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向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禥虽然不聪明,但其实有自己的坚持。   他更信任贾似道时,会坚持听贾似道的。   而贾似道一离开朝堂,他更信任吕文德,因此一直坚持议和。   在他看来,不就是奉表称臣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岁币还是那个数,多写一句“臣赵禥”又不会怎么样。   一群人非要在宫门外伏阙上书实在是很讨厌。   直到被王坚吓到,并且太后赶来,劝了一句“江公、王公皆真知灼见,官家应虚心纳谏才是。”   赵禥一愣,这才知道太后谢道清已要被说服了。   他于是也不再坚持,调整了一下坐姿,问道:“两位相公想要朕怎么做?”   “请官家下诏,拒绝和谈,驱元使离开临安。”   “好不是,允,朕允了。”   “臣以为,宜遣使往长安,勉励秦王攻克兴庆府之功劳,嘉奖安抚以定其心,使其忠于大宋。”   “允,都允。”   “官家该下诏,分西南西北为六路,由秦王开府治理。”   赵禥一愣,奇道:“西南西北不就是李逆在治理吗?”   江万里有一瞬间似乎无奈地叹息了一声,他开口正要解释。   “正因如此,故而.”   “允了允了。”   赵禥已失了听他说话的耐心,又调整了一下坐姿,恨不得早些回去喝酒享乐。   江万里、王坚皆是一滞,分不出是喜是忧,心头百味杂陈。   谢道清则道:“贾相既不在朝,国事繁杂,不可耽误了,下诏起复叶相公、马相公等人。”   大宋政局一直就是这样,争斗不停、也起伏不停。   凡为官者,一辈子若没有被罢官、起复过几次,都称不上官。   一连串的主张都是江万里提出的,算是清流对奸党的一次反击,不论如何终于是做成了。   代笔的宦官写下一封封诏书,盖上官家的私印,等待着次日开大朝宣读。   事定   “竟还惊动了王老将军,也亏得是王老将军来壮了声势,否则岂有这般轻易。”   “局势让人不安啊。”王坚道:“满朝皆言'李逆',却无人敢提吕文德之私心。”   “是啊,便是这吕文德之私心,连贾似道也退避三舍。”   江万里想到闻云孙在天台山收到的那封信,感慨道:“好在大宋有志之士众矣,得以劝动了官家.王老将军请。”   王坚终于肯坐上小轿。   一行人向御街而行,心头思虑着朝中之事。   忽听得后面一阵嘈杂,有人大呼了起来。   “干什么?!”   王坚转过头看去,隔得远,他只看到邓剡怒喝一声,用力一推,将一名消瘦的病汉推倒在地。   之后,那汉子却是再没有起来。   “怎么了?”   人群中响起窃窃私语。   “死了?”   “那书生杀人了。”   “当官的”   很快,一队队衙役也不知从何处冲了出来,径直摁住了邓剡与其余书生。   “放开我!是他无礼在先”   “无论如何,宫城脚下行凶杀人,随我们走一趟吧!”   阻止了议和的喜悦就此被冲散。   江万里心知此事急也无用,只能慢慢再为邓剡奔走,竟是转过头道:“王老将军不必操心此事,先回府上歇息吧。”   王坚不放心,但终究是个带兵打仗的将军,陷在这临安的繁华御街,面对刑律之事确实是帮不上忙,点点头答应了。   “怕是主和派的报复吧?”   江万里沉吟片刻,还是没瞒着,道:“临安知府赵与可极力主张议和,此事或是他的报复。”   王坚久久无言,也不知说什么才好。   以前守着钓鱼城,觉得高山险峰上的苦寒日子难熬、战场上的刀光剑影难躲。   如今身处这天下最繁华的临安,才知看不到的刀光剑影更难躲。   这夜他回到府中,家中子弟连忙扶他躺下。   王坚已然非常疲倦了,被盖上被子的一刻却还不忘交代起来。   “明日官家开朝会,拒绝议和.来报我。”   “祖父放心,孙儿明早便去打听,一得到消息就来与祖父说。”   王坚点点头,道:“离开川蜀七年了.我一直听说乡亲们从钓鱼城上迁回了合州”   他疲惫地闭上眼,喃喃道:“真想回去看一看。”   “祖父想去,待天转晴了,孙儿雇艘大船。”   “去不了了.去不了了”   这一觉王坚睡得很沉,再睁眼也不知过了多久,他连忙招过孙子来问。   “议和之事如何了?”   “祖父放心,官家果然下诏将元使赶出临安了。”   “那就好,那就好光荐,光荐的案子如何了?”   “孙儿这便去打听。”   王坚无力点头。   昨日强撑着一口气赶去宫城,耗费了他太多体力,到了今日反而愈发疲惫起来。   因膝盖太过刺痛,下午大夫又来看过,称是一段时日内走不了路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老人就只能每天坐在院中的藤椅上。江万里亦来探望过他,王坚开口又是问了一句。   “光荐的案子如何了?”   “御街上太多人都看到他推倒了那人,不过此事却是巧合,与主和派无关。王老将军可以放心。”   “那就好啊,宋瑞怎未过来?是与光荐一起被拿下了?”   “没有,他刚迁官,公务繁忙,我叮嘱他莫来打搅。”   “.”   又过了几日,江万里也不来了。   王坚便显得愈发孤独。   他坐在那看着远处的落日,已记不得这是某月某日。   “以往以为自己会死在战场上,没想到老来竟是这幅光景,若叫君玉见了,他必要笑话我了.”   “祖父!”   “别哭,哭什么?那年你十岁,蒙哥十万大军压境,你都没哭过,今日哭什么?”   小孙子还是哭个不停,王坚也不再管他,看着落日,自顾自地用那沙哑的声音呢喃自语。   “后来,非瑜说,要打到阴山敕勒川,他与君玉都快打到河套了。我要是能再去与他们并肩杀敌,哪怕只有一场.”   “等祖父的腿养好了,便可以请命挂帅了。”   “是啊,我还不老,李可斋公刚收复了兴庆府,他与我同岁。”王坚终于是笑了笑。   远处的落日仿佛是照到了阴山敕勒川,草原上,他与李瑕、张珏正在纵马狂奔,望到远处那杆敌旗消失在天际,三人遂哈哈大笑。   与此同时,有人正哼着歌,走在王坚府邸的前庭。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贾似道走起路来施施然,眼神里却带着些难以遮掩的悲哀。   这是他以前没有的神态。   活到了五十二岁,尽管他倔强地认为自己依旧是个走鸡斗狗的少年,但岁月无情而残忍,摔了贾似道一巴掌又一巴掌,让他知道老了就是老了。   “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轻轻哼着歌到这里,贾似道停下脚步,看到站在前面的那个少年。   “你是王坚的孙子?多大了?”   “你来做什么?别打搅我祖父。”   “我来告诉他一些真相。”贾似道摊开了手,道:“我和他一样,这次都输了。”   “请你出去,别打搅我祖父。”   “一点礼数都不懂。”   贾似道挥了挥手,自有护卫上前摁住了那少年,他则继续哼着歌,继续往前走。   哭喊声在身后喊起。   “贾相.别告诉他求你了.呜呜呜.”   贾似道毫不理会,走过一重院门,便看到了坐在那的王坚。   “官家调平章公回朝,也好。”   与贾似道对坐相谈了一会之后,王坚道:“非瑜的为人我是知晓的,他要收复中原,那在此之前,必不会背叛大宋。”   “我知道。”   “平章公果然能看得清,那就好,那就好。”   贾似道默然了一会,道:“很多事不是看清就够了,我早看清了这大宋的积弊,亦看清了革弊之法凡事,我都看得清。”   王坚没有回答,他已经很疲惫了。   “只怕有时看得清,但做不到。”贾似道叹息了一声,道:“这件事一开始,我就知道,斗不赢那些人。”   “斗不赢吗?”   “上个月,淮西战报传来,阿里海牙集重兵于淮河,直逼蔡州。”   “咳咳.蒙元不会在此时开战。”   “我们都看得清,但夏贵是支持吕文德,还是支持你?”王坚又在咳嗽了。   贾似道起身,道:“有个道理,是别人教给我的,今日我送给你们得到圣眷没用,你们千辛万苦求得官家的支持,空中楼阁而已。”   “咳咳咳咳.”   王坚一下子没顺过气,似要把肺都咳出来。   贾似道视若不见,已转身向外走去。   “说得再简单点,官家就是个傀儡、废物,靠他点头你们就想阻止议和,异想天开。这件事,我们的区别在于,我看清了,你们没看清,徒抱幻想。”   那穿着官袍的身影走远。   院中的老人低下头。   血从他嘴角而下,一滴滴落在草地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