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入驻阳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4年1月,黄巾军起义,比历史上早了整整一个月。   卢植在北线作战,暂时阻止了冀州张角,张梁,张宝三人的发展。   波才、彭脱控制的豫州陈国、颖川一带黄巾军一时势大,主战场由冀州转移至豫州、颖川。   皇甫嵩与朱儁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及刚募来的精兵勇士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   ……   “波才大军将至,吾等该如何是好?”   阳夏县令急得焦头烂额,在府内来回踱步。   他才刚刚当上这县令没几天,日子过得正滋润,好端端的怎么黄巾就反了?   昨天刚刚收到消息,   波才和彭脱已经打下了往南的许县,前锋部队直逼阳夏而来,他这哪里守得住?   “县令大人,虎贲校尉到了!”   主簿跑了进来,忙道。   ……   苏秦带着高顺、谢虎、谢明蕴领了2000名精兵赶至阳夏,领地内还留了1000人。   虽然领地周围的黄巾军基本上都被他绞干净了,又有张良镇守,应当无碍,但是黑马寨、谢家村还得重新建设,必须得有人看护。   行了几个时辰,来到阳夏城外。   看着城门上稀松的士兵,简陋的防护,苏秦直摇头。   就这,   拿头守城哦。   要不是知道波才马上会被皇甫嵩讨伐颖川的大军牵制,苏秦绝对扭头就跑了。   现在的阳夏是个小城,黄巾之乱时有没有被攻破也没有记载。   不过,看现在这个模样,如果他不来的话,能守住才有鬼。   “虎贲校尉苏秦,闻听黄巾军作乱,特来驰援阳夏,速开城门!”   苏秦手持身份官印对守城将领喝道。   “阁下便是声名赫赫的苏校尉,失礼失礼,开城门!”   一名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急忙让人打开城门,将苏秦迎了进去。   苏秦有些意外,什么时候自己就赫赫有名了?   说实话,虽然他早有来阳夏城干点事的打算,不过还真没想到这阳夏县令居然会主动向他这个玩家求援。   难道是声望值?   苏秦这才想起来,自己两次第一个升级领地加上封官所得,确实差不多有一万点声望值了。   “这阳夏城可真破烂哦。”   谢虎比较直,只看了一眼街道木楼,便嫌弃道。   和洛阳对比,二者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一旁的县令、主簿有点尴尬。   “吾为阳夏县令赵平,这位是我的主簿李旭,多谢虎贲校尉大人出手相助,吾二人感激不尽。”   那大腹便便的县令指着旁边一个小胡子道。   “二位大人,幸会幸会。”   “只是,能否让我的人入城说话?”   苏秦先是一拱手,随即却是指了指后方被拦住的士兵,轻笑道。   被允许入城的只有苏秦、高顺等四人,其余人均被拦在了城门外。   显然是怕苏秦趁机夺城。   “我不远万里驰援阳夏,大人莫非却要将我的兵卒拒之门外?”   “若当如此,这阳夏,不待也罢。”   苏秦朝谢明蕴等人招了招手,转身就要走。   那县令顿时急了,主簿连忙道:   “自然不是,我等只是怕大人所带军队过多,引起骚乱,能分批次入城最好。”   “另外,阳夏军营中恐怕也容不下这么多人,这两日内的住宿问题恐怕还得校尉大人自己解决。”   呵呵,   苏秦笑了。   又怕自己夺权,又不提供住宿,还要他帮着守城。   真就免费打工呗。   这两个阳夏县官的性格,他几乎马上就摸透了,胆小贪婪,恐怕还敛了不少财。   阳夏城的民居破破烂烂,可城主府却是豪华大气。   东汉的败亡可多亏了这些人的努力。   “可以。”   苏秦与谢明蕴对视一眼,随后点点头。   那县令也是一愣,本以为苏秦会讨价还价宰他一笔的,怎么就这样答应了?   “我看那一片难民区就不错,地儿也够大,我的士兵不怕脏,足够住下了。”   “伙食费我自己负责,我只有一点要求。”   “什么要求,校尉大人尽管说,下官能办到的尽量办到。”那县令大喜。   “我的人比较闲散,喜欢四下走动,你的人尽量避着点,若是这一点都不答应,我扭头就走,黄巾军肆虐的可不只有你阳夏一个城。”   苏秦缓缓道。   “成!”   “这一点自然没有问题,只要不靠近中心的城主府,校尉大人的人马可在阳夏城畅通无阻。”   那县令见苏秦就这点要求,当即点头答应。   “来犯阳夏的黄巾军人数如何?”   苏秦接着问道。   一谈到这个,那县令的脸色顿时变了。   县令比了一根手指,“一万人!”   “仅仅是前锋部队便有一万人,暂时未知后续人数!”   “一万的前锋!”   苏秦也微微一惊,不过一想到这是扩大化了的三国,倒也不奇怪了。   “你们有多少人?”   县令苦笑,“不包括校尉大人您的,拢共4000余人!”   苏秦眉头微簇。   难怪这家伙要求援,以这阳夏城守卫的松散程度,绝对连第一波前锋都抗不住。   6000vs10000,   借助地利,吃下第一波应该没问题,只是后续不知道有多少人。   万一真是波才领军过来,那他到时候只怕也得弃城而逃。   “还有多久能到”   “大概三日。”   三天么,   差不多足够了。   ……   有了苏秦在,县令安心了不少,这一两天,小日子又过得快活起来。   守城么,自然是将军要做的事,他这个县官不就是享清福的么?   “县令大人,不好啦不好啦!!”   那主簿忽然跑进了城主府。   “什么,难道是黄巾军来了!”   县令大惊失色。   “不是,是那些贱民造反了!”   县令被主簿拉出去只看了一眼,就被一颗鸡蛋“啪叽”一下扔在脑门上。   “无良贪官,滚出阳夏!”   “我们要苏大人做主!”   “对!万人血书,改换县官!”   ……   大批的难民平民围聚,群情激愤。   “发生什么了,这些贱民怎敢如此放肆,我们的人呢?怎么没人管!”   县令抹了抹头上的黄蛋心怒道。   “是那个校尉,这两天里,他的人频繁在城内走动,收拢人心,也不知使了何种手段,就连我们的人也有大半开始不服从管束!”   主簿急道。   “是谁准许他们四处走动的!”   “不…不是您么。”   主簿小声道。   那县令顿时脸色一红,“难怪那厮竟不与本官提好处,竟想要将我架空,不费一兵一卒夺取阳夏,好一个如意算盘!”   “我且书信一封,你即刻送往陈国,禀报刘宠刘大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