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67章功名半纸,风雪千山(一)   转天。   太初元年,十一月十三。   对后世的大宁来讲,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今天都是一个无比特殊的日子。   今晚将要发生的事不仅将直接改变大奉、大宁、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格局,更会永远的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世之人学习历史时将绝无可能避开这一天,纵横家们也会针对今夜所发生的一切反复琢磨推演,企图为参与其中的每个人的行为动机找到那个最合理的解释。   这里面最有名的当属一个叫谭同的谋士所著的《连横策》,书中长篇累牍的还原了“凌波亭谈和”的全过程,并且用了大量篇幅分析了包括魏长天在内所有人的战略决策及临场应变。   凭借着这本《连衡策》,谭同曾一路做到了内阁大学士,进而带动谭家在百年之后成为了继魏家之后的另一大世族。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后话。   最起码在此时此刻,只有寥寥几人知道几个时辰后会发生什么。   不。   应该说这些人只是对今夜之事有一个大概的预测。   而在子时到来之前,他们其实也并未料想到事态竟会发展成那般地步。   只能说.一切好似都是在情理之中,却都又在意料之外。   未时,距离子时还有四个时辰。   晌午过后魏长天便没有外出,而是一直待在主帐中与楚先平相互传信。   差不多申时初的时候,他把魏兆海、余启、以及杜常喊了进来,四人继续又开了半个多时辰的“闭门会议”。   这场会议说了些什么外人不得而知。   反正当他们走出主帐时,每个人的表情都异常严肃。   “公子,你准备何时出发?”   待其他人走远之后,杨柳诗慢慢走过来小声问道:“可需要奴家做些什么?”   “还早,不着急。”   扭头看了眼才将将开始西沉的日头,魏长天随口回答:“你什么也不必做,就跟张三待在军营之中便好。”   “其它事杜常会处理的。”   “.”   嘴巴微微张开,杨柳诗似乎想说什么,但最后却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是,奴家听公子的。”   “嗯,放心吧,不会出啥事的。”   魏长天宽慰一句,停顿片刻后又突然笑道:“估计咱们很快就能回去了。”   “回去.”   杨柳诗一愣,瞬间便明白了魏长天的意思。   看来后者是想在今晚就将一切做个了结。   “公子,奴家等你回来。”   “好。”   魏长天点点头,转身便欲回帐。   不过他走出两步远后却又转回头来,看着杨柳诗认真说道:   “柳诗,我答应娶你这事已经过去好久了吧。”   “是啊。”   杨柳诗一愣,旋即掩嘴笑道:“已经一年多了呢。”   “是么?”   魏长天摸了摸鼻子,表情有点尴尬:“是我的错,等咱们回去就先把这事儿给办了。”   “咯咯咯,公子好像每做完一件大事之后都要新娶一房呢。”   “呃,有么?”   “有呀,柳家被灭后公子便娶了徐妹妹,蜀州之战打完后又娶了梁妹妹。”   “你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所以公子这次也是要做什么大事么?”   “.”   “自然。”   酉时初,黄昏。   怀陵城府衙。   “皇上,您吩咐的事老奴都已办妥了。”   静室之中,李怀忠侍立在面无表情的宁永年身边,气氛压抑且紧绷。   不过宁永年的语气倒是颇为平静。   “邬定的尸首现在何处?”   “回皇上,邬将军的棺木暂存在军中,由一队亲兵日夜看守。”   “嗯,邬定为我大宁征战一生,不应葬在此处,理当魂归故里。”   宁永年抖了抖衣袖:“等回去了,朕要为他修一座前无古人的将军冢,以慰其在天之灵。”   “.”   魂归故里。   李怀忠低了低头,再明白不过这话中之意。   他一时间不知该说点什么,便只是应和了一句“皇上仁善”。   而宁永年却仿佛没有听到这句马屁一样,一直默默看着窗外的夕阳,直到很久之后才突然问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老李,朕自认从未走错过一步,但如今竟沦落到这般地步。”   “你说这是为什么?”   “.”   听到这个问题,李怀忠的双眼不由得微微瞪大。   他自然不敢正面回答,因此憋了好半晌才试探性的小声说道:   “皇上,正如邬将军此前说的,眼下一切尚犹未可.”   “不必说这些宽慰的话。”   宁永年扭过头来,眼神中竟然真的有一丝茫然:“老李,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朕或许正是由于身处局中才看不真切,你只管实话实说便是了。”   “这”   李怀忠抬头看向宁永年。   他看着后者脸上那从未有过的悲凉之情,终于咬咬牙不再虚与委蛇,而是严肃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皇上,或许是您太急了。”   “有意引动柳魏之争,杀许士兴逼许家谋反,国内局势未稳便反攻大奉”   “可要知道柳魏许三家皆底蕴深厚,大奉更是一堂堂大国,皇上您又如何能同时应付的来?”   “老奴不知您为何如此急切,只知您此前并不会如此行事。”   “这其中原因您自己应当是知道的。”   “.”   严格来说,这还是李怀忠第一次这么跟宁永年说话。   而后者听完后则是陷入了沉思,脸上的迷茫也渐渐被苦涩所代替。   其实李怀忠说的没错。   虽然从结果来看许家和柳家确实被灭了,大奉也确实输掉了国战,自己的每一步棋都好似有惊无险的达成了目标。   但细细想来,这其中每一步却也都或多或少的留下了隐患。   如若自己的胃口小一点,徐徐图之,可能现在的局面便会完全不一样了吧   回想起去年除夕夜那条自天门而降的气运黄龙,宁永年突然苦笑着摇了摇头。   本以为是天大的机缘,可如今看来却并非如此。   德不配位么?   宁永年无论如何也不想承认这一点,不过心中却仍止不住的想。   而这番自我怀疑又在新月东升时戛然而止。   “知错能改”是一个公认的优秀品质,也同样适用于帝王。   不过自古帝王可知错改错,但却绝不能认错。   更何况事到如今,不管对错与否,宁永年能做的也只有不顾一切的继续向前走了。   “老李,什么时候了?”   “回皇上,已是戌时了。”   “戌时,还有两个时辰”   宁永年似是轻轻叹了口气。   “传令下去,封城门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