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开关一按,便是半个盛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41章开关一按,便是半个盛汉   如果从远处邙山山顶俯瞰整个洛阳城,就会看到一个无比状况的景象。   城北是洛阳皇宫的存在,北宫因为董卓之乱焚烧过后,一直没有修补,所以大量的宫室坍塌,被推平成为一个巨大的广场。   零星几座还保存完好的宫殿孤零零地留在北宫,现在的用途是被改造成了军营房舍,供给宫门宿卫居住。   在广场上建设了大量的体育场,有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以及羽毛球场。   橡胶在大汉已经扎根了十余年,从原来的仅供于蒸汽机,到现在发现出了巨大作用,足球篮球排球,都用橡胶作为内胆,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娱乐。   而在北宫门外,鳞次栉比建起了无数房屋,多是砖瓦水泥结构。白墙高院,朱门灰瓦,水榭庭院,楼阁亭台,连绵出数里之外。   自从蒸汽搅拌机出现,国营的水泥厂也慢慢兴建了起来,其中洛阳就有两个水泥厂,慢慢在铺设新的道路。   由于住在北宫外的多是投降的诸侯及家眷,因此修建的房屋稍微豪华一些。多是延续了以前的庄园结构,里面是围墙庭院,外面还有大量田园和村庄,小桥流水颇有些江南韵味。   如果说北宫外的建筑还算正常,那么东西二市以及最近几年兴起的南市,就是另外一番风景。   视野穿过南宫无数高耸的亭台宫殿,目光投向如今无比繁华热闹的东市,原来东市由粟市和马市组成,靠近洛阳东城一些的地方则为商市。   但董卓之乱后,整个东市毁于一旦。重建工作长达二十多年,从刘虞当皇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为洛阳东西二市的重建做准备。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因为不需要拆迁工作,所以按照洛阳城市管理规划的方案,在东市靠近东城的外围再次兴建起商市,连绵七八里,排列整齐地坊市构造。   街道与街道之间是隔开的,形成一条条商业街,不同的商业街前后有两扇巨大的坊市门,甚至还有砖墙做的城门结构,慢慢让城池往外延伸。   二十多年下来,东市已经建造出了六十六个坊市,混杂着居住、商业、手工制造、工坊等多个用处,沿街商铺达到了五万多家,流动摊位也设置了固定的摆摊地,每日人流量数十万。   靠近洛阳东三门上东门、中东门以及耗门,现在被规划出了四十多个坊市和街道,东城门外的百姓和商业也基本集中在这一带,居住人口达到了四十余万。   而更远的地方,原来的粟市如今已经是居民街,主要是以百姓居住和工坊制造业为主。   反倒是粟市消失了。   因为原来大汉是把粮食作为战略物资,集中在一块买卖,以此来控制粮食的价格。   但如今的粮价每天跌落得厉害,国家根本不需要强行控制。   因此现在的商业街道已经取代了粟市的功能,街道内部有大量的粮油米铺,每个坊市都有类似于这种生活小超市的地方,不再进行集中管理。   粟市消失,马市则是转移到了洛阳城东南方向的鸿池东南角,这里地处于洛水与阳渠的夹角,且是洛阳居民用水的下游。   马匹养殖要大量的草料和水源,这一块本来就是郊区,虽然此地的野草不足以供养马匹,但水源还不错。   所以在如今马匹依旧需要成为主要陆地运输工具和代步工具的情况下,它依旧有存在的必要。   原来的仓库还是在鸿池北面,当初陈暮就是在这里帮助张让找到了侯栩的踪迹。   董卓之乱后东市仓库毁于一旦,如今也是重新建立起来,规模比之前还要大,成为了整个洛阳东市所有粮食、商品、货运的中转仓,由国企经营,不再设置太仓令管理。   东市规模比以前还要盛大,西市自然也不遑多让。坊市有五十七个,商业上更多的还是手工制造业为主,各类银器、金器以及丝绸布匹纺织。   而且西市多为胡人居住地,丝绸之路这些年因为战乱而凋敝,但正因为战乱而导致不少西域胡人往东迁居长安或洛阳。   他们顺着黄河坐船南下之后,在平津渡口转道洛阳城,第一站基本就是西城,所以多在西城居住。   胡人在这里开设西域风情的歌舞酒楼、饭店、商铺、金银器铺甚至是妓院。   大汉目前的政策是禁止妓院。   因为东汉时期的战乱不像一战二战那样,男人都出去打仗,把女人留在家里,然后造成欧洲二战结束后男女比例巨大失衡的局面。   冷兵器时代,真正死于战争的并不多,造成汉末大规模死亡的罪魁祸首只有两样——瘟疫和饥荒。   这两样灾难不分男女,特别是老弱妇孺,更容易死在这样的灾难当中。   所以数次人口普查显示,如今大汉的男女比例仅仅是女性比男性稍微多一点点,大概多了个一百多万的样子,二者会更趋向于一个平衡的态势。   若不是长年累月打仗再加上瘟疫和饥荒也会波及到男性,让男性减员程度多于女性,就很有可能会出现男多女少的局面。   像后来曹操就完全没有用正常的生育政策来鼓励人口,而是采取生人妇政策,就是因为女性人口比例并不是比男性多,甚至更少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除此之外,北方纺织业如火如荼,青州和幽州地区的纺织工厂里全是女工,女性需要结婚生子发展人口,同时还需要进厂为工业发展做贡献。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的政策自然不能开设妓院。   甚至这些年禁止纳妾以及一夫一妻的政策呼声很高,就是为了推动人口迅速恢复的发展。   但国内不允许开设妓院,不代表外国人不行。   朝廷对于外国人的监管和法律目前还没有完善,除了犯法是与本国国民同罪以外,一些灰色产业目前并没有纳入打击范围。   关于这部分法律要求还在讨论阶段,因此才被人钻了空子,有不少东瀛岛国和西域胡商就开设了妓馆。   不过这些东西以后也会慢慢发展健全,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   如今东西二市繁华远胜桓帝康帝时期,南市现在也兴建了三十多个坊市,整个洛阳城坊市达到了惊人一百五十多个,远超唐朝时期长安一百一十多个坊市。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运河出现,导致洛阳流动人口迅速增加,在大汉公元3世纪,这座帝都人口已经超过了二百万,飞速繁荣发展。   临近年关,整座城池都热闹非凡,各坊市间张灯结彩,有舞乐队沿街游行,各商铺打出促销折扣,人潮无比拥挤。   从一大早,住在北城荣安坊的郭嘉就出了门。   因为是曹操旧部,为了避嫌,曹操住在北城西北角,他们这些旧部就住在东北角,与曹府隔了十几条街。   去年曹操的女儿曹节嫁给了刘备的长子刘封,曹氏因此而摆脱了投降诸侯的帽子,曹操本人也被刘备任命为河南尹,重新入仕,因而他们这些曹氏旧部,也逐渐能出来活动活动。   虽然曾经是敌人,但陈暮还是很欣赏郭嘉戏志才他们,这些年他居住在洛阳的时候,也时常会叫这些人出来聚个会,算是为他们出仕造造势,准备一下时机。   这两年随着夏侯氏嫁给张飞,曹节嫁给刘封,袁氏嫁给关平,刘曹袁也算是联姻在一起,他们的旧部出仕的时机自然也愈发成熟起来。   本来前些年郭嘉生了场大病,差点病死。   幸运的是华佗没有被曹操拷问致死,这些年一直待在青州研究医术,从医学院他门下出来的弟子无数,大汉成立卫生部,他的弟子吴普担任部长,医术高明,因而救了郭嘉一命。   为调养身体这几年郭嘉很少出府走动,今日也是即将年关,受天子邀请,满朝诸侯、百官、勋贵前往皇宫饮宴。   今日之宴乃是极乐宴,全洛阳百姓为之轰动,街道上肩摩毂击,人流似海。每个坊市上方都挂着彩带,各商铺上方的灯笼连绵数十里,没有宵禁,今日的欢乐将通宵达旦。   郭嘉不能从北宫进城,所以必须从东门进入到皇宫里面,他绕到了东门外,马车却几乎完全停滞,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造成了大堵车。   不得已他只能下马步行,身边跟了几个随从,到东城最外围的长乐坊外,就已经是人山人海。   “烟花爆竹,烟花爆竹。”   “云吞勒,云吞勒,还有新鲜的月牙云吞。”   “西域的香料,客观,来一两吧。”   “胭脂水粉,胭脂水粉。”   各商铺和摊位的叫卖声不断,吸引着百姓前去购买。   坊间内有全国各地来的百姓穿梭。   他们的模样和衣着都有不错的辨识度,比如外地的商人多牵引马匹车辆,穿耐脏的布衣。   本地商人则多绫罗绸缎,因为不需要去更远的地方经商。   外来工人则多是年轻力壮,从事运河行业的年轻人,在洛阳寻着力气活干,为北面连接洛阳和颖水的河南漕渠工作。   本地的女性多扎了流行的发鬓,发鬓上戴着各种各样的朱钗、玉簪、宝钗、银钿、金篦等头饰。   随着纺织业在北方悄然兴起,新的服装设计也渐渐流行。   原来的裤褶衣逐渐成为下层劳工群体的穿着,新式的长袍、长裙、短衣、扣子杉、披肩、坎肩、披风、马甲甚至衬衫、长裤等衣饰也慢慢出现。   不止是中原百姓的衣服穿着出现了变化,连来大汉的外国人穿着也在向着大汉帝国的风俗靠拢。   街面上高鼻子红头发的西域的胡商,面容与汉人类似个子却更矮的三韩遗民以及东瀛的倭夷,还有交趾的蛮人,草原的戎狄皆穿梭期间,马队驼铃叮叮当当地响,车轮滚滚动如潮。   大汉如今盛世百态,皆在这一城当中。   郭嘉走进里坊。   街边摆杂耍的吐着火焰,引围观者阵阵叫好。   沿街商铺的招牌鳞次栉比,在风中摇曳。商品琳琅满目,供人挑选。   不远处穿城而过的阳渠渠水上有花灯船缓缓飘荡,船上仕女撒着花瓣,沿岸百姓纷纷招手。   坊内上方挂着彩饰和灯笼,一座座拱桥街道连接着各处坊市入口,来来往往的人群穿梭像潮水一般涌动。   各种各样的叫卖声、叫好声、交流声、问价声甚至吵架声、谩骂声不绝于耳。   郭嘉走在人群当中,不知觉有些恍惚。   他隐约记得,那个男人曾经当初跟他说过,要建立一个千年不灭的辉煌帝国。   郭嘉不知道一个千年不灭的辉煌帝国是什么样。   但至少他现在见到的是一个曾经大汉帝国最鼎盛时期,也没有的繁华!   从长乐坊到洛阳中东门,郭嘉足足走了两个半时辰,中间还抽空吃了顿午餐,然后找了辆最近几年出现的黄包车,才赶在下午宴会开始之前进入洛阳皇宫。   此时此刻,刘备正在洛阳南宫外的朱雀门上,朱雀门城楼顶现在拥挤了数十名大汉高级官员以及他们的家眷。   原来的朱雀门女墙被全部拆掉,围墙的高度和厚度变低,使得他们能站在上门往下观看。   而在朱雀门外已经新建了一个巨大的广场。   陈暮二十八年前还曾经居住在朱雀门外的里坊当中,此时早已经没了踪影,现在变成了一个类似于天安门广场的地方。   城楼上方是汉白玉阶梯,下方则是朱雀门入口,然后是护城河以及汉白玉拱桥。   在广场上密密麻麻布置了大量的座椅,像是一个体育场一样高低排序,最上面最好观望的地方自然是朱雀门的城楼。   能够坐在这里的只有少数,比如刘备和他的家眷,陈暮和他的家眷,关羽张飞的家眷,还有三公九卿,九虎上将以及少量跟着刘备集团出身入死多年老部下。   连曹操袁谭那些人都没有资格上来。   熙熙攘攘一百多人,把朱雀门上的高台占据,俯身看这下方广场。   今日的晚宴是在却非殿举行,但是在晚宴之前,中午到下午这个时间段,就是全国各地各州郡代表团的献礼以及大型歌舞表演。   在献礼开始之前,一队队舞蹈队正在献舞,广场上的乐团正用编钟、胡琴、锣鼓、琵琶等乐器奋力演奏。   台上台下洛阳密密麻麻,数千名官员、诸侯、勋贵围绕着朱雀门就坐,外围还有数万百姓拥挤如潮,按照划定好的区域伸长了脖子,甚至爬上树和屋顶观看歌舞表演。   歌舞进入到高潮,掌声如雷。   像这种宴会必然会引发骚乱和治安问题,好在为了宴会顺利举行,司隶校尉、河南尹、洛阳令等人已经组织了小组,针对这种情况做了预案。   比如为了防止外围百姓蜂拥而出现的踩踏事故,特意划定了区域,用木头修建了高台,也像体育馆那样制作成台阶。   为了防止治安事件,周围布置大量兵丁巡逻,严防小偷小摸以及闹市明抢的事情发生。   就连各房屋屋顶,高处塔楼,都装设栏杆,防止观看时发生意外。   可以说,为了这次盛宴,朝廷准备充足。   在又一场歌舞结束之后,坐在朱雀门上最好位置的刘备鼓掌结束,对身边的皇后李氏叹息道:“可惜二弟三弟未在此呀。”   李氏素来贤惠,安慰道:“陛下,正是有二弟三弟在外征战,才有如今大汉盛世,且放宽心,待他们回来,再举行一次宴会,让他们看看这大汉盛景。”   “哈哈哈哈哈。”   刘备大笑道:“皇后说得对,不过这盛会也不易多举行。一两次就够了,等他们回来,永济渠也该修好了,朕要与三位兄弟,一同去看看那涿县的桃园。”   李氏有些不解道:“西宫桃园殿不是已经有了桃园吗?陛下为何还要执着于回幽州涿县呢?”   “你呀。”   刘备含笑着摇摇头,目光悠然地看向北方:“不懂。”   春风吹拂的桃园。   那是刘备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不止是为了兄弟四人。   还有他逝去的青春。   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三个兄弟。   他们共同创业,共同扶持,一路艰难走来。   那桃园。   便是最初筚路蓝缕的凭证呀。   远处,陪伴着罗敷一起看台下表演的陈暮,忽然心有所感,看了眼台上。   刘备此时也看了过来,兄弟二人相视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很快。   歌舞进献完毕。   大汉各州郡代表团依次入场。   走在第一列的是司州代表团,为刘备进献了礼物。   接着是第二列,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   各州郡为了进献礼物而破费头脑。   但不约而同的选择就是各州郡的特产。   比如益州进献了蜀锦,广州进献了珊瑚,交州进献了木雕。   一直到天黑的时候,青州代表团才最后出场。   “听说学宫要给朕一个大惊喜?”   刘备问王植。   一旁的的常侍王植躬身向刘备说道:“回陛下,据说青州代表团为陛下进献的礼品是灯,所以要最后出场,就是等晚上到来。”   “灯?”   刘备一头雾水:“灯有什么好进献的,满城都挂着灯笼呢。”   洛阳城今日通宵达旦,全城灯笼点燃了不夜城。   王植笑道:“他们说这灯不一样。”   “那朕倒要好好看看。”   刘备立即看过去。   青州代表团最后一个出场,他们推着一个巨大的木制箱子,箱子下用滚轮驱动,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   木制箱子推到了广场中央,在数万百姓和满朝官员勋贵诸侯的注视下,他们打开木箱。   里面是一个奇怪的物体,似乎是个巨大的玻璃球,用棉花装着防止破碎。   他们把玻璃球小心翼翼地从木箱里取出来,放在一边,然后摊开木箱,里面有大量杂七八张用橡胶制作的电线。   在连接上木箱下层的巨型蓄电池之后,青州代表团又对木箱进行重组,制做成了一个高高的木塔。   整个过程持续了半个多时辰,但谁都知道这是青州在放大招,所以大家都鸦雀无声地看着。   到了最后,他们推了很多装了轮子的塔楼过来,利用塔楼阶梯,把巨大的玻璃球慢慢地抬到了木塔上,然后组装上去。   一个高约二丈的木塔上方,摆放着一颗奇怪的玻璃球?   那玻璃球约等身人高,想安装上去还真不容易。   不过借助各类塔楼工具,他们还是完成了这项艰难的任务。   最终,他们把周围的塔楼全部撤走。   这个时候,郭嘉早已经进场,此时正在属于他的位置上观看。   有人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有人叫他过去。   郭嘉便跟着来人到了朱雀门城楼上。   叫他过去的人是陈暮。   “丞相。”   今年四十二岁的郭嘉长袍飘飘,向着陈暮拱手一礼。   陈暮招招手,笑着道:“奉孝,来这看。”   “是。”   郭嘉便走过去,坐在陈暮身边。   陈暮笑道:“奉孝,还记得当初我说过,要建立个盛世,今日观之,你觉得如何?”   郭嘉感叹道:“嘉心服口服。”   “可这还不够。”   “不够吗?”   “远远不够,但至少未来前途一片光明。”   陈暮指着那巨型玻璃球道:“你看。”   郭嘉看过去。   就看到工作人员已经组装结束了。   随着一声令下,青州赴京代表团的团长,青州州牧丞按动了开关。   咻!   天地间,仿佛从黑夜变成了白昼,阳光普照!   那个巨大的玻璃球,突然发出了恐怖而又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半个洛阳城。   满城百姓皆都看到了这股光芒,纷纷向着朱雀门方向看去。   现场的数万百姓,一开始被这骤然出现的耀眼光芒闪了眼睛,第一时间都是本能闭上眼。   等缓过神来的时候,又静了数秒钟。   然后.   “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   “大汉,大汉,大汉,大汉,大汉!”   “大汉万世!大汉万世!”   人群爆发出震天欢呼声,响彻了整个洛阳城。   郭嘉呆呆地看着这一切。   那开关一按。   便是半个大汉盛世!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