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民心向背 苏先生所出的七杀令,是真的杀人的。并且这七杀令十分严苛,只要犯事,无论大小,统统砍头。 被派去丈量土地的小吏,自然也都怕死。 因此他们尽心尽责,加班加点,早起晚睡,只用了半个多月的功夫便将土地全部丈量完毕。 而此时,田地之中,还有没有收获的庄稼。 这些庄稼都是各贵族土豪所种,而现在,这些人统统被砍头。 这些等待收获的庄稼,也全部都成为无主之物。 整座岛根县的倭人,都认为苏先生一定会派人将这些庄稼全部收割完毕之后,再将土地分发给他们。 但是他们没料到,苏先生比他们想象之中的,要大气许多。 苏先生居然准备连地带庄稼,直接按照人口分给岛根县的百姓。 这些地分给哪家,那一家就可以直接收割庄稼,而他们不需要额外缴纳任何费用,只需要按照收入缴纳农税就可以了。 农税是五税一,也就是说,他们只需要付出一点劳动,就可以白得地里八成的收入。 这简直就跟天上掉馅饼一般的好事。 接下来,苏长生就将土地,按照区域逐步划分下去。 分发的速度十分快捷,并且没有人敢作假,因为大家都怕死。 当然了,苏长生并没有将土地全部都分发下去,还留有一些土地。 这些土地,一来他要预留一些备用。 二来是等人口增长之后,还有土地分给新增人口。 这些土地上的庄稼,自然归苏长生所有。 饶是如此,整座岛根县的倭人,无不对苏长生感恩戴德。 他们觉得苏长生是他们的大恩人,苏先生是救世主。 只有跟着苏先生,他们才有好日子过。 现在,他们的心已经完全向着苏先生。 并且这个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出去。 就连周围的各县的倭人,都知道了这一消息。 像是山口、广岛、冈山、鸟取等地方,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无不各种羡慕嫉妒恨。 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农奴。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他们对岛根县的倭人,无比的羡慕。 他们恨不得自己也是岛根县人。 如果他们也成为岛根县人的话,那么他们也能分到土地,也能分到白送的粮食。 能够成为岛根人,真的是太幸福的事情了! 当然了,岛根县的事情传播出去之后,最为惊恐,最为震怒的,是各地的贵族和土豪。 因为这位大唐天使苏先生所做的事情,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就是冲着他们去的。 这位苏先生,将他们全部赶紧杀绝,将他们所有的土地和财产全部都掠夺一空。 然后将他们的土地,分发给那些贱民。 让那些贱民对他感恩戴德。 这根本就是拿着他们的土地来收买人心。 而正因为岛根县的事情传播出去,导致他们各地的农奴,都开始不安分起来。 他们都在幻想着,能够将贵族土豪的土地拿出来,无偿分发给他们。 都是这位苏先生,给这些贱民以不切实际的幻想。 如果他们不能及时铲除掉这位苏先生的话,那么他们治下的农奴,必将长期的抱有这种幻想。 这对他们的统治,十分不利。 并且,他们对岛根县的银矿,垂涎欲滴。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获得的岛根县银矿的准确消息也是越来越多。 他们发现,佐摩银山的银矿,的确是一个富矿,并且还不是一般的富矿。 真的有可能如同哪位苏先生事先所说的那般,是世界上最大的银矿。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这样一座富矿,又怎么能落到外国人手里呢? 这银矿,只能是他们倭人的。 各地的倭人贵族和土豪,无不蠢蠢欲动。 但是,他们也知道大唐天使的强大。 大唐天使,足足带了三千仪仗队,其实就是三千大军。 直到此时,各地的倭国贵族和土豪,才后知后觉地发现。 原来人家大唐的天使,一开始就是奔着他们的佐摩银山来的,要不然的话,何必要带这么多兵马过来呢? 三千兵马,听上去似乎不多。 但是对各地的倭国贵族来说,这几乎是个天文数字。 因为他们几乎算是占地为王,各自为政。 每人手头的兵力都十分有限。 少者只有几十人的军队,多者也不过几百人。 他们之中,几乎就不存在有上千人军队的贵族。 他们每一个人,想要面对三千唐军,谋取佐摩银山,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世界上最大的银矿,同时这位苏先生的所作所为,也是在动摇他们的根基。 威胁和诱惑并存,利益和风险同在,这让所有的倭国贵族——当然是在岛根县附近的那些人。 利益和威胁,促使他们准备联手共同对付大唐天使。 这些贵族,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 一个是山口以南,鹿儿岛、长崎等地的贵族联合在一起,他们代表的是西南方的利益。 他们这边,联合起来,大概能凑起一支两千人得军队。 另外一支,是广岛以南的地区,他们代表的是南方利益,大概能凑出一支一千五百人的军队。 第三支是冈山鸟取以北,大约到京都三重。 这一支,大概能凑出一支三千人的军队。 这三方加在一起,能凑出六千五百人的军队。 这么多的军队凑在一起,在他们的历史中都极为罕见。 这些区域,差不多相当于三分之一个倭国的地盘。 这么多军队,足足是唐军的两倍还多。 就算是用人堆,也能将唐军生生堆死。 在他们看来,这绝对是万无一失的事情了。 现在最关键的事情,倒是如何分配利益。 这三方,一边在联合军队。 一边在为了利益分配吵的不可开交。 殊不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落在唐军的眼中。 这些消息,甚至都不是苏长生故意探听到的。 而是岛根县的倭人,自动到各地搜索信息,然后主动上报给唐军。 此时,他们的利益是和唐军密切挂钩的。 他们的心,是和唐军在一起的。 这些倭人去探听消息,根本不会受到任何的怀疑和提防。 各地对保密工作做的也不到位,因此,各种消息,源源不断的被传送到苏长生这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