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第二十一章有人开心有人凉 高元一沉默片刻。 “我以为你永远都不会问。” “显然,你猜错了。” 沉默片刻,高元一拉开书案后的帘子,一副画面,出现在谢安石的眼前。 画,是大凉的版图。 天下十道、各州、各县,都在上面。 而且,不同于普通的地图,这一幅画,山川、河流,该有的地形地貌,全都展现在上面。 甚至,若是盯着某一个位置一直看,都能看到栩栩如生的建筑…… “这是大凉,两年前的大凉。” 谢安石有些失神。 思绪回到两年之前。 那时,大凉国力强盛,河清海晏,一片太平景象。 边境无战事,境内无祸事。 正是所有人都期待的盛世…… “那时,圣上每日处理朝政,呕心沥血。” “遇到难题,屡次深夜传召,也要将事情解决。” “科举、监察、推事,不说千古明君,也是数百年来最勤勉的帝王。” “……后来,圣上知道一件事,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谢安石心中一紧,知道高元一要说到重点。 这个秘密,肯定是惊天秘闻! 不然的话,绝对不可能将女帝元殇,从一个明君,变成昏君,和之前判若两人! “阵图,可令天下太平五百年!” “阵图?”谢安石愣了一些,紧接着,倒吸了一口凉气,惊道:“以天下为阵图?” 一句话说完,他觉得头皮发麻。 这个传闻,他从小听到大。 传说中,千年前那个第一个统一天下的始皇帝,就是用了阵图,以天下为阵。 “是。” 谢安石叹了口气:“以天下,构筑九宫八卦阵。” “荒谬!” “我没有开玩笑。”高元一可以理解谢安石的失态,只是平静的解释。 “圣上没有选择。” “谶语中言,大凉一世而亡。” 谢安石嘴唇动了动,有心反驳。 高元一没有给他机会。 “圣上对此,十分确信。” “而且,圣上说了,她的谶语中,她的大凉,只是另外一个王朝的过渡。” “无论大凉如何强横,江山终将假手于人,而她,则会从女帝,成为别人的后妃,甚至……玩儿物。” “唯有九宫八卦阵,方能震慑宵小,守住江山,守住圣上。” 声音不大,振聋发聩。 谢安石呆住,呼吸急促。 半晌,沙哑着嗓子说道:“这种无稽之谈……” “非也。”高元一摇了摇头,轻声说道:“圣上十分笃定,这件事情,毋庸置疑。” 谢安石:“……” 任凭他怎么想,也没有想到,背后的隐情,竟然是这样。 “原来如此。”谢安石苦笑。 圣上作为千古第一个女帝,心高气傲自是无需多言。 以她的气度,怎么也不允许自己为他人做嫁衣。更不会,允许自己成为别人的后妃! 这天下,只有别人成为她的玩物! “那圣上礼佛又为什么?” “九宫八卦,万相神宫为中宫,另有八行宫,除此之外,明八卦,为八观,十二门,乃佛寺。”高元一低声说道:“这是圣上的执念和希望。” 明白了。 谢安石,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可是心里却更加糊涂。 且不说有些荒诞无稽的谶语。 圣上如此不管国事,不管天下,这天下,早晚易主。 像是猜到了谢安石想法,高元一轻声说道:“圣上说过,大凉的国力,可以支撑到九宫八卦阵建成。” “是啊。” 谢安石自嘲的笑了笑:“那是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 “如今南北两地,都不安生,更何况还有西边那群野人虎视眈眈!” “长此以往,谁又能保证?” 高元一脸上重新浮现笑容,眼中满是自信:“借他们一个胆子,那群狗崽子也没机会入主中原!” 谢安石神色微变,皱眉望着高元一。 沉默半晌,告辞离开。 …… 皇城。 女帝元殇遇刺的事情,并未引起多大的波澜。 文武百官,只知唐灿,被女帝投入天牢。 “好!太好了!” 酷吏侯封在推事院,听到消息兴奋的直拍大腿! 这一次,唐灿肯定得死! 哼!狗一样的东西,和本官斗,连你爹都死在本官的手上,你又算什么! “来人,让张汤过来见我!”侯封意气风发。 …… 除他之外,大部分还算有良心的官员,则是苦笑不已。 “水车之功,虽不是开疆裂土,可亦是大功一件,这个唐御史,能顶着这么大的功劳入天牢,实在是前无古人啊!” “可不是,听说他是因为殿前失仪。” 一众官员,苦笑着摇了摇头。 对于这个答案,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官是好官,就是唐御史的性子……实在是有些……有些太耿直了。” 看在唐灿立下大功的份上,他们没好意思说出那句“傻”。 “说起来,你们知道唐御史这一次是为什么又要劝谏么?” 一个文官刚刚说完,便倒吸了一口凉气,脸色惨白:“总不会,圣上又挪用国债的钱去修行宫了吧?” “不能不能,国债的钱都让谢相藏起来了……” “那是为什么?” “我听说,唐御史直呼圣上姓名,大骂昏君,更是说出狗……狗……” 官员实在不敢说出“狗皇帝”三个字。 一众官员,瞠目结舌,脸上写满了震惊。 这个唐御史……胆子实在是太大了! 跟他一比,他们这些自诩清流的人,都和那些挥刀受刑的宫人,没啥区别。 “我什么都没听到。” “我什么都没说。” 很快,一众官员散去。 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不能听,不能记。 不然的话,脑袋都没了。 不过,在他们的心中,每个人都是不由自主的脑补出唐灿站在女帝的面前,怡然不惧,伸手点指,大喝“狗皇帝”的画面。 唐灿的身影,愈发高大伟岸…… 害怕之余,百官们又有些庆幸。 圣上只是将他下狱,却未将唐灿处死,这证明还有一线生机。 想来,圣上也是惜才。 …… 数日之后。 甘露殿。 女帝身体未愈,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暂缓朝会,只喊了几个重臣在甘露殿议事。 反正她“昏君”的人设已经坐实,百官也没有多想。 “咔嚓!” 还在门外,就听到甘露殿内叮当作响,很是热闹。 几个人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不用说,准是唐灿又惹女帝生气了。 “婉儿,去给朕拿花瓶过来!”女帝满脸杀气。 砸光甘露殿中的花瓶,仍未消气,气鼓鼓的骂道:“那个白痴!还敢骂朕,真当朕没有脾气吗!” “圣上,谢安石、高元一等人求见。”上官婉儿苦笑一声,心说您当然有脾气,但是唐灿脾气比您更大…… “知道了。”女帝身形一顿,重新板起脸,狠狠的瞪了一眼上官婉儿,直到她躲进御案之中,这才说道:“传!” “臣等,参见圣上。”谢安石带头,一脸尴尬的见礼。 “免了。”女帝挥手示意,随即问道:“朕要办的那几件事情,怎么样了?” 谢安石面露喜色,笑着禀报:“圣上,将作监已令数百工匠离京,奔赴各地,组织营建水车之事。” “神都内外,欢欣鼓舞,百姓欣欣向荣,一片大好!” “好,好!”女帝笑的眯起眼睛,坏心情逐渐被好心情驱逐。 “臣,还有一个好消息要禀报。” “哦,还有?快说说看。”女帝笑容更是开心。 “是。”谢安石深吸了一口气,一字一句:“李药师传信,在河北道发现稀世作物,名作红薯,他发现良种1000斤,可耕种50亩,预计亩产粮可达5000斤!” “其已率众在河北道耕种,今冬收获!” 铛! 定住了。 除了谢安石,所有人都定住了。 这个事情,他们是第一次听说。 大凉粮食,亩产多是二百至三百斤,能上四百斤,堪称丰产。 五千斤,应该叫什么? 神迹? 好半晌,女帝咽了咽口水,强作镇定:“这个,怕是李药师报上来的祥瑞吧?” 女帝选择不信。 这个事情,太过荒诞。索性,直接归结为祥瑞。 更何况,若是真的,李药师为什么不运到神都,偏偏要在河北种植。 女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其他人,也是类似的想法。 至于谢安石,也没有反驳,只是笑道:“不管是不是祥瑞,这总是一个好消息啊。” “不错。”女帝笑道:“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呼…… 长出一口气,女帝笑道:“传旨,大赦天下,只要非不赦之罪,均赦!一般死囚,改流奴服役!” “圣上英明。” 几个大佬,纷纷拜倒。 为人臣,女帝开心,他们开心。 难得有机会在甘露殿中面圣的将作监严立本,更是兴奋的说道:“圣上,臣和地部诸公研究过。” “虽然今年耕种面积难有大面积增加,但是明年,最少可增加万顷!” 好消息,接踵而来,女帝更是开心。 现在她需要的,就是时间。 水车能让国库丰盈,能让天下太平,能让她完成九宫八卦阵,这就是最好的消息。 至于红薯的事情……她直接抛在脑后。 该死的唐灿,像李药师学一学,老老实实的辅佐朕多好,非要和朕反着来! 正想着,高元一忽然开口。 “圣上,臣有事禀报。” “梁王也有好消息?” “臣也不知道好坏。”高元一满脸笑容:“推事院御史张汤死了。” 什么! 张汤死了? “怎么回事儿?”女帝眉头微皱。 御案下,上官婉儿也是惊出一身冷汗。 “臣也是刚收到消息。” “一个时辰之前,张汤去往天牢。” “言语中对唐灿不敬,斥责唐灿目无王法,欺君罔上,意图严刑拷打,逼迫唐灿自书谢死表。” “高银柳恰好入监探视,发现张汤不轨,将其斩于剑下。” “好大的胆子!”女帝大怒,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 连朕都不舍得杀那个白痴,张汤这个狗东西! “朕,知道了,此事……高银柳做得好。” 女帝点到即止,话锋一转:“传旨,让那个白痴给朕滚回永昌坊,不良人于坊内守卫。” 众人:“……” 真是一点都让人省心的白痴。 “圣上,还有一件事情。”高元一笑容不变,继续说道:“张汤死后,有其亲信自陈其罪,言称张汤乃是奉侯封之命。” “而且,此前唐灿往淮南赈灾之前,侯封曾命他们往永昌坊,言语羞辱,欺辱唐灿,意图将唐灿斩杀。” 高元一做事,要么不做,要么就是不留后遗症。 高银柳斩杀张汤,只是一件小事儿。 他,要通过张汤,直接拿下整个推事院,抹掉所有的酷吏! 女帝一听,登时明白高元一的打算。 显然,这不是高元一在短短一个时辰之内就能查明的事情。 酷吏,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她维持通知所需。 但是现在,有了唐灿,这些人,可以舍弃。 略一迟疑,女帝开口:“此事,令肃政台查处。” 可惜。 高元一心中叹了口气。 肃政台虽然能干掉推事院,却绝对不会比不良人做得好。 而且,如果不良人来做这件事情,更是会向群臣释放一个信号。 不良人的权利,大增! 看来,圣上还是要保持平衡,不许任何人一家独大。 谢安石若有所思,转头看了眼高元一,闪过一丝佩服。 这个胖球儿,不声不响,竟然做足了完全的准备。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