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菜端上来之后,苏长生笑眯眯地说道:“陛下,尝尝?” 这两盘菜的卖相还是不错的,但是不知道味道如何。 李世民拿起筷子,夹起一根土豆丝,小心地放到嘴里。 这也忒小心了吧? 这土豆丝,哪有一根一根吃的道理? 苏长生微微一笑,也没有多说,夹起一棒土豆丝放到嘴里。 嗯,好吃。 穿越过来好几年的时间了,苏长生还是第一次吃到酸辣土豆丝。 虽然酸辣土豆丝只是一道平民菜,但是能够再一次吃到,苏长生还是十分怀念的。 而李世民那边,则是嘶嘶有声,连声说道:“好辣,好辣。” 这一次李元芳带回来的辣椒有好几种,苏长生还是比较喜欢吃辣的。 用的也是比较辣的小米椒,李世民被辣成这样,也不足为奇。 可能有人觉得,既然在唐朝的时候连辣椒都没有,那个时代的人,怎么会有辣这个概念呢? 其实不然。 古代虽然没有辣椒,但并不代表没有其他辣的东西。 大蒜难道不辣吗?姜难道不辣?葱也是辣的。 并且那个时代虽然没有辣椒,但是还是有辣椒的替代物的。 不能说没有辣椒人家就连辣是什么滋味都不知道了。 五味酸甜苦辣咸这个概念,可是在辣椒没有出现就已经有了的。 李世民不由问道:“苏长生,这土豆丝,怎么这么辣?” 苏长生微微一笑说道:“陛下,土豆丝是不辣的,辣的是这里面这个辣椒?” “如果陛下嫌辣的话,可以用水涮一涮,要不,臣再去给陛下炒一盘不辣的土豆丝来。” 李世民不由说道:“不用了,你还别说,这辣椒真够味。虽然辣,但是吃起来还是很过瘾的。” 西北汉子嘛,还是能吃辣的。 虽然以前从来都没吃过如此辣的辣椒,但是在品尝到之后,李世民还是十分喜欢的。 而习惯了辣的味道之后,再去品尝酸辣土豆丝,味道竟然意外的好。 对李世民来说,也是一道难得的美味了。 苏长生则是夹起一块拔丝地瓜来,满意地品尝着。 然后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你尝尝这拔丝地瓜。” 李世民跟着夹起一块拔丝地瓜来,一尝之后,眼睛不由明亮起来。 他忍不住说道:“苏长生,这土豆丝和拔丝地瓜,味道居然这么好?” “这土豆和地瓜,真的是好东西啊,不但高产,还这么美味。” “你一定要尽全力将这两种农作物在整个大唐推广开来才是,这是我大唐百姓之福啊。” 苏长生微微一笑说道:“陛下,这酸辣土豆丝和拔丝地瓜虽然美味,但是其实吃多了也会腻的。” “并且,这是因为做法的原因,才会美味。土豆丝也就罢了,这拔丝地瓜要用到白糖,普通百姓其实是吃不起的。” “这样吧,臣还让人煮了地瓜和土豆,这种吃法,人人都会,也可以果腹,陛下可以尝尝。” 听到苏长生的话,李世民不由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不错,的确是这个道理。 就像是小麦一样,可以做成胡饼、面条、糕点等食品,可能说糕点很美味。 但是你不能说小麦就是美味的。 李世民先后品尝了土豆和地瓜之后,发现地瓜即便只是清水煮熟,味道也极为美味。 而土豆就要差上一筹了,土豆其实也不算难吃,很面,但是有些噎人。 不过如果能够蘸着盐吃的话,倒也能够吃的下去。 对百姓来说,如果顿顿有土豆吃,只要能够填报肚子,就是天大的好事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说道:“苏长生,朕觉得这地瓜比土豆更美味,到时候可以多种植地瓜嘛!” 苏长生笑道:“陛下,土豆水煮之后就能当作主食来吃。但是地瓜不行,地瓜吃多了的话,容易腹胀。” “不过地瓜经过处理之后,也不是不能当做主食。可以将新鲜的地瓜切片晒干,然后磨成地瓜粉,用地瓜粉摊煎饼,就能够刚做主食了。” 是的,如果吃煮地瓜的话,顿顿吃会引发腹胀等一系列的问题,是会吃出事情来的。 但是将地瓜晒干磨成面,再摊煎饼,当作主食吃,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在山东的许多地区,一直到八九十年代,地瓜面煎饼都是当地百姓的主食。 听到这里,李世民连连点头,他不由对苏长生说道:“这地瓜和土豆,真是宝贝啊,苏长生,种植和推广的工作,朕就交给你了。” 苏长生点头说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来做这件事情。” 李世民走的时候,苏长生送了他两筐土豆和地瓜,还有一些辣椒。 这让李世民十分感动。 苏长生则是一阵好笑。 自己送给皇帝两筐土豆和地瓜,居然让皇帝如此感动。 这种事情放到后世,那就是一个笑话。 …… 土豆地瓜等农作物推广的事情,倒是不急在一时。 这些农作物,都是要开春之后才能种植的,现在着急也没什么用。 而苏长生也提前做出了安排,武城村还有他拥有的土地,今年一律不种冬小麦。 苏长生准备将这些土地,全部种植新型农作物。 苏长生拥有的土地,还是少了一些。 李世民也拿出一批土地让苏长生做实验。 其实,无论是地瓜、还是花生玉米,都是可以在小麦收割之后再种植的。 这种种植方式,在民间叫做麦茬。 但是麦茬虽然并不会减产多少,当种粮却是不行,因为很容易腐烂。 因此,苏长生也只能让这些土地的百姓,都停止播种冬小麦。 而这件事情,也让这些土地的百姓,心里有所抵触。 少种一季冬小麦,他们可就少收成一季的粮食。 而明年种植新型农作物,谁知道成不成? 万一新型农作物种不活呢? 到时候他们可就要亏两季的粮食了吗? 民以食为天,这样的损失,对哪些百姓来说,简直就是难以承受之重。 幸好,苏长生也很清楚百姓的顾虑。 他直接对这些百姓,做出补贴。 每亩地补贴五百文钱。 有了补贴,才平息了民怨,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