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光复登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托这时候也没干站在一旁,而是也朝明军杀了过来。   在勒科扑向正面一明军时,他则挥着大刀砍向了勒科右侧的明军。   但这右侧的明军也端着米尼枪刺刀朝这和托扑了来。   这明军米尼枪上的刺刀顿时与勒科手里的大刀撞击在了一起。   铿!   和托的大刀当场被砍出一缺口。   和托被这刺刀的硬度所惊讶到。   而紧接着,这明军就果断将刺刀刺入了和托的胸膛。   和托猛然大惊,然后不甘地看着自己胸口冒着鲜血,四棱形的伤口让血小板感到无力,无法止血,所以,鲜血疯狂地往外冒。   和托不得不干看着自己身子急速软去。   一寸长一寸强。   一秒记住https://m.vipkanshu.com   明军的米尼枪加刺刀的长度已经等同于长矛,和托的大刀在与之拼杀时本就不占劣势。   何况,明军现在已经训练了刺杀技能,讲究的就是突刺。   所以,登州城的建奴最高守将就这么倒毙在一个普通明军的手上。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明军涌入登州城。   水城方向的明军水师陆战兵也攻入了城内,并在登州总兵衙门与明军步兵会师。   汉八旗副将褚良彝则当场战死。   而参领高光辉也被明军给乱枪打死。   只一些被逼入绝境的清兵则被活捉。   这些清兵自然早已丧胆,惶惶如丧家之犬一般被明军押到了一处。   至此。   登州城被明军收复。   而叶彪也满含热泪地进入了登州城,曾是大明登州总兵之子的他摸着登州总兵衙门的梁柱久久不语,只笑着。   登州城内的士民也大都饱含热泪。   甚至有的人不禁呜咽哭了起来。   从建奴颁布剃发易服令到现在,一年多了,总算是又见到了汉家衣裳!   明军和在场还留着鼠尾的百姓们互相看着。   相顾无言。   “我们回来了!”   叶彪一声吼。   明军中的山东男儿也皆大吼起来:“我们回来了!”   “我们回来了!”   “我们回来了!”   ……   有人不自觉地因此破涕而笑。   有人忍不住嘴角微扬,梨涡浅露。   乌云散去,阴翳齐散。   冬日阳光普照之下。   泪热而心暖。   皆不禁抬头一看。   城头飘扬的终于又是大明旗!   唯独躲在角落里的八旗俘虏在瑟瑟发抖,他们虽是汉人,却依旧像是被抛弃的一样,依旧像无家可归的人一样。   登州城重回汉家,重回大明,他们不知道该惧怕还是该跟着一起高兴。   他们现在唯剩的只有麻木和更多的恐惧。   次日清晨。   天还未大亮。   明军还未发布任何剪辫易服的命令。   各家门前和水沟里就丢满了剪断的辫子和脱下的异族服装。   崇祯帝朱由检离开京城到现在还不到四年。   所以,北方的汉人们还没有忘记汉人的发饰与服装。   而汉民族的特色也还没来得及被人遗忘。   冬日的暖阳里,被视为剪断就同造反一样严重罪刑的金钱鼠尾般的辫子被孩童像毽子一样踢着。   或者在臭水沟里被淘气的孩子用尿淋着。   而大人们是高兴的,没有因此觉得孩子淘气,要打骂孩子。   孩子们自己也是高兴的,笑声盈满了整个十月小阳春的天。   南望王师又一年,而王师终于到来。   老夫子终于开始敢在私塾里教岳飞的满江红。   说书人也总算敢在茶楼里把那惊堂木一拍,大声说“胡虏”二字。   遭受异族统治一年的登州城汉人是贫困的,被满人剥削的他们承担了更加沉重的苛捐杂税,但饶是如此,他们依旧拿出了不多的粮食和酒涌到了明军在城外的临时营地。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这是华夏百姓数千年来对自己所拥戴的军队最喜欢的慰问方式。   在此刻又再次得以体现起来。   哪怕是曾经的明军也没有给他们留下什么好印象,有的甚至也没比清兵军纪好多少。   但那满头青发与熟悉的汉家音就足够让他们相信这是自家的儿郎,这是自家的军队。   何况。   现在的明军的确表现得很好。   在这滴水成冰的寒冬时节,没有因为老百姓现在还没有接受银元而强占民房,而是冒着寒冷天在城外扎营。   “军爷,您们这次还走吗?”   这是登州城士民对明军官兵问的最多的一句。   “不走了!这次不再走了,皇上已经给登州城安排了知府官,以后我大明的龙旗插到哪里,哪里就是我汉家土地,也绝不容许再丢失!”   叶彪饱含热泪地说着。   登州城的大多士民们听后皆是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不过,满清登州知府杨奇烈等一些官员和族中有人还在满清做官的士绅们则十分憎恨明军的到来,也因此感到惶恐不安。   当然,一些士绅倒是知道顺势而为,果断率全族剪断了辫子。   而杨奇烈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现在的处境。   他没想到明军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下守备森严的登州城。   要知道登州城城高墙厚,更是山东诸城池中少有的配有满洲兵的要塞。   可如今居然不到一个时辰,城就破了,从甲剌额真和托到参领高光辉皆被击杀。   杨奇烈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   看着灯下自己的这根辫子,他愁眉不展。   杨奇烈又看了看梁上的绳索,他终究也没法鼓起勇气为大清殉节。   杨奇烈看了看窗外。   百姓们早已兴高采烈地放鞭炮,自动把自己的角色从大清顺民变成了大明顺民。   但作为官员,作为士大夫的自己,杨奇烈却发现自己终究不能像百姓们一样顺畅的转为大明官员。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欲戴官帽,也必须承其重量。   杨奇烈出卖了士大夫的名节,选择了做异族的官员,也享受到了异族赋予的特权,而在想要脱身时自然也就没那么容易。   毕竟他身上已经相当于烙铁烙上了为满清卖过命的烙印。   当然。   杨奇烈也在幻想会不会因为大明还缺官所以依旧会让自己当知府。   所以,他拿起了剪刀考虑着要不要剪断自己脑后的这根辫子。   但杨奇烈也在幻想大清会不会卷土重来,自己现在剪辫子是不是太早了点。   不过,杨奇烈一想到即便大清卷土重来,自己也会得到个守城不力的罪名,到时候还是个死。   所以,杨奇烈感到绝望起来,他绝望地看向了梁上的绳子。   难道真的要自缢?   真的要为大清殉节?   一想到这些,杨奇烈突然一捏拳,在心里恨恨道:“朱由检!你为何要北伐!为何害得我现在处于如此境地!让天下归于大清多好,那样我就只管捞够银子然后转升他处继续为官发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