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第一百九十九章大王知道的很多 “让他死在哪,随便你,只要不让他死在这儿就行。” 李药师表情平静,仿佛只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儿:“他死在这儿,我怕坏了北边的风水。” 唐灿眯着眼睛,看着陈瑛。 “先在你这儿存着,我走的时候,带他走。” “好。” 李药师点了点头:“另外那件事情,你觉得怎么样?” 唐灿沉吟了一下:“可以。” “很好!” 李药师露出笑脸。 几个人,又说了几句闲话,随意的聊了聊,一块吃了点烤肉,等到夜半,唐灿和童奉告辞离开,一路返回马场。 路上。 唐灿和童奉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一直等到将要到达马场的时候,童奉终于忍不住开口:“唐大人。” 唐灿停下脚步,静静的看着他。 顿了顿,又沉默了一会,童奉再次开口:“大人今天带我过去,为什么?” 唐灿笑了笑:“让你看看,省的之后不适应。” 童奉有些黯然的低下头。 “也不用觉得怎么样。”唐灿笑着说道:“镇北军大营,有整个大凉撑着,这些年不知道花了多少,才建厂这样。” “高昌,假以时日,也会如此。” “不,会更好。” 唐灿笑了笑,拍了拍童奉的肩膀:“回去好好休息休息,这一次去大凉,你会看到很多。到时候,能记住多少,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是。” 童奉深吸了一口气,重重的答应一声。 待到回到马场,当即回到自己的营帐休息。 唐灿站在自己的账外,并没有着急进去。 营帐中,有人。 这一点,从马粪仔聂顾在他账外丢下的马粪就能看出来。 唐灿看了看,远处,隐隐约约能看到马粪仔的身影。 也就是说,账内没有危险。 唐灿略一迟疑,挑开帘子。 账内,拓跋似乎是等待了许久,此时有些慵懒的靠在床边,闭着眼睛,看起来很恬静。 表情柔和,如邻家少女。 “大王。” 唐灿轻轻招呼一声,拓跋应声而醒。 也没有什么惊讶,只是有些慵懒的伸了一个懒腰,继而笑道:“孤等了你一个多时辰,你还知道回来。” 唐灿:…… “大王有什么事。” 拓跋丝毫没有觉得自己的言语和姿势有些暧昧,只是白了唐灿一眼,拍了拍床边:“过来,坐下来孤跟你说。” “不必。” “那就算了。” 拓跋微微仰头,有些傲娇的嘟了一下嘴唇,旋即正经了起来:“你此去大凉,孤还有几件事情要你帮忙。” 唐灿在一旁,拉过凳子,坐下来,一脸认真。 “第一,把徐霸的尸体带回来。” “第二,从大凉买铁。” “第三,高昌在大凉……一直都有安排。但是神都惊变之后,那些人暂时联系不上,所以孤希望你能想办法和那些人取得联系。然后……把他们交给童奉,让他留在大凉。” 三件事,可以说没有一个轻松的。 若是拓跋早点和他说,他还能早做准备。 可是眼看着就要出发,拓跋这时候才告诉他。 当然,买铁的事情,就算拓跋不说,他也要做。 可是另外两件…… 没有一个容易的。 “为什么要徐霸?” 沉默了片刻,唐灿再次开口。 “父亲的忌日要到了。”拓跋轻声说道:“李药师杀不死,总要有个替死的。” 唐灿挑了挑眉。 拓跋嫣然一笑,似乎在说一个外人的事情一样:“其实,从我出使大凉,没几天,父亲就离世了。” “那时候,童明德一直秘而不发,一人之力,稳住了高昌局势,硬是没有让隆庆知道。” 唐灿的眉头皱成了川字型。 一个盘亘在他心中许久的疑惑,这时候终于忍不住,说了出来:“高昌,有没有人能够遮蔽天机?是不是童明德?” “有,不是。” 拓跋只是怔了一下,轻叹了一口气:“那个人,我不知道是谁,童明德也不知道是谁。” “我只知道,父亲离世的时候,他来了高昌。” “我回到高昌之后,他就走了。” “然后,留下了一句谶语。” “入冬见灿阳。” 拓跋的眼睛,一眨不眨的落在唐灿的身上,轻声说道:“孤,就是在冬天见到你的。你来了高昌,高昌很温暖……” 神神叨叨…… 唐灿有些想翻白眼。 沉吟了一下:“你找过那个人没有?或者说,他最近找过你没有?” 唐灿的眼睛,也是一眨不眨的盯着拓跋。 这也是突发奇想。 他很好奇,这一次逼着他去大凉,是不是那个神神叨叨的神秘人物的手段。 还是说…… 出现在高昌的神秘人,和小书袋,根本就是同一个人? 小书袋的手段,他不是没有见识过。 如果世界上有人可以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他相信,除了小书袋,不会是别人。 而且…… 时至今日,他见识到的唯一神神叨叨的人物,就是小书袋。 他不说话,拓跋也不说话,两个人,大眼瞪小眼。 好半晌,唐灿才收回实现,皱眉说道:“还有什么事。” “别的就没什么了。” 拓跋耸了耸肩:“剩下的,就是看看你这一次去大凉,有什么需要孤帮你做的。” 唐灿转身,从一旁的书案上拿起几张纸:“需要做的,都在这上面。” “本来想着明天走的时候交给童明德,但是既然你来了,那就给你也是一样。” “另外,严立本那边,多关照关照,我不希望他有什么问题。” “他的重要性,我想你也清楚。” 拓跋微微一笑:“孤自然明白,严立本他们在王都,不会有人欺负他们。” “那就好。” “对了。” 拓跋像是想起来什么事情一样,轻声说道:“你几个月没有回去了,大凉官场,有些了一些变化。” “如今大凉,除了方孝孺、高元一之外,还冒除了几个人,都是被女帝一手提拔起来的。” “至于那位元姐姐是想用这些新人压旧人,还是其他的缘故,孤就不清楚了。” “具体的人员,孤也不太清楚。” “只知道一件事情,之前和你关系不错的那位淮南刺史赵永康,似乎回朝了。” 赵永康? 唐灿不由得一怔,眯起了眼睛:“大王知道的很多。” 本书首发来自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