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毁八岐湖,用采取水攻的方式,是苏长生早已有的筹划。 而对这个筹划,苏长生做了两手准备。 第一个就是,如果能够成功的话,那么倭军八成会退回去。 这个时候,只要在这一侧有一支伏兵,一定能够重创倭军。 但是苏长生也不敢将军队全部都压上。 因为一旦这个伏击失败的话,他们的队伍,就会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将会完全失去地利。 虽然即便是这样,他们一万五千人,也丝毫不怵四万倭军。 但是对苏长生来说,他一定会把一切能够利用上的优势利用到最大程度。 因此,苏长生只在这边布置了三千军队。 只可惜,这一次八岐湖水倒灌的力度不给力。 现在他们只能白白失去了这次机会。 而苏长生的第二手准备,就是如果水攻的策略不成功的话。 那么这三千士兵,还可以尾随在四万倭军后面。 等他们和杀鬼坡的一万两千唐军开战的时候,从后面对他们发起攻击,形成两面夹击。 所以说,苏长生安排的这一次伏兵,进可攻退可守,可谓是攻守兼备。 但是,因为湖水倒灌不太给力,反倒是让他们现在的处境变得有些尴尬。 不过苏长生依然没准备放过这次机会。 他亲自带队,尾随在四万倭军之后。 此时,犬上御田锹带领四万大军——此时已经只剩下两万八千人了——准备返回滋贺县,修整一番之后,再做计较。 两军还没有开展,他们就先损失了三成的兵力,无论是对实力还是对士气,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犬上御田锹必须要做出调整,甚至要重新布置一番作战计划方可。 很快,他们就进入了追风草原。 这一来一回,他们都没碰到过唐军。 因此,这一次,犬上御田锹虽然仍然派出斥候在前面刺探。 但是对后面,则是不免疏忽起来。 而苏长生,见倭军毫无防范地进入追风草原,不由大喜过往。 苏长生一开始就想利用追风草原进行火攻。 只不过因为这片草原太小,而犬上御田锹又十分警惕,才没有成功。 而现在,这个机会竟然再次出现,苏长生又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呢? “放火!” 苏长生一声令下,唐军迅速放火。 冬天通常以西北风居多。 但是在倭国,因为四面环海,气候及其复杂,因此可不仅仅局限于刮西北风。 它是东南西北风什么风都有。 而不凑巧的是,此时恰恰是刮的南风。 还是每秒二三十米的那种大风。 这虽然不是倭国最大的大风,他们最大的风,能达到好几十米。 但是这个风速,真的很快了。 火借风势,短短的瞬间,便演变成熊熊之势,迅猛向倭军烧去。 无情的大火,挟裹着滚滚浓烟,席卷而过。 此时,前面的倭军,差点一下子被吓尿了。 火! 火!火!火!火!火! 这特娘的到底是谁这么丧尽天良?居然放火? 很快他们便反应过来,除了唐军之外,大概也没人做这种事情了。 但问题是,唐军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啊? 这里怎么可能会出现唐军呢? 而这个时候,可不是关注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所有的倭军,撒开脚丫子就是一阵狂奔。 他们必须要跑过大火的速度才能够有生还的可能。 每一个倭军,都只恨爹娘少给他生了八九十几条腿,一个个将小短腿跑出风火轮的效果。 如果贴着草层细看的话,绝对能够看到形成的残影。 但是,这风速度可是一秒三十多米啊。 别说是他们,哪怕是让后世的百米短跑冠军博尔特来也不好使啊。 可以说,让他们先跑七里路,他们也跑不出大火的袭击范围。 他们本来也进入追风草原没多久,唐军就点燃了枯草。 因此,只是短短的片刻,大火便追上了倭军的后军。 几丈高的火焰,瞬间吞没了倭军的后军。 然后,这些人,几乎连惨叫声都没有发出来,便被淹没在火海之中。 大火之外的唐军,都能够闻得到焦糊的肉味。 而苏长生也没闲着,他正在带领三千唐军绕路。 他们要绕开追风草原,一旦倭军能够逃窜出追风草原。 他们便可以趁着他们焦头烂额军心涣散到极点的时候,对他们发动攻击。 苏长生的这一举动,在绝大多数唐军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这火势太猛烈了啊。 这些倭军,怎么可能跑的出去呢? 这片追疯草原,就是倭军的葬身之地啊! 哪里还需要他们追赶? 只不过,因为苏长生的威望太高,他们即便心里有疑惑,也没人胆敢质疑罢了。 大火,无情地吞没着倭军。 眼看剩下的两万八千人,已经被大火吞没了一小半。 而剩下的人,怕是也难以逃脱被大火吞没的命运。 许多士兵,已经开始绝望起来。 但是就在此时,大风突然再次变向。 岛风多变,哪里仅仅局限于南风? 此时一下子就变成了东北风! 真是任尔东西南北风,想刮哪风刮哪风。 而因为一下子从南风变成了东北风,火焰的嚣张气焰,一下子掉转头来,向着相反的方向烧去。 而后面的枯草,已经被烧没了大半,火焰也因此一下子孱弱起来。 当然了,并不是说刮了东北风,火焰就不向前烧了。 只不过向前烧的速度,变的及其缓慢起来而已。 这突然的变故,让倭军彻底松下一口气来。 但是他们可不敢现在就停下来。 因为这风真的是随心所欲的在变化啊。 说不定下一刻,又刮起南方来。 因此,这群倭军,仍然在亡命逃窜,其速度,只比刚才慢一点点而已。 此时,三千唐军,不由暗自在心里对苏先生钦佩不已。 原来苏先生早就料到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了啊! 幸好苏先生带领他们绕道追赶上来。 如果不是苏先生神机妙算的话,他们绝对会丧失这次重创倭军的大好时机。 其实,他们所不知道的是,苏长生也压根就没料到倭国的风会这么不靠谱,会这么突然的就变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