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众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18章众叛   军靴踩在积雪上簌簌作响。   密集的脚步声从保州西大街那头响起,显然人数很多。   张弘范回头看了一眼,向传令兵吩咐道:“去问问是哪支兵马来援了,让他们堵住北门,莫让张弘道逃了。”   “喏!”   那传令兵领了军令,迅速便向那支兵马迎了过去,远远便喝道:“总帅问你们是谁的部下?!”   “噗。”   一阵箭雨已经向这边射来,袭向张弘范所领的一千蒙古怯薛,也将那名传令兵射倒在地。   “列阵!杀过去!”   才赶到的兵马中传来了一阵阵喝令,当即便列阵向这些蒙古怯薛杀过来。   时不时还能听到有校将在里面喊叫着,激励着士气。   “巷战,巷战。别让这些蒙卒逃散了麻烦。”   “先立功,才好改头换面……”   这些声音远远落入张弘范耳里,他听着其实很熟悉。   毕竟都是他认识的张家旧部,彼此都还沾着亲。   “十三叔?”   张弘范大怒,推开了两个亲兵,向领兵而来的将领所在的方向吼道:“天太黑你认错人了,还不撤回去?!”   回应他的是一阵阵喊声,初时并不齐。   “我们降唐了!”   “这是老元帅的意思,我们归附大唐了。”   “对口号,对口号……”   之后,声音渐渐齐整起来。   “归我圣朝,复我汉家江山!”   一旦这些士卒的喊声齐整,气势也就越来越强。   而一千蒙古怯薛被堵在这长街上进行巷战,本就不是他们所擅长的打法。   这边厮杀还在继续,远远又有了新的呼喊声传过来。   先是来自北面,之后来自南面,各个方向的呼喊最后汇聚在了一起,对种香园这一带形成了包围之势。   “归我圣朝,复我汉家江山!”   “……”   张弘范不甘地皱了皱,下令道:“退!往城南退。”   他身为蒙古汉军都元帅,此时在城中所能掌握的兵马还是要远多于叛军的。   可惜他今夜犯了一个错误,错在一开始以为是要“揪”出叛徒,以为叛徒只是少数,没想到遇到的却是这样大规模的倒戈。   这使得他没有更早地调动更多兵马,此时便处在了被动。   眼下需要做的是冷静,然后回去调兵平叛。   而此时此刻,张弘范心里却有了更多的怀疑与担心。   他在想,张五郎是怎么活下来的?为什么张十一郎之前说已经杀了张五郎?   夜已经过了大半。   城内并没有看到火光,也没有出现太多的混乱。   若将今夜保州发生的一切看作是战事,它并不激烈。但对于张弘范而言,却越来越有危险重重的意味。   “停!”   匆匆领兵退到南面的钟楼中,张弘范突然停下脚步,且整个人都颤抖了一下。   他抬起望筒,努力扫视着前方的城墙。   “不对,不对……这不是我布置的防务。”   旁人察觉不出来,但张弘范却发现,城墙上所插的旗子的位置,与他傍晚时安排的不一样了。   还有篝火之间的距离。   整个感觉都不一样。   张弘范吸了吸鼻子,把那冰冷的空气,以及一丝血腥的气味吸进鼻中。   他还在分辨这血腥味是方才留下的,还是这附近已发生过兵变。   “总帅?”前方有人问道,之后有火把的光亮向这边汇集过来。   “大帅,是总帅回来了!”   “九哥?!发生什么事了?”   随着蒙语的喊声响起,有一队人迅速向这边过来,跑动时身上的盔甲发出咣当之声。   没有踩雪的声音,因为街道上没有积雪,因为不久前有很多人才从这里跑过。   “十一郎?是你吗?”   “是我,谁叛了?贾文备叛了吗?”   火把的亮光中,张弘范已经能看到张弘庆。   “是,贾文备叛了。”他道:“你快去调集你的兵马,随我平叛。”   张弘庆并不转身回去调兵,而是继续向前,嘴里问道:“九哥你受伤了吗?”   忽然,张弘范从身旁的士卒手里抢过一柄小斧,猛向张弘庆掷了过去。   “杀了他!”   斧头正中张弘庆的肩甲,“当”的一声重响,火花四溅。   张弘庆像是一只被踩中的野猫一样惨叫起来,栽在地上痛苦地滚了两圈,肩上血淋淋一片。   “啊!啊!”   “给我杀了他!杀了他……”   等张弘庆再站起来,一条胳膊已经是晃晃悠悠,如同快断了一般。   “大帅!大帅!”   “快!快杀了老九!”   张弘庆面目狰狞,一会痛叫,一会又冲麾下将领大吼。   “还有兀古带,我要他的头立功,快去!快去……”   “快走!去找大王!”   张弘范还在奔走,他暂时没有时间去分析前因后果,不太确定城中还有哪些将领值得信任。因此决定先去找兀古带。   那蒙古怯薛千户加瓦已经开始质疑张弘范的统兵能力,只是对保州城并不熟悉,才肯继续听张弘范的命令。   他们又向东赶去,还未看到莲池别院,前方忽然又是一阵箭雨。   “嗖嗖嗖嗖……”   “张弘范在这里!”   又是许多士卒倒下。   “史杞?”   张弘范很快便认出这是哪一支兵马,竟是在唐河畔俘虏来的两千史家的兵力。   这些人原本已经被卸了盔甲与武器,此时却又披甲持弓。   “加瓦!”张弘范喝道:“我们杀过去,与大王汇合!”   “杀过去……”   夜色里那泛着光的雪终于成了血水。   待张弘范终于杀出一条血路,赶到莲池别院前,却是愣在了那里。   目光所至,只有一地的狼藉。   原本精美的雕栏画栋被烧成焦炭,堆成一个个火堆,周围是数不清的马粪。   却根本看不到兀古带与他的兵马。   “大王呢?”   “那边!”   加瓦抬手向东一指,大喊道:“大王往那边去了,听到了吗?!”   确实有杀喊声从东面传来。   隔得很远,因此听得不太清楚,但可以确定,那是今夜战况最激烈的地方了。   “走!”加瓦道:“我们随着大王突围。”   ……   天光微亮。   保州东城门前到处都是尸体。   受伤的人和马倒在地上惨叫、嘶鸣,构成炼狱一般的场景,可以看出兀古带为了逃出保州城是不惜一切代价。   兀古带也是幸运的,发现城中有不对劲,第一时间就带兵出城。   但等到张弘范赶到之时,叛军已经占据了东城门。   甚至,叛军已经竖起了一面唐旗。   加瓦领兵拐到东城大街,见到的便是那紧闭的城门。   他犹不甘心,喊道:“杀出去!”   “走不掉了!”张弘范一把拉住加瓦的马绳,喝道:“你逃不掉了,跟我平叛,还有机会守住保州……”   “滚开!”加瓦依旧在呼喝号令剩下的蒙古怯薛冲锋。   “我是蒙古汉军都元帅!我命令你冷静!”   “滚开你这个汉人,我要回草原!”   加瓦挥动弯刀,逼退了张弘范。   他才不会为了守住保州城与唐军拼命,他留在这里本是为了驱赶中原的汉人去战斗,用中原人的性命去守住中原。   就算守不住,他大可以退回广袤而丰美的大草原。   他策马奔向那紧闭的城门,对这个城池毫无眷恋。   “长生天!保佑你的子民!”   “嗖嗖嗖嗖……”   加瓦摔在马下,倒在了血泊里。   很快,有人上前哄抢他的头颅,“噗噗噗”地劈烂了他的脖颈。   长街另一边,被仅剩的百余亲兵拥簇着向城内逃去的张弘范感受到了无比的失望。   其实,他效忠的忽必烈也随时可以逃回草原。   他效忠的人根本不会与他同心协力作战。   失望之下,张弘范回头看了一眼,只见东城城门上插着一杆将旗。   那将旗上,一个“董”字在朝阳下显得那么刺眼。   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   整夜,一次次奔逃,一次次被背叛。张弘范却依旧可以冷静下来。   他已经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二姐儿?是二姐儿……”   回想起来,那日在张府书房,张文婉分明就是听到了他要杀张五郎之事。   他追到后院时,张文婉已经把消息交给了路过的那一队婢女其中一人。   之后,消息由靖节传出,递给了张五郎。   所以张五郎早有防备,没有被诱杀……   想到这里,张弘范忽然又想到了张十一郎揉脖子的样子,于是他能想像到张五郎把刀架在张十一郎脖子上逼他投降的场景。   张五郎为什么能做到这点?   因为所有人都在帮他。   张二郎是故意说谎的,明明把旧虎符交给了张五郎,却故意说在贾文备处。   “不对。”   张弘范忽然喃喃道:“贾文备还没有投降,旧虎符一直就不在贾文备手里……走!去找李庭、贾文备。”   他终于振奋了些,心想,李庭、贾文备至少比兀古带可靠。   “哈。”张弘范甚至故作轻松地笑了一下,向身边的亲卫道:“不该来找兀古带,该早些去与李庭汇合。”   ……   一根长杆上挂着一颗人头,出现在了张弘范面前。   “李庭?”   张弘范嚅着毫无血色的嘴唇,转头四下看去,已找不到退路。   他看到那根长杆之下,贾文备骑着马正向这边而来。   “贾仲武?连你也叛了吗?你不记得陛下对你的重恩了吗?!”   “重恩?”   贾文备十分非常生气,用力一踢马腹便向张弘范这边冲过来。   “张九,你知道我一整夜都在带兵守着万卷楼吗?!”   “别过来!”   “万卷楼若有一点闪失,我父便是从墓中爬起来也要打杀了你!”   大喝之声盖过来,贾文备显然有满腔的怒火与怨气要泄。   张弘范却是不肯再与他多说,转身便逃。   “走!突围!”   而另一个方向,张弘道也在迅速赶来,脸上带着焦急之色。   “大帅,你看。”   一抬头,张弘道只见东面董文用的兵马正在迅速包围向那一片街巷。   他微微皱眉,下令道:“快去,拿下张弘范。”   “大帅。”有人上前,低声向张弘道提醒道:“只怕你救不了他了,算了吧?”   “我没有想救……”   张弘道转头便低喝了一声,话到一半,他却是停住了,转而喃喃了一句。   “整顿乾坤事了,归来虎拜龙庭。”   这是张弘范的词,如今读起来,张弘道却是觉得自己像是抢了弟弟的志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