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松赞干布早就得知了玄奘法师的事迹。 而这,其实也是苏长生在暗中布局的结果。 松赞干布在知道玄奘法师的事迹之后,对玄奘法师大为感兴趣。 作为吐蕃的赞普,他本身是绝对不相信玄奘法师的这些事迹会是真的。 但是佛教的理念,对他的统治极为有利。 因此松赞干布还是准备大力扶持这位玄奘法师,在吐蕃大力推广佛教。 相信用不多久,佛教就能够和苯教相抗衡。 而松赞干布也预测到,自己想要重用玄奘法师。 那么哪些贵族,就一定想要毁掉他。 其实松赞干布完全可以实现将玄奘法师接走,然后保护起来。 只不过,松赞干布选择了第二个选择。 哪就是他事先查探好贵族动手的时间和人手。 然后亲自率领一万骑兵,亲自出面营救玄奘法师。 他这么做,其实并不是因为玄奘法师在他心目中有多么厉害。 他这么做,更多的是做给吐蕃的百姓看的。 同时也是向外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他对佛教极为重视。 这样就更利于佛教的迅速传播了。 这一次,他来的恰到好处。 而现在,松赞干布倒是想看一看,这位被人传的神乎其神的玄奘法师,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如果只是一个招摇撞骗的骗子的话,那么松赞干布依然会捧他上位。 但是松赞干布绝对不会重用他,他顶多算是一个傀儡而已。 很快,松赞干布便是走到禅房之外。 此时禅房的门并没有关闭。 松赞干布可以清楚的看到,里面有个和尚,正在闭目一边敲着木鱼一边念经。 玄奘法师,虽然从相貌上,比之辩机和尚要差了一些。 但是仍然是相貌堂堂,让看见到,便顿生亲切之感。 松赞干布看到之后,也不由赞叹一声:“此等人物,也唯有大唐天朝才能出啊!” 然后,他便发现,外面已经被贼人围攻,但是这位玄奘法师,居然丝毫不惊。 松赞干布从十几岁就碰到叛变,哪可是自己带兵一路杀出来的人物。 他的识人能力极强。 这位玄奘法师到底是真的镇定还是假的镇定,他自己一眼便能看的出来。 这位玄奘法师是真镇定啊! 这让松赞干布也忍不住在心里赞叹不已。 这位法师,绝非等闲之辈,的确是一位得道高僧了。 接下来,松赞干布不由说道:“法师,外面的些许乱贼,已经被本王率军拿下,希望没有打扰到法师清修。” 此时,寸土寺中的小和尚,才有机会小声向玄奘法师介绍松赞干布的身份。 玄奘法师起身,高宣佛号道:“阿弥陀佛,贫僧多谢赞普解救敝寺之厄难,佛祖一定会保佑赞普。” 从进禅房,松赞干布便一直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玄奘法师。 越是观察,松赞干布便越是赞叹。 这个大和尚,在听到自己是赞普之后,居然脸色如常,没有丝毫的慌张。 光是这个气度,就非常人能及。 在他们国家,怕是整个吐蕃都能寻出这样一个人物出来。 其实,在大相国寺的时候,玄奘法师也是见过李世民的。 因为李世民虽然贵为皇帝,同时也信奉佛教,当然信的并不是那么铁。 玄奘法师曾多次被召集进宫,有几次还曾带着辩机和尚一同前往。 估计就是那几次进宫的时候,被高阳公主见到,然后两人才暗通曲款的。 玄奘法师连大唐的皇帝都见过,都能处变不惊。 此时见到小小一个吐蕃的王,自然就更不会有失礼之处了。 松赞干布不由向玄奘法师问道:“请问大师为何要到我吐蕃来呢?” 玄奘法师不由说道:“阿弥陀佛,众生皆苦,贫僧欲效仿观音大士,普度众生。” 松赞干布忍不住赞叹道:“法师大慈大悲,本王钦佩不已。不知法师又如何才能够普度众生呢?” 接下来,玄奘法师开始结合佛经,耐心讲解。 松赞干布没有慧根,送的懵懵懂懂,听的不是十分明白。 不过,虽然没太懂玄奘法师到底在说什么,但是总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这下子,松赞干布终于放下心来。 妥了!妥妥的了! 这位玄奘法师,绝对是一位得道高僧啊。 即便这位玄奘法师没有真本事,松赞干布都有需要有能力推他上位。 更不要说玄奘法师是有真本事的人了。 接下来,玄奘法师热情邀请,将他接入王城之中。 并且在王城之中修建了一座大大的寺庙,寺庙的名字叫做小相国寺。 玄奘法师成为小相国寺的主持。 而吐蕃的哪些上流贵族,都成为玄奘法师的信徒。 正所谓上行下效,再加上松赞干布在背后推手。 暗中还有苏长生派出的密探在推波助澜。 这一下子,佛教在吐蕃的传播速度,简直如同火箭一般飞腾起来。 大大小小的寺庙,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整个吐蕃多出来许多的僧人。 而吐蕃乃是奴隶制国家,每一个僧人,最少有四个奴隶伺候。 这也是松赞干布有意在提高佛教的地位。 而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吐蕃,出家当和尚的人是越来越多。 和尚多了,伺候他们的奴隶数量也一下子激增起来。 不过,此时的吐蕃十分强大,他们南征北战。 奴隶不够了就打动战争去抢夺。 暂时之间,他们不缺物资,也不缺少人口。 而佛教昌盛带来的好处,很快就彰显出来了。 佛教一步步昌盛,信徒逐渐增多。 信徒就如同蛋糕一样,你分的多了,我的份额自然就会变少。 哪些苯教的教徒,一下子被佛教分流了许多。 如此一来,吐蕃的哪些靠着苯教来争权夺利的贵族,他们的权利就逐步缩水,他们的利益开始受损。 他们内心开始不甘起来。 只不过,此时松赞干布太过精明,他们哪怕再不甘,也不敢公然和松赞干布对着干。 只能将内心的不甘,埋藏在心底。 而苏长生一直在观察着吐蕃的情况,事情发展到这里,苏长生不由露出会心一笑。 他谋划的第一步,已经成功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