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横海北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州城内,边军大营中。   坐在主位上的袁谭缓缓起身,端着桌上的杯子走到副位上的曹昂面前,微笑着说道:   “子修贤弟啊,之前一切都是误会,愚兄一时没想通,倒是连累贤弟你带着军队来来回回的跑了。”   “这里是军营,没有酒,所以愚兄便以茶代酒,向贤弟请罪了。”   说着,袁谭微微躬身,就要对着曹昂作揖。   曹昂见状,赶忙起身扶着他,笑道:   “显思兄长如此见外,岂不是跟我客气了?”   “其实这也怪不得兄长,毕竟我带着大军来的仓促,兄长一心牵挂青州,有此想法也是在所难免。”   袁谭哈哈大笑:   “贤弟理解愚兄就好。”   “关于借道青州之事,具体计划我也是才听郭图说的,不得不说吓了我一大跳,贤弟的脑洞的确很大。”   “不过……无论是我们青州还是你们曹家的军队,咱们士兵大多数都是北方兵,如何能习惯海上风波?贤弟此举实在是太过冒险了啊,换成愚兄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但贤弟之能胜愚兄十倍,你若是想做,愚兄必当全力支持。”   全力支持?   废话,又不是你动手操心的,光拿嘴说支持谁不会……   虽然心里这样腹诽着,但曹昂表面依旧笑着说道:   “只要显思兄长能理解我,也就不枉废我这一番苦心了。”   袁谭大笑着走到地图前,看着那划分明确的区域,笑眯眯的说道:   “嗯……从渤海渡海北上,就是换成我是袁熙,也想不到竟还能有此法。”   曹昂摇了摇头,笑道:   “显思兄长当然想得到,甚至袁熙也想得到。”   “只不过是因为此法成功概率太低,低到容易让人忘了还有这么一条路罢了。”   袁谭点了点头:   “说的也是。”   “那贤弟打算何时动身?”   曹昂望向天外,开口道:   “事不宜迟,就现在吧。”   “战机稍纵即逝,如果不是怕兄长误会,我也断不会在此地耽搁。”   袁谭大喝道:   “好。”   “贤弟既然对战场如此急切,那愚兄便在这青州等候着你的好消息了,预祝你马到功成。”   “此去青州一路,若是索要粮草,尽管开口,为兄这一路都会吩咐下去的。”   曹昂抱拳笑道:   “那就借兄长关照了。”   袁谭搂着曹昂的肩膀,哈哈大笑道:   “小事而已,只要贤弟事后攻下幽州后,不忘愚兄今日帮忙的情谊就是了。”   曹昂笑了笑:   “邺城一诺,犹在心间。”   袁谭伸手点了点曹昂,笑着说道:   “走吧,我亲自送你们。”   说着,袁谭与曹昂一同离开了大营中。   看着已然重新肃整的虎豹骑,曹昂也不再多做停留,翻身上了绝影后,便径直策马而出。   一时间,大地震动,数万骑同出在身后。   看着渐渐远去的尘埃,袁谭眯起了眼睛,头也不回的对着身边郭图,说道:   “你觉得,那曹昂会是真心帮我们打幽州的吗?”   郭图思量片刻后,如是说道:   “不管是不是,反正从今日起,您在对冀州一事上,便占据了主动权了。”   “主动权?”   袁谭冷笑一声,转身离去,只留下一道淡淡的话音:   “传令下去,大军行动取消,陈兵边境,随时待命。”   “诺。”   郭图对着袁谭缓缓作揖。   就在二人各自打着自己心中那点小算盘之时,奔袭的曹家大军中,同样有对话声响起。   最前方的吕玲绮转过头来看着曹昂:   “那家伙跟你说什么了?竟然拉着你聊了这么长时间?”   曹昂笑了笑:   “没什么,就是说此去青州一路上,粮草都会由他们供给。”   吕玲绮狐疑道:   “他会有这么好心?你答应他什么条件了?”   曹昂咧嘴一笑:   “幽州刺史而已。”   闻言,吕玲绮黛眉微蹙:   “可我记得幽州刺史一职你不是已经许给了焦触、张南二人之一了吗?”   曹昂笑着摇了摇头:   “幽州刺史也分两种嘛。”   吕玲绮更加疑惑了。   另一侧的司马懿适时接口,微笑道:   “世子的意思是,虽然同为幽州之主,但有我们的驻军在,却可以一方领实权,一方承虚职。”   吕玲绮瞥了曹昂一眼,淡淡的说道:   “还真是无奸不商。”   曹昂哈哈大笑,策马而出。   建安七年末,曾有大魏世子率军渡海北上,奇袭幽州。   虽一路波折,但却开辟了整个北方战场的先河,让天下都为之侧目。   ……   同一时间,许都。   昔日煌煌的荀府,如今却落得个门庭冷落的局面。   荀府之内,更是冷冷清清,昔日的仆人丫鬟也尽数被遣散,唯有坐在大堂中那名裹着被褥的老人不断的咳嗽着。   任谁都不会相信,那个昔日素有洁癖的“荀令君”,也会有今时今日之狼狈模样。   荀彧缓缓的站起身来,想要点燃一旁火盆上的黑炭。   但不断咳嗽的身体却让他手抖了好几次,始终未曾点燃蜡烛。   这时,门外一道与荀彧比较起来还算年轻的身影大步的走了进来,看着点蜡烛的荀彧,赶忙接过他手中的火石,急忙道:   “叔叔啊,您先去歇着吧,小心些身子。”   荀彧笑呵呵的摆了摆手,也不坚持,将火石递给了他后,转身就重新坐了回去,开口道:   “公达啊,我以为你已经走了。”   荀攸看着自己这个倔强的叔叔,轻叹一声:   “我说叔叔,您这又是何苦呢?”   “汉室气数已尽,这是不可避免之事,您说您一时没想通也就罢了,怎么临了还没想通呢?”   “魏公临走前还亲自登门邀请你同去邺城,可都被您给拒绝了,您到底在坚持些什么呢?”   荀彧笑呵呵的说道:   “人老了,总归有些念头罢了。”   “我知道你是因为我的缘故,才主动请求他留在这里的,可今日之后,你便也走吧,去邺城。”   “咱们荀家以后有你撑着……叔叔放心。”   “叔叔!”   见荀彧如此执拗,荀攸忍不住说道:   “您与魏公同行已有十数年,魏公一直将您当作他的左膀右臂,眼看这主臣缘分就要成为一段佳话,您又何苦如此啊?”   荀彧不曾开口,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   许久,荀攸见劝不动荀彧,也只能低叹一声,起身向府外走去。   目送着荀攸的背影,荀彧视线转动在那炭火之上,隐约散发的热气似乎在映照着老人的迟暮。   “坚持着什么?”   荀彧自嘲的笑了笑,呢喃道:   “是啊,我这一生,到底都在坚持些什么呢?”   “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嘛……”   “明公,这个乱世有你,文若很开心。”   “曹公,这个天下有你,荀彧不开心。”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