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李药师的担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第一百八十二章李药师的担心   唐灿心头一动!   那种好像自己遗忘了什么关键信息的感觉,越发强烈。   不过……   当着李药师、秦寿等人的面,他并不想说什么,只是不动声色,轻声说道:“梁朝早亡,指着刘裕复国,玩笑了吧。”   李药师目光灼灼,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唐灿:“很简单,因为刘裕本就是前梁皇子!”   “哪又如何?”唐灿耸了耸肩,语气平淡:“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大凉立国之际,朝堂上,不,应该说大凉的官员,都是梁朝官员。”   李药师冷声说道:“今时不同往日。”   “有什么不同?”   “其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官员们,也只是想给百姓一条生路。”   “呵。”唐灿嗤笑一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语气平淡:“有一句话不知道李将军听说过没有。”   他顿了顿,秦寿有些茫然的问道:“什么?”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唐灿表情平静,语气平淡:“要说事儿就说事儿,没有必要拿百姓出来说什么大义。”   “要论大义,这世上,又有几人配?”   “再说了,我不过一个马倌儿,李大将军和我说这些,是不是想的太多了。”   李药师怔怔的望着唐灿。   完全没有想到,在这种情况下,唐灿竟然会说出这一句话。   简简单单,八个字。   通俗易懂!   天下疾苦,莫不是以百姓……   一时间。   李药师竟是有些语塞。   之前想好了要说的话,竟是说不出口。   沉默半晌,轻叹了一口气:“你信也好,不信也罢。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梁朝死灰复燃。”   “前梁已亡。”唐灿轻飘飘的说出四个字,显然是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而且,他觉得这个话题,让他有些心乱,索性话锋一转:“李将军没有其他要跟我说的了?”   “有。”   “什么?”   “耶律春才。”   “哦?”唐灿有些诧异的看了李药师一眼,愕然问道:“李将军怎么忽然提起他了,我前几天听说,他好像是去大非川了吧?”   “对。”李药师点了点头,目不转睛的看着唐灿:“我让他去大非川追杀隆庆。唐御史,是不是应该谢谢我?”   唐灿耸了耸肩:“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和隆庆,一没有过节,二没有交情。”   “是吗?”   “自然。”   两个人,说话语速不慢,而且说的事情,都是秦寿没听说过的事情。   一时间,秦寿更是懵逼,苦笑着打岔:“那啥,你们能不能说点我能听懂的事情?”   “像是……咱们是不是该吃饭了?”   “将军,俺真的有点饿了。”   他这么一打岔,场间的气氛,倒是变化了一些。   李药师笑了笑,也不再多说什么,当即招呼手下,准备酒宴。   时间不长,酒菜准备妥当,凉菜、热菜、荤菜、素菜,倒是准备了不少。   几个人,喝酒吃菜闲聊,一如从前,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尤其是秦寿,说起当初唐灿带着他去把酷吏侯封的侯家集抄了之后,带着几十万两银子赶回安南,更是一阵情绪激动,拍着桌子大喊大叫,高呼要不是唐灿那几十万两来的及时,别说这一次灭掉南蛮子,能不能守住安南,都是个大问题。   李药师对此,也没有否认,甚至一脸认真的强调,大凉南北两边军,能有今天的局面,唐灿居功一半。   关于大凉的事情,唐灿也不想过多的说什么,随口打岔,又聊起了镇北军大营的事情。   东拉西扯,等到天色渐晚,唐灿便提出告辞。   李药师也没有过多挽留,只是临别之际,还是神色凝重的再次强调:“梁朝之事,某放心不下,唐御史若是想到了什么,还望与我一言!”   说罢,由着秦寿送唐灿离开。   目送唐灿远离之后,李药师端起桌上的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接着,又倒了一杯,一饮而尽。   一连三杯酒,这才放下酒杯,皱眉问道:“你怎么看。”   “难说。”   花厅旁门,本不应该出现再镇北军大营的小书袋,捧着一本天书,苦着脸从里面走了出来:“我越来越看不懂他了。”   ……   另一边。   离开镇北军大营之后,唐灿和秦寿并肩而行,远远的,已经能够看到自己的营地。   秦寿勒马停下,轻声问道:“秦寿,你见过小书袋吗?”   “见过。”秦寿点了点头,忙不迭说道:“这小王八蛋坏得很,比他爹还坏,一看他拿着书的模样,我就觉得他肚子里不定憋着什么坏水。”   唐灿一怔。   完全没有想到,秦寿对于小书袋会是一个这样的看法。   半晌,摇了摇头,苦笑道:“你在镇北军大营见到他的?”   “那倒没有。”秦寿摸了摸后脑勺,有些木讷:“我昨天来的时候,听说他就走了。”   “那你是什么时候见到他的?”   “就是那一次会神都要钱的时候啊。”   唐灿瞳孔微缩,追问道:“他跟你说过什么?”   “也没说什么啊。”   秦寿歪着头,想了半天:“哦,我想起来了。当时他跟我说,这一次要钱,有惊无险。”   有惊无险吗?   唐灿眯起了眼睛,没有再说什么,笑道:“好了,我回去了,你也回去吧,有什么事情,改天再聊。”   “好嘞。”秦寿也干脆,当即摆了摆手。   唐灿则是催马向前,不多时,两人的距离拉开。   时间不长,已经回到自己的营帐。   坐下来之后,再次思索起来。   只是刚刚想了一会儿,有人在外头说话:“唐御史,是你回来了吗?”   “嗯,说。”   “唐御史,今天让小的送的信,有信息回来了。”   这么快?   唐灿不由得一愣:“进来,我看看。”   话音刚落,一个手下走了进来,将严立本的回信,交到唐灿的手中。   拆开看了看,信上的内容,算是个好消息。   开篇内容,照旧是严立本对唐灿一阵五体投地的佩服,到末尾,才说了一句“能做”,但是打造、雕琢模具,需要一段时间。   长则十日,短则五日,必有消息。   除此之外,严立本还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高昌无铁矿,因而铁器价格高昂。   马蹄铁若想大规模推广,要么想办法从大凉买铁,要么,就得想办法找到铁矿。   看着这个内容,唐灿又是一阵苦笑。   铁啊……这玩意儿,从哪搞?   本书首发来自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