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晋的这个意思就是放弃辽西,要龟缩在山海关一带打防守战。 王在晋慷慨激扬地说完,场面顿时冷了下来,无人回应。 他的目光转向了袁方:“袁佥事你说说你的看法吧!” 袁方站起身来正要说,王在晋伸出左手往下压,示意他坐下:“袁佥事不必站起来,这里都是自家人。” 袁方坐回位子上:“我想请教王大人,不知大人要如何在山海关布防?” 王在晋洋洋得意地摇着头:“在八里铺再建一座城,然后从芝麻湾起,北绕山,南至海,修建一个小长城,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袁方又问:“我们就此放弃辽西吗?” 王在晋道:“失去的土地当然是要收复的,我们以山海关为守,坚壁清野,然后内修国政,积蓄财力,外联蒙古、朝鲜,削弱建虏,待朝廷财力充沛之时,再调集重兵,挥师辽西。” 下面没等袁方再说话,兵部主事沈棨就表示反对,赞画孙元化也表达了自己不同的观点,王在晋当然不会听从他俩的意见,他大权在握,你们不认同我的设想是你们的事,反正我是要大干一场的,他抱着这样的心态,结束这次会议。 袁方从经略府衙出来,正要骑马回府,一员武将从后面追了出来。 “袁监军请稍候!” 袁方已经解开了缆绳,他一手牵着马,回头往后看,是一位三十出头的武将,身披战甲,头上戴着一顶铜盔。 袁方不认识此人,于是问道:“你是——?” 来将拱手道“末将是中军守备何可纲。” 袁方眼睛一亮,这何可纲在历史上也是个人物,他连忙拱手回礼:“原来是何将军,久仰久仰!” “不敢当,不敢当。”何可纲恭谦道,“末将平素就敬佩袁监军,今日有缘相见,袁监军可否赏脸去军营小叙。” 袁方当然乐意:“能与何将军一叙,不胜荣幸!请何将军前头带路。” 何可纲高兴道:“袁监军真是个痛快人,末将的军营就在前面,请往这边来!” 何可纲上前替袁方牵马,两人一前一后地向着军营走去。 何可纲的军营就在总兵府内,他现在负责看管军粮,所以他的兵营就设在总兵府的军粮阁内。 何可纲在军粮阁的西厢房备下酒菜招待袁方,二人落座之后,何可纲端起酒杯道:“感谢袁监军赏脸,我何可纲先干为敬!” 说完他就一扬脖子,满满一杯酒一饮而尽。 袁方也端起了酒杯:“豪爽!袁方敬何将军一杯。” 就这样一来二往,三杯酒下肚之后何可纲向袁方吐露心声:“袁监军,末将也想去你那儿,不知袁监军可否收留?” 袁方道:“何将军想来前屯卫当然欢迎啦!” 何可纲再次举起酒杯:“我们就算这样说定了。” 袁方也举起了酒杯:“何将军去了前屯卫,我袁方一定设宴为你接风。” …… 袁方从山海关返回前屯卫,一路上行人极少,他快马加鞭,不到两个时辰就来到了前屯卫的南城门外,袁方看到山坡上周守廉正在此地领着一千新兵操练,他勒住了缰绳观看。 周守廉很快就发现了袁方,他收拢队伍,跑步来到袁方的跟前。 “禀监军,末将正在操练新军。” 袁方问:“刚才那一队最为齐整的队伍,领头是谁?” 周守廉回禀:“是百户朱梅。” “一个女将?”袁方晃了一声身子。 周守廉忍不住笑道:“非也非也,是一个堂堂男子汉。” “把他叫过来!” 周守廉转身对着他的队伍大声喊道:“朱梅!朱梅!” 袁方果然见到一名相貌堂堂的高大男儿跑了过来。 周守廉对他道:“朱百户,监军要见你。” 朱梅在袁方面前行礼道:“朱梅拜见监军!” 袁方认真看了朱梅一眼,一看就是个练武之人,他问朱梅:“你是哪里人?” 朱梅答道:“回禀监军,在下是本地人。” “你的部下都很听你的话呀!” “回禀监军,这些人都是在下招来的,所以都听从在下的号令。” 袁方满意点头道:“回去继续操练你的队伍吧!” 朱梅拱手道:“在下定当为监军效力!” 袁方挥挥手,朱梅返回队列中去。 袁方问周守廉:“我要提升朱百户为千户,你以为如何?” 周守廉赞成道:“朱梅的确不错,他完全有能力做一名千户。” “你拟一个折子给经略大人。” “遵令!” 告别了周守廉,袁方骑马进了前屯卫,由于街上行人太多,袁方打算下马步行,正当他带住缰绳的时候,看到袁福远远地向他走来,他停止了下马的动作,等着袁福。 袁福领着二十多家丁一边隔开人群一边向袁方这边走来,离十来步远的时候,袁方大声问道:“长寿,有何急事吗?” 长寿是袁福的字。 袁福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袁方的马前拱手道:“启禀少爷,觉华岛那边来了个游击将军,说是要见你。我知道少爷快回来了,专门在此等候少爷。” “游击将军?姓甚名谁?” “他叫祖大寿。” “马上带我去见他!” “遵令!” 街上行人太多,袁方还是下了马,跟着袁福走在川流不息的闹市,街上的叫卖声、打铁声、讨价还价的声音不绝于耳,好不容易过了闹市,左转向东走过一条长长的巷子,来到了一所宅子。 袁福在宅子门口让手下都守在门口,他对袁方道:“我已经安排那个人在此等候少爷。” 袁方大步跨入了院子,他看到从里屋快步走出了一位身着便装的大汉,袁福连忙向大汉介绍袁方。 大汉向袁方拱手道:“末将祖大寿拜见袁监军!” 袁方问:“你从觉华岛来?” 祖大寿低下头抱拳道:“广宁兵败之后,末将从沙岭一直溃退去了觉华岛,听说袁监军收复了前屯卫,特来相投。” “你在觉华岛有多少人?” 祖大寿抬起头道:“末将只有百余人。” 因为觉华岛是明军的囤积粮料的基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对祖大寿的去留,袁方不敢擅自决断,他决定先把祖大寿的事情向王在晋禀报,一切听从王在晋的安排。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