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定军(为白银盟主“niema”加更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3章定军(为白银盟主“niema”加更1111)   定军山。   定军山位于汉中西南,地处于金牛道出口处。   它属大巴山脉,其山脉有山峰十二座,号称“十二连峰”,包围着一个天然洼地,可戍屯万余兵力。   三国时,刘备便是在此击败了曹军,由此崛起汉中。   诸葛亮大布八阵图、黄忠阵斩夏侯渊,皆是在此。   故而偶有人说“得定军山则得汉中,得汉中则定天下”。   当然,说说而已。   李瑕已驻军定军山,却远未有得汉中、得天下的迹象。   至少汉中战场上的八万蒙军,依旧是野战无敌……   李瑕拿下利州之后,有两万余仆从军归顺,但他并未将他们带出来。   因这些兵力实在没有太大战力,守城抛抛木石还行,走金牛道追击蒙军反而会成为拖累。   且带不了那么多辎重。   李瑕只带了六千步卒,一路而来猛攻汪翰臣的后军。   在这天梯石栈相勾连的崎岖栈道上,蒙古骑兵的优势全然不能发挥,只要有战马受惊,便横冲直撞,把前方的蒙军撞下山崖……   另外,汪翰臣的战意并不坚决,只想趋往汉中。   但到了平原,李瑕的六千兵力便不足以改变局势。今日,主要是起到激励汉中城内守军的作用。   只看兵力分布,宋军显然还没有占领汉中的实力……   李瑕没有搭帐篷,站在山间,抬眼看了看天。   这是正月末,月光黯淡。   但望了许久,李瑕终于还是等到了云层中透出的一钩弯月……他遂觉心安了些,抬脚向山林间的士卒们走去。   “都歇好了吗?”   “好了!”   李瑕点了点头,看向一身黑衣的茅乙儿,以及他身后十余精锐。   “还有什么要交代的没有?”   茅乙儿咧嘴一笑,道:“能战死家乡,落叶归根,末将死而无憾。”   也不知他是与谁学的成语。   李瑕道:“不准死,务必把我的信送到。”   “是!”   “去吧。”   这十余人迅速离开。   李瑕又继续往前走,目光在一列列士卒身上逡巡着。   “蒙军以为我们占了定军山要安营下寨。但我们没有,露宿山林,风吹雨打,你们可觉辛苦?”   “不辛苦!”   “不辛苦是假的。”李瑕道:“但蒙古人想不到我们能吃多少苦、受多少累,故而,我们必胜。”   “必胜!”   “出发。”   汉中城,望江门城头上,张珏正站在夜色中望着汉江上游。   他相信李瑕必然要派人来联络。   这是默契。   一直到三更时分,江面上火光一闪,张珏眯眼看了好一会,终于看到隐隐约约的黑影顺着江水浮下来。   “噤声。”   张珏大喜,压低声音吩咐道:“快,放下吊篮,快。”   然而。   “发现宋军!”   “放箭!”   只听对岸呼喝声起,树林中有蒙古伏军杀出,对着江岸上的羊皮筏子便放箭。   蒙军将领中亦有不少聪明人,竟是猜到了宋军会趁夜派人入城。   很快,江对岸火把亮起,一列列骑兵冲来,拦截江面。   张珏亦吼道:“放箭!砲石!”   ……   “噗!”   “噗……”   “佰将快走……呃……”   “噗通!”   “射死他们!额秀特……”   “快!掩护!”   “拉他们上来……”   汉江下游不远处,杨文安正跨坐在战马上,看着江面上漂下来的尸体。   “拉过来。”他开口咐吩道。   过了一会,有蒙古汉军士卒大步跑来。   “报将军,每具尸体都搜到了信。”   杨文安愣了愣,道:“给我……”   汉中城。   篝火旁,张珏正守着身中了两箭的茅乙儿。   “张将军……我傻得很……将军怕我转述不清楚……写了信……”   张珏连忙接过,先是扶着茅乙儿重新躺下。   “好,好。你先养伤……我看看。”   那是一个牛皮包裹,打开来,里面的信纸有点湿,字迹却还在。   张珏往火边凑了凑,眯了眯眼。   “君玉兄与诸袍泽见信如晤。诸君收复汉中,功业不朽,英名千古。瑕不才,不能顷刻杀退城外之敌。然请诸君放心,今已联络蒙古阿里不哥,其人诚慕我汉家威仪,热爱和平,愿与大宋议和,此大事,尚待陛下决断。   阿里不哥又言,挑拨蒙哥侵宋土者,忽必烈是也。因其狼子野心,使川蜀生灵涂炭,蒙哥亦死于我大宋将士之手。有鉴于此,已命六盘山大将浑都海、陕西行省左丞阿蓝答儿清剿忽必烈同党……”   同样是篝火旁,杨文安捧着从宋军尸体上搜到的信,一句一句念着。   自有人翻译给莫哥等人听。   “……”   “瑕直言,此狗咬狗也。所幸,吕帅已扼大巴山蜀道,严防蒙军南下。只待浑都海兵至长安,扼秦岭蜀道。则,汉中蒙军如入瓮之鳖,至必死之地。   诸君只须再守城数日,蒙军必退。若不退,唯请诸君死节,瑕随后便至。黄泉道上,两万英魂共候蒙军八万瓮中之鳖,值否?是谓大丈夫死得其所……李瑕拜上。”   “额秀特!”   “额秀特!”   “宗王,李瑕是故意让我们看到这信的,不要上了他的当!这个被长生天唾弃的奸险小人!”   “够了!”   莫哥大怒,吼道:“我知道他是故意的!但谁来告诉我,他为何会知道浑都海、阿蓝答儿是阿里不哥的人?!”   “宗王息怒……阿蓝答儿钩考之事闹得人心惶惶,他他他……他与漠南王不和,人尽皆知,而浑都海驻兵六盘山,本就是为了给阿蓝答儿撑腰……此事……”   “禀宗王,李瑕此人,本就是细作出身,去过河南数次……”   一时之间,大帐中,蒙语、汉语嗡嗡作响,通译已愣在那里。   “额秀特!”   “请宗王息怒,依我看,李瑕是故意吓唬我等,反而可见他心虚。只需以雷霆之势歼灭这些汉中宋军,再出秦岭,还来得及……愣着做甚?给我译给宗王听啊!”   忽然,   “报!宋军夜袭……”   莫哥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   转头在大帐中看了一圈,像是看谁能说一说,为何李瑕那一点点兵力敢夜袭自己这数万人的大营。   然而,那哨马奔到近处,却是大喊道:“报!阳平关急报,宋军偷袭关隘,请求支援……”   话音未落,又有哨马奔来。   “报!鸡头关失守!”   莫哥张了张嘴,转头看向地图。   阳平关,通往陈仓道的要塞;   鸡头关,通往褒斜道的关隘。   这是蒙军北撤的道路。   ……   为何汪良臣丢了汉中城之后还能聚起兵力?   因为他把几乎整个汉中所有的兵力都调过来了……   从来没有一个蒙古将领认为,宋军会去秦岭蜀道,连汉中都立不住脚,去关陇做什么?   暂时而言,宋军确实没有北上的必要。   但,蒙军有。   李瑕的信确实是要给张珏,只是不忌惮于信被蒙军看到而已。   否则不必让人冒死,直接递话给蒙军就行。   但李瑕不需要递话给蒙军,因为浑都海、阿蓝答儿哪怕不搭理李瑕,也本就是忽必烈的生死大敌。   这不是挑拨,蒙哥死的消息送到就够了。   李瑕的所做所为,已是一场阳谋。   “你们以为攻下汉中,再对付浑都海来得及?那好,我再堵住陈仓道、褒斜道,你们还来不来得及?”   天光破晓,汉中城。   张珏已有了必胜的信心。   他把李瑕的来信抄录了数十份,贴在城中各处,找来人大声宣读。   “将士们听着!这一战,要么我们拿下汉中,要么我们拖死蒙军!简而言之,两个字……必胜!”   “必胜!”   “必胜!”   ……   来阿八赤听着从汉中城头上传来的呼声。   他已不敢确定还要几日才能攻下汉中城。   而攻下汉中城之后,又要几日才能打下阳平关?   他闭上眼,想了很久,最后走向莫哥。   “宗王。”   “额秀特,说!”   “宗王该知道,这些兵力是漠南王的,是用来争夺汗位的……必须尽快带回去。”   莫哥神色萎靡起来。   他在石子山上受的伤还没好。   蒙哥伐蜀之战,至此已持续了一年,所有人都已成了强弩之末。   哪怕是好战的蒙古人,也对这个死了大汗之后在山地中被围追堵截的战场感到了厌倦。   良久,莫哥开口道:“派一个信使……去见李瑕。”   其后,阳平关与蒙军大营间信使往来了几日。   二月初三,莫哥带着四万人北上子午道,向长安进发。   二月初六,李瑕领兵放开了阳平关,回驻定军山。   当天夜里,汪家兄弟迫不及待便领兵西进陈仓道,急赴陇西。   大军被区区六千人吓退,说来丢脸,但他们没有后悔,只感到后怕。   再晚一步,陇西局势就坏了。   因为就在二月初五,京兆消息传来,阿蓝答儿已领兵杀出长安城,直趋六盘山,欲与浑都海合兵。   ……   无论如何,自曹友闻死后十余年,蒙军终于离开了汉中。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   “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浑身是伤的张珏斜站在汉中城门处,站着站着,忍不住唱起了稼轩词。   忽见前方旌旗招展。   宋军欢呼起来,盖住了那唱词的声音。   ……   李瑕抬头看了这雄伟城池一眼,策马进了汉中城……   再次感谢白银盟主“niema”的打赏,已经加更完成了,希望能感受到我的谢意~~另外,再求一下正版订阅、月票。月底有双倍,我设立了求票目标。还有下个月的保底月票,关系到下个月的曝光,谢谢大家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