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内阁会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62章内阁会议   到初八的时候,陈暮总算是有了空闲时间。   自从西汉开了官员休沐的先河之后,每年过年就是官员们最高兴的时候。   短则15天长则30天的定省假,哪怕是几千里外也能回去一趟。   陈暮的家人现在都来了洛阳,所以假期只有15天。   过年前五天开始算,到初十正式上班。   现在还有两天的时候,他打算好好陪一陪妻子儿女,等年后他们就要回青州去了。   少府府邸占地数亩,光后院的花园就占地两三亩,里面有假山、池塘、竹林、楼台、庭院以及一大片人工湖。   陈希瑜三兄妹在假山与竹林中和几个玩伴捉迷藏,玩得不亦乐乎。   陈暮和秦罗敷在湖边草地野炊烧烤。   陈家虽然不是豪族,但也是蒲阴大族,现在陈暮发达之后,鸡犬升天,奴仆多是陈家族人,带了些子女做少郎玩伴。   秦家更不用多说,宗族比陈家还大,在秦罗敷嫁给陈暮之后,老丈人挥手间陪嫁了不少娘家人过来。   按理来说,这个时代纳妾并不算什么,但夫妻二人琴瑟和鸣,自然就没有纳妾的心思。   秦罗敷贤惠,当初见陈暮时常在外打仗,还劝陈暮纳妾带在身边聊以藉慰。   陈暮却笑着拒绝,并说将来会颁布法律禁止纳妾,要一夫一妻。   此事还引得罗敷一阵惶恐,还以为是她的缘故,导致陈暮要破坏当时约定俗成的律法。   但实际上她不知道规定一夫一妻制度,是为了保障正常的人口生育率。   后世有句话叫“穷不过三代”。   这句话是对的。   因为有钱人越娶越多,穷人连老婆都讨不到,到了第三代连后代都没了,自然是穷不过三代。   这种现象别说古代,就连后世开国那些年,正是艰难时期,也是屡见不鲜。   陈暮就知道自己有个舅爷爷,奶奶的那位亲兄弟便是如此。   因为家里实在是穷困潦倒,舅爷爷一辈子没娶妻,无儿无女,住在老家农村一个用木头茅草架起来的三角形草屋里。   在陈暮还未有出息,考上名校去外国发展之前,家中也只是普通家庭,全靠父亲每个月那点工资养活。   即便如此,父母还是时常回老家看看,帮那位舅爷爷买点米粮鱼肉油,改善一下生活条件。   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还跟着父亲一起去看过,当时父亲还感慨舅爷爷一辈子艰难,说要陈暮好好读书,将来多赚点钱,帮舅爷爷建个房子。   结果等到陈暮考上了国内最好的大学,然后去外国常青藤读研读博,每个月能挣几万刀的时候,舅爷爷早已经去世了。   穷得在深山老林中连房子都没有,实在讨不起老婆,别说三代,可能一两代,就得断子绝孙。   所以施行一夫一妻,是趋势也是为了保证生育率。   不过这件事情陈暮并没有急于去做,他觉得至少可能要三四十年后,或许等到他人没了,到下一代接手朝廷的时候,再去考虑这个问题。   倒不是阻碍大,而是因为战乱的缘故,东汉末年男女比例已经严重失衡,跟二战后的欧洲类似,男少女多。   虽说绝大多数时候,能够纳妾的人往往都是富贵人家,跟穷人好像没啥关系。   但战乱同时也解放了土地,人少地多,当生产力大幅度提升,全国三四千万的人口都能够吃饱饭的时候,自然也可能够提高生育率,至少不至于出现娶不到老婆。   夫妻二人在后院野炊烧烤,在这个年代搞烧烤属于日常。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人们的普遍饮食方式都是煮、煎、烤,跟炒和炸没什么关系。   主要是罗敷在烤,陈暮坐在躺椅看她烤,今天这个天气是年后难得的晴朗天气,随着冬天过去,春天到来,万物都在复苏。   午后暖暖的阳光洒下来,映照在罗敷白皙且认真的脸上,像是有了一道金色的光晕,宛如仙女一般圣洁。   “夫君,你在看什么?”   罗敷注意到自己的丈夫一直在盯着自己,不由得有些娇羞。   陈暮笑着道:“看我妻贤,看我妻美。”   罗敷霞飞双颊,脸色就更加红润,双手翻转着烤串,动作却是迟缓了许多,心中窃喜。   正在此时,门外管家来报:“郎君,有客人来拜访。”   “不是让你闭门谢客吗?”   陈暮皱起眉头,从初一开始登门造访的人数不胜数,到了初八已经闭门谢客了,怎么还不得安生?   管家答道:“是光禄勋的两个儿子,说是来代表光禄勋给郎君拜年。”   “哦?”   陈暮眉头顿时舒缓下来,想了想,站起身道:“让他们去书房。”   “是。”   管家离去。   罗敷问道:“又有客人来了?”   陈暮笑道:“是司马防那个老狐狸,怕我不让他儿子出仕呢,你先带孩子,我马上就来。”   罗敷说道:“快些,都要烤熟了,晚了都被希瑜他们吃了。”   “知道了。”   陈暮摆摆手,转头出了后院,去了中庭书房。   过了片刻,管家带人进来。   果然是司马懿和另外一位白衣青年。   那青年长得风度翩翩,相貌儒雅,颇有几分年轻时陈暮的风姿。   “司马懿、司马孚,见过丞相。”   二人弯腰拱手行礼。   陈暮眼睛一亮,打量着司马孚道:“都免礼坐下吧。”   “谢丞相。”   二人起身,左右分坐。   陈暮坐在上面,看着司马孚点头赞许道:“建公真是好福气啊,听闻八个儿子皆为人中龙凤,你排行第几啊?”   “回丞相,我是父亲第三子,字叔达。”   司马孚认真答道。   “哦。”   陈暮点点头,笑着说道:“听闻司马八达博古通今,不知治何经典?”   “五经七略,皆有涉猎。”   “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了什么?”   “甘誓。”   “筑郿,非都也。”   “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   司马孚知道是在考校自己,认真回答。   “善!”   陈暮说道:“便去教育部先做个文学掾吧。”   说罢转头又看向司马懿,笑而不语。   司马懿连忙拱手道:“丞相。”   “仲达,倒是委屈你了。”   陈暮笑了笑。   当初让司马懿背黑锅,一来有战略目的,二来也是要打压他。   司马懿自然不知道,还以为入了陈暮法眼,未来官运亨通,忙说道:“愿为丞相赴汤蹈火。”   “嗯。”   陈暮点点头:“你之前背了罪名,贸然升迁太快,会引人注意,便先来我帐下做个低级佐吏,跟在我身边,虽说升迁慢了些,但胜在安稳,待过两年,再提拔于你。”   司马懿便道:“一切听丞相的安排。”   “嗯。”   陈暮就又道:“现在朝廷组建内阁,内阁的真正用途,你可明白?”   司马懿想了想,试探道:“尚书台?”   “不错。”   陈暮说道:“未来内阁的阁臣,便都是执掌天下之大权。内阁首辅为丞相,阁臣为副相,后日初十,我将召开内阁会议,你虽不是内阁人员,可随我参议。”   “多谢丞相!”   司马懿兴奋不已,内阁将取代尚书台是天下有识之人都知道的事情,三公九卿虽不至于说名存实亡,但他们只能管自己分内之事,真正的大权必然是在内阁手里。   如果能够早早参与到内阁会议当中,积累经验,恐怕本身就是一种政绩,将来升迁速度,自然要比普通入仕快得多。   当下三人又寒暄了一阵,聊了一些事情,司马懿兄弟也没有多打扰,达成目的就离去。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陈暮心中冷笑了一声。   司马防这个老狐狸,司马家八个儿子都比较出色,现在全都往自己门下塞,就跟八达历史上跟着曹家一样,打的目的恐怕就是想借着自己的力量让八达迅速起势。   虽说历史上司马懿能够出人头地,离不开自己的才能和努力,但本身司马家八个兄弟都在朝中为官,自然凝聚成了一股力量。   像司马孚在高平陵之变前,就是掌管中央权力的尚书令,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与司马师一起协助司马懿诛杀了曹爽一族,为后来司马家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也许他们现在没有这个心思,但一旦让这几兄弟掌权,特别是司马懿,野心膨胀起来之后,谁又能知道将来他们会不会再来一出高平陵之变呢?   所以表面上陈暮答应政治盟友司马防,接受了他几个儿子的投效,但至于会不会让他们升迁太快,掌控实权,自然是另外一回事。   至少诸葛亮是自己的徒弟,同时还是自己的妹夫。   陈凤今年已经25岁了,在泰山学宫当中追她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但谁都知道她心里只有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诸葛亮。   大前年平了南阳之后,诸葛亮就回了一趟青州与陈凤订婚,最终于前年年初完成了昏礼。   当时诸葛亮21岁,陈凤23岁。   到今年的时候,外甥都已经快一岁了。   在培养接班人这件事上,不选诸葛亮,难道选司马懿?   两天休息很快过去。   到了初十,总算该上班了。   一堆国家大事还在等着自己去处理。   一大早陈暮就出了丞相府邸,坐上马车悠悠地进了宫。   现在少府府邸已经换了牌子,重新再造个丞相府成本太大,就先这么凑合着。   顺着青石板铺的石砖进入洛阳皇宫之后,就直奔云台去了。   云台就位于西宫南面,离皇帝寝宫很近。   这里以后就是内阁办公的地方,当陈暮去的时候,在洛阳的内阁成员基本已经到齐。   一等录事尚书,也就是副丞相,只有荀攸一个人在。   因为沮授在关中,田丰在河东,荀彧在冀州,唯独荀攸跟着刘备平定辽东之后就回来了,目前本职是新任少府,兼上将军军师、乡侯、内阁一等录事尚书等职务。   二等参议博士外放之后就自动卸任,所以除了外放的华歆、孙乾、氏仪、简雍四人以外,其余董昭、毛阶、王脩、邴原、孙邵、崔琰都到了。   不过二等参议博士并不意味着少了一些,因为之前说过,如果地方上政绩优异,就会被调到内阁来,算是一次政治进修。   今年就有五人进了内阁为二等参议,也是青州派系,为王朗、国渊、公孙方、左继、刘谦五名老臣。   都是跟随刘备比较早的,基本都是在讨董前后加入,资历深,品级都不低于四品。   三等谏议侍郎也是如此,陈登、满宠、张既、杜畿、枣祗等八九人外放到地方上当郡里的高级官员,其余贾逵、杨阜、杜袭、司马朗、任峻等十来人则留下在洛阳为官,也到了议室。   除了他们以外,新晋的三等谏议侍郎有诸葛亮、陈群、杨修三人,还有大概二十多名去年政绩极为优异的县级官员,将来这些人都要去郡里为太守、郡丞、郡长史等。   另外和司马懿一样,跟着陈暮进来旁听的低级佐吏有庞统、徐庶、向郎等人。   诸葛亮陈群杨修三人年龄不大,但跟着陈暮颇有功勋,如今都是六七品官员,在仕途上早已经走在司马懿等人前面。   而司马懿被陈暮打压,庞统徐庶向郎等人才刚入仕不久,目前的职务都是内阁书吏,品级为九品,除了旁听以外,主要职务就是记录会议内容,抄写文稿等。   不过这个工作并非什么让人嫌弃的差工作,完全是一个香饽饽,洛阳大把官员的子孙后代抢着要。   在刚刚出仕的时候就接触内阁会议这种等级的国家大事讨论,天天在皇帝和丞相眼前晃悠,对于未来的仕途帮助岂止是一点两点?   所以即便是个书吏工作,也被塞了不少人进来。   整个殿内从上到下等级分明,最下面的是三等侍郎,规规矩矩盘膝坐在下殿,中殿是二等博士,分左右对坐。上殿是一等尚书,就不是坐席子了,改坐椅子。   虽说坐席子是汉朝的习俗,但谁让现在刘备老大陈暮老二呢?   现在他们的权力已经稳固,改了就改了谁也说不了什么。   在上殿的最上面自然是天子席位。   刘备也会参加内阁会议。   等陈暮进去坐在了上殿最上首,荀攸坐在了他旁边之后。   等了约半刻钟,常侍王植高声道:“陛下到!”   今年政务正式开始。   过度章节,统一战争正式开始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