,嘀嗒嘀嗒左右摇摆。 然后,费德勒就选择重复路线,但同样改变节奏,充分利用单手反拍的灵活,在高点强行发力下压。 扎实,干脆,强势。 如果说瓦林卡的单手反拍进攻是重炮,那么费德勒的单手反拍进攻就是长剑,潇洒、灵动、不失犀利。 这是费德勒的发球局,也是他在发球之后的第二次主动进攻,排山倒海的压力猛地就朝着高文扑过去。 却见,高文的移动脚步非常坚定也非常轻盈,对费德勒的回马枪并不意外—— 所谓出手时机,往往转瞬即逝,也就是电光火石的刹那而已。 如果寻找不到合适的出手时机,那么就只能耐心布局,通过自己的回球压制或者牵制对手,创造机会。 这也是高文快速归位的原因,用自己的移动脚步发出“警告”,即使费德勒选择反手直线,他也已经就位。 时机,不对。 自然而然,费德勒没有必要冒险击球,而是在自己的位置上,选择一拍更简单的击球,但通过提高击球质量来完成压制,耐心等待下一拍击球的机会,这就是布局。 只是,费德勒的布局,比高文慢了一步,落入高文的布局陷阱,这也使得高文无缝衔接的移动脚步赢得了半拍空间—— 仅仅半拍而已。 这样的机会,够吗? 高文视线余光快速扫了一眼费德勒的站位,费德勒也毫不犹豫地横向移动回防,因为高文的前一拍球将费德勒的脚步拉出边线,这也使得费德勒归位防守的空间拉大。 机会! 当机立断,杀伐果决。 高文就已经出手。 在连续两次反手切削却始终没有后撤脚步之后,现在终于迎来机会,双手反拍在脚步横向交错切换过程中早早引拍并且稍稍迎前。 小臂甩动,手腕迎前。 一甩。 一推。 整个击球动作非常干净,抓住费德勒刚刚的反手平击发力,不仅借力打力,而且以平击对抗平击,整个节奏速度瞬间提升起来,最后通过转体动作完成自己的主动发力。 从观察到判断再到决策最后出手。 电光火石之间,一气呵成,手起刀落。 砰。 干脆,利落,强硬。 这,就是高文。 长剑出鞘,重拳出击。 一丝缝隙,颠覆局面。 赫。 瞬间,整个对峙格局翻天覆地,在全场错愕和震惊的目光之中,高文击打出一拍漂亮而惊艳的直线。 洞穿球场。 所以,制胜分? 至少,高文是瞄准制胜分出手的,然而—— 飞奔。 冲刺。 一抹深蓝色身影风驰电掣之间横穿全场,是费德勒。 正如此前所说,费德勒没有轻视高文,不仅没有,而且完全正视,确确实实将高文当作巨头球员看待,经过温布尔登和纽约的较量之后,费德勒知道高文的能力,也熟悉高文的节奏,他没有放松警惕。 于是,尽管狼狈尽管被动,但费德勒的瞬间提速,还是拍马赶到。 费德勒和高文都在寻觅时机,最后还是被高文抓住了,但并不意味着结束,费德勒视线快速扫视了一下全场,毫不犹豫地,正手一拍快甩,如同甩鞭、堪比耳光,速度和力量积蓄在一拍能量全部释放。 发力。 从借力到发力,费德勒的正手,引爆全场—— 砰! 击球声,久久盘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