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在益州,樱花救过苏长生一命之后,虽然因为几句话,放下了仇恨。 其实也只不过是自我欺骗而已。 但是内心这一关,并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欺骗的过去的。 樱花始终内心不安,甚至于,她开始迷茫起来。 因为对她来说,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欲望。 她家破人亡,现在连杀父仇人都宽恕了。 她活下去还有什么意愿呢? 似乎并没有了。 而跟随苏长生回到长安之后,十娘她们,又对她很好。 并且明里暗里,都想要撮合自己和先生。 可是,自己和先生,毕竟还是有血仇的,真的能够这样生活在一起一辈子嘛? 樱花寻找不到答案。 最终她选择了逃避,她回到倭国想要寻找一个答案。 或许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到底想要寻找什么。 很快,她就悄然来到了倭国。 其实这里已经改名成为扶桑郡,但是她拒绝承认,始终将这里当成倭国。 原本,樱花感觉。 倭国的百姓,一定十分仇视唐人。 因为就是唐人灭亡了他们的国家,使他们成为亡国奴。 倭国百姓的生活,一定会十分凄惨。 唐人统治他们,怎么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呢? 然后等樱花回到倭国之后,忽然发现,现实和她想象的,有很大的偏差。 回到倭国之后,她也去了许多地方,她所见到的百姓,几乎到处都是欢歌笑语。 大家的生活过的都很好,过的十分开心。 樱花不解,她也曾和许多百姓聊过,询问过他们,痛恨不痛恨唐人。 怀念不怀念他们的国家。 然而,哪些百姓的回答,深深的刺痛了她。 原来,百姓非但不怀念天皇,不痛恨唐人。 相反他们还十分仇视天皇,十分拥戴唐人。 在天皇治下,他们就如同野草一般,甚至还不如。 一年道有大半年会饿肚子。 哪些贵族,肆意的欺压辱骂他们,他们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但是唐人来到之后,他们的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并且人家唐人也没人欺负人。 只要他们不触犯律法,按时纳税,小日子过的要多舒心有多舒心。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怎么可能怨恨唐人,怎么可能怀念天皇呢? 凡事就怕比较。 对普通百姓来说,跟他们讲家国大义是没有什么用的。 更何况,倭国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更不要说他们的民族文化了。 那玩意,他们根本就没有。 第一次的时候,对樱花公主的打击很大。 但是樱花公主还认为这只是个别现象,必然有人是心里怀念天皇的。 接下来,她走了许多地方,问了许多许多的人。 但是所得到的答案,基本上大同小异。 其实,在倭国,必然会有人怀念天皇,怀念旧时代。 但是那些人,必然是当时的既得利益者。 但是这些人,基本上都被苏长生给杀光了。 因此,樱花公主真的是问不到这样的人了。 到了最后,让樱花公主内心的一些信念,彻底的崩溃了。 原来父皇的统治,其实很差劲。 原来在父皇的统治之下,民不聊生,百姓几乎已经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 原来先生带领的唐军,给了百姓新生。 一直以来,樱花公主都认为唐军是入侵者,是破坏者。 他们代表着正义,而正义被邪恶所消灭。 但是现在,樱花已经很难再认为,他们是正义的了。 天皇并没有给百姓带来福祉,而是让百姓的生活更加糟糕。 这样的认知,让樱花很想哭,却又是哭不出来。 所以,苏长生提议让她当女皇,她断然拒绝了。 她觉得,这是一种羞耻。 而苏长生,在听完樱花的讲述之后,也陷入沉默之中。 半晌之后,苏长生不由向樱花问道:“樱花,你以后想要做什么?” 樱花不由对苏长生说道:“先生,樱花想留在扶桑郡,办一所学校,教授孩子们知识。” 这倒是好事儿,苏长生当即点头说道:“那好,我会告诉马周,让他全力配合你。” 樱花向苏长生鞠躬道:“谢谢先生。” 两人又聊了一会,苏长生便让樱花下去休息去了。 见状,樱花不由松下一口气来。 她其实很怕苏长生将她留下,并且做一些过分的事情。 如果这样的话,她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没想到苏先生竟然没这么做,这让她如释重负。 不过隐隐中,她却是又十分失望。 …… 第二日一早,李元芳便喜不自胜地来找苏长生。 “先生,我已经和马周交接完了,现在我可以离开倭国了吗?我可是一刻都不想在这里呆着了,我可以走了吗?” 苏长生黑着脸说道:“不行!” “你以为交接就是你把账目和情况交接完就可以了吗?” “马周现在把人认全了吗?” “你在这里最起码也要再待上半年时间,等马周将所有程序全部熟悉之后,你才能离开。” “马周虽然有大才,但是他也是第一次担此重任,你不在旁边帮衬着,他能把事情做好吗?” 听到这里,李元芳有些不愿意。 不过先生说的很有道理,他没办法反驳。 “好吧,先生,我听你的,我在这里再待三个月,等马周彻底熟悉之后我再离开。” 苏长生点头说道:“这样才对嘛!” “对了,轮船生产的怎么样了?” 如果从头开始生产一艘轮船的话,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不过在倭国本身就有造船厂,只不过他们原本规模很小而已。 苏长生命李元芳整合了原本的几个造船厂,建设成一个大的造船厂。 而苏长生又给了他们一些造船的尺寸和图纸。 倭国这边,造船的工艺还是很高的。 毕竟他们国家四面环海,土地又贫瘠,绝大多数人,都是靠海吃饭的。 所以,尽管还不太到一年时间,他们已经造出了几艘可以远航的船只来了。 李元芳不由介绍道:“先生,造船厂这边,我一直在盯着呢。” “基本上是举全郡之力在造船,目前已经造出五艘可以远航的轮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