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周二。 裴谦今天心血来潮地来到公司,在电脑上查看最近腾达精神契合度测试的结果。 自从腾达的招聘由各部门自由招聘改为统一考试之后,到现在为止已经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招聘,分别在11月和5月份。 最近一次招聘来的员工也都已经入职成为了腾达集团的正式员工。 当然,相关的安排,比如扩展办公场地、安排工位、购置办公用品、发工资和各项福利等等,都有行政和人力资源部门去负责,裴谦除了在花钱的时候问一句能不能加钱之外,其他时候基本是不会去过问的。 因为他确实没精力去管这些事情了,也没什么必要去管。 不过今天,裴谦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这腾达精神契合度测试到现在为止,好像也没有淘汰过任何一名员工呢? 这测试看起来不那么好使啊? 裴谦翻了一下记录,确实是只有最早的那批员工在腾达精神契合度测试这边卡了一下,刚开始通过率很低,但还是在最后险之又险地通过了测试,并没有被淘汰掉。 而最近的这批5月份考试并入职的新员工,腾达精神契合度测试竟然全都是一次通过! 这就很离谱了! 裴谦当初为了出这套题他是绞尽脑汁,埋下了无数的陷阱。 只要答题者有一点职场的惯性思维,都很难通过测试。 而且,题库是一直在换的,只有裴谦这里有标准答案。答题人每次答完之后,即使通过,也不可能知道自己具体是哪道题对、哪道题错。 这种情况下,这些新人是怎么做到全都一次通过的? 在不存在泄题的情况下,裴谦觉得就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招来的人恰好都是混子。 这种就太乐观了,可能性几乎为零,裴谦不会骗自己。 第二种,这些人原本不是混子,但被各部门给感化、培养成了混子。 这种可能性会大一些。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各部门都已经变成了混子部门,新员工也都被培养成了混子,那为什么腾达集团还是在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呢? 难道说,腾达集团已经变成了大家一起混、随便工作一下都能让公司存活并发展的的神奇公司了? 这种想法有点离谱,但也不能说全无道理。 毕竟“马太效应”就是说的这个事情。 还得从长计议啊。 裴谦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又把整个题库给更新了一遍,包括里面的一些题目,稍微换几个关键词,答案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全都改好之后,裴谦把题库重新提交了上去。 虽然现在看来,用腾达精神契合度测试劝退员工的希望不大,但也不能放弃希望。 “笃笃笃。” 办公室外传来了敲门声,辛助理推门而入。 “裴总,央视的财经观察栏目,想要为我们公司专门做一期节目。” “节目组那边想用我们腾达集团的slogan作为标题,所以问到了我这里。但是,我们公司似乎还没有slogan。” “要不,您想一个?” 刚刚上传完精神测试题的裴谦转头看向辛助理,头上缓缓飘出一个问号。 ? 财经观察栏目? 怎么又是电视台! 京州电视台也就算了,现在连央视都来了? 这是巴不得让我死吗?! 裴谦脸色一沉:“拒绝!” “呃……”辛助理犹豫了一下,“裴总,您可能没听明白。财经观察是一个分析类节目,不是访谈,不需要您或者任何腾达的员工出面。哪怕我们不提供这句宣传语作为标题,节目组也会自己定一个标题播出的。” 裴谦懵了。 还能这样玩? 这是先斩后奏啊? 也就是说,我配合或者不配合,这节目都照常播出呗? 裴谦沉默片刻,问道:“那……我们可以跟他们商量商量,不要播出这期节目吗?” 辛助理微笑道:“恐怕是不行的。” 裴谦靠在老板椅上,感觉很惆怅。 看起来这并不是在商量,而是一个通知。 行,不就是要一个slogan吗?给你们。 我就代表腾达集团给一个很离谱的slogan,你们要是敢用,那我敬你们节目组是条汉子。 裴谦想了想,说道:“我们腾达集团的slogan是:永远相信莫名其妙的事情即将发生。” 即使是见多识广的辛助理,也下意识地愣了一下。 所谓的slogan,可以翻译成标语或者口号,但翻译过来的意思并不能完全体现出这个单词的原意。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简短而浓缩的文字,传递公司的理念,强调公司和产品最为突出的特点,树立品牌特性,以此吸引用户。 如果用社交账号打个比方的话,品牌logo是头像,品牌名是昵称,而slogan就是个性签名。 一个好的slogan必须与公司特性或产品特性密切相关,还要做到简单、易读、易懂、易记,让顾客第一眼就能看到这个品牌的核心价值。 它不仅仅是促销宣传语,也是蕴含着整个公司核心精神的一句口号。 就比如那句“JUSTDOIT”,就是一句很好的slogan。 而腾达集团到目前为止,虽然有很多的产业,不同的产业也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整个腾达集团却没有一个很明确的slogan。 但是裴总的这句slogan…… 永远相信莫名其妙的事情即将发生? 这句话给人的感觉,就像它所描述内容的一样莫名其妙。 “裴总,您确定就用这句了?” 因为这句slogan有点过于离谱,所以触发了辛助理很少用到的二次确认机制。 裴谦点点头:“没错,就它了!” 辛助理没再多问,而是点点头退了出去。 她能够预料到,财经观察栏目那边的人在听到这句slogan的时候肯定也会跟自己一样震惊。 …… 终点。 马一群把吴滨、崔耿、吕明亮给迎了进来,然后赶忙关上了自己办公室的门。 而后,他从锁好的抽屉里拿出几本书,分发给众人。 书的封面上写着几个大字:《腾达精神初探》! 所谓的初探,意思就是初步的探索,一般用作论文的题目,表示谦虚。 而这里用“初探”,显然是在强调腾达精神博大精深,这些只是对腾达精神的初步探索,除了书中内容之外,还可以继续深挖。 提醒读者们,应该只把这本书当成是一种启发,而非一种教条。 吴滨伸手接过,面露惊喜之色:“已经印出来了?好快!” 他开心地抚摸着封面,这可是自己好几个月的心血啊!终于看到实体书了! 马一群点点头:“嗯,因为不发行,所以节省了很多时间。像之前说好的,只少量印刷了200本,先发给内部的核心员工,还有李总这种裴总的好友。” “如果发不完的话,就锁起来保存好,不能滥发。” 虽然这本书内容不多,也没有违规内容,但按照相关规定,如果想要批量印刷,也是必须拿到准印证的,否则会违反管理条例。 很多人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偷偷地印书,哪怕只是自己看,严格来说也是不合规定的。 所以,马一群跟吴滨商量了一下,觉得要拿准印证还不如直接按照正规渠道自费出书。 自费出书有编写、出版、发行三个环节,所谓的发行就是通过发行渠道进入销售终端市场,直面客户,需要花钱推广和铺货。 但是《腾达精神初探》这本书没指望赚钱,甚至没指望着大范围的传播,仅仅是给一些核心成员交流、学习用的,所以只出版、不发行。 这本书,有三个地方值得一提: 在书的第一页就写清楚了,这只是对腾达精神的初步解读,只能起到一种启发作用,不要陷入教条思维,而是要在工作中不断地体会、扩展、深入挖掘。 裴总的那三幅“世界名画”,分别是“逆流的背影”、“裴总的午餐”、“裴总在思考”,全都印刷到了书中作为插图。 在书的最后一页,用一段小字写着裴总的那一长串头衔,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忽略掉。 马一群说道:“印出来的书基本上都在吕明亮那边的仓库,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取,但是每一本书的去向都要记录。” 吴滨补充道:“还有,我强调一点。” “这本书之所以限量,并不是怕泄密,而是要培养大家的独立思考精神。” “腾达精神有一条是‘独立思考、不盲从’,如果大家拿到这本书之后就不再对腾达精神进行深入思考,这也是另一种盲从,是我们必须警惕的。” “这本书更有价值的内容在于裴总的行为和具体事例。” “对于腾达精神的这几条内容,它本身反而不需要刻意地去保密。” 吴滨的意思很简单,如果说“腾达精神”是一本秘籍的话,那么高度概括后的那几句话,顶多也就算是招式的名字。 只知道招式的名字却不知道具体的心法,也是没有意义的。 相反,让这些高度概括的内容以非官方的方式在私下里流传开来,反而会有所帮助,是腾达企业文化传播的重要一环。 众人纷纷点头:“明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