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即将出现的结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在深潜器中的高征星,   正回顾着人类这几十年来在木卫三的发现,   自从当年王猛登陆木卫以来,那海底的异常生物,   一直进步,   似乎人类的接触导致了它们的变化,   至于变化的具体原因科研人员,并没有搞清楚,   但这些年留的记录能清楚的看到这种变化过程。   因此为了安全起见,   乘坐深潜器的高征星,   要尽量保持在这种奇特的未知鹦鹉螺生物的上浮极限范围之下。   而随着深潜器的深度继续加深,   下潜的速度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慢,   终于在到达距离海面271公里的位置时,   深潜器停止了下潜,   高征星也在着漆黑的海洋中正式开始工作,   在与地面进行过通信后,   只见一个带着钩锁的探测机器,从深潜器上脱离下去,   向着海底而去,   而在深潜器上的高征星操控着探测器,向地面汇报着情况:   “现已开始第一次手动探测工作!”   “地面明白,注意声呐信号!”   “是!”   ……   数小时后,高征星通过耳麦再次汇报道:   “探索机器人已经下降到了298公里!目前距离海底102公里!”   “检测到异常声呐源正在接近!”   随着高征星的声音,他眼前的声呐显示屏上也出现数个光点,   这时地面回复的声音也到了他的耳麦中:   “注意观察,若是出现问题,立刻断开探测机器人!”   “明白!”   随着光点的接近,   很快高征星便看到了那类似蓝星鹦鹉螺,但又体型极为巨大的生物,   所幸这样的生物,他在视频中看过无数次了,因此并不感到惊讶。   “鹦鹉螺生物,已经接近,准备开启微射线探测装置!”   “地面明白!”   随着高征星按下了深潜器的几个按钮后,他再次看向了探测器传回的画面,   而看到画面里的内容,他的眼中不避免的出现了失望的神色:   “未知鹦鹉螺生物出现了逃避现象!”   “地面收到,暂时停止任务,准备返回中继站!”   “明白!”   高征星似乎听到了耳麦中传来了一声叹息,   他也知道这叹息声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这些年与海底未知生物的接触,   人类探测器对于海底未知生物的吸引力似乎有所下降,   那些未知的海底生物,以往会对于探测器表现出疯狂的追随行为,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海底生物的这种行为模式开始变的克制起来,   尤其是在地面使用用红外放射的方法对巨型鹦鹉螺进行照射后,   这种鹦鹉螺的行为方式变有些诡异起来。   对于这种行为,地面的科研人员,怀疑是放射红外法伤害到了这种海底的未知生物,   这才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   毕竟他们用的方法与人类医学中所用的X射线透视法有些类似,   只不过X射线的局限性很大,无法用于远距离拍片。   因此地面便选则了更为强大的放射性射线,尝试对这种海底生物予以照射,   而因为缺少成像所用的金属背景板,   他们便用光谱红外法,去检测射线在巨型鹦鹉螺身上留下的离散能量,   再经过程序分析以获得图像。   而对于这种方法,   一开始遭到了很多专家的反对,   用强辐射去照射巨型鹦鹉螺可能会对其造成破坏,   这很可能是一种残害生命的行为。   但这种说法并不能站住脚,   虽然人类发现这些巨型鹦鹉螺生物,能发出声呐信号。   但这种声呐信号的复杂程度并不高,   远比不上蓝星鲸类生命声波信号的复杂度,   即使人类还无非准确的破解这些信号的含义,   但在一些科研人员看来,这些鹦鹉螺生物,可能不是高等智慧生命。   若非高等智慧生命,人类便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   毕竟人类科技发展到现在,还无法准确的翻译动物的语言。   如果真的不是高等智慧生命,   那这些巨型鹦鹉螺也就不具备某些权益。   可能就等同于人类生活中常见的小龙虾,或者是贝类生物。   而对于这样的生命人类不知残害了多少,   尤其是这些在木卫三上的生物学家,   他们大学的第一节课可能便将一些小白鼠,或者小青蛙,   活生生的解剖,   或者是在之后的实验中,使用药物,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为人类的医学生物做出贡献。   因此许多生物学家,对那些圣母心泛滥的社科类专家予以驳斥,并建议大都方面开发这样的技术。   最终大都地面指挥中心听取了生物学家的建议,   在同物理专家的努力下,   花费了数年的时间,   研制出了第一台高压水下红外射线透视仪,   并通过飞船送到了,木卫三,而后通过新建好的通道,   送到木卫三冰下海洋,   对巨型鹦鹉螺发动巨量的强辐射,   而这样做的效果也很显著,   人类终于看到了鹦鹉螺壳内的一些模糊景象,   壳内剧烈扭动和挣扎的东西,也预示着木卫三的鹦鹉螺和蓝星上的鹦鹉螺终究是有所不同的。   但可惜的是,   因为技术不成熟的原因,   所照射的影像极为模糊,只能看到一个大概。   回想着这件事,   再联想到当前的情况,   高征星心中也在怀疑是不是当初强辐射照射伤害到了巨型鹦鹉螺。   “这恐怕也是当初地面紧急叫停强辐射探测的原因之一吧!”   不知是想到了什么,高征星也叹息了一声,   “既然探测器行不通,看来地面是准备实行第二套方案了!”   此时,深潜器开始慢慢向上浮去,   高征星也难得的稍微喘口气,   他这时又打开了头盔上的信息投影面板,   看着上面父亲的照片,   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存在,   一个向人类告知木卫三海底有着生命迹象的存在。   “父亲所说的王猛真的存在吗?”   回想起父亲告诉他,那些关于王猛的事迹,   他一直都在怀疑这个存在是不是真的人类。   那些听起来极为离谱的事情怎么看,都是不是一个普通人类能做到的事情。   但想到父亲的为人,   又想到王猛的事情只有他成为真正航天员后,   在父亲的申请下他才看到了关于王猛的一部分文件,   他才知晓,真的存在这么一个人类,   而且这个人类,现在已经到达了距离蓝星将近六万个天文单位的距离上。   谷稉/span并且大都地面指挥中心还与王猛有着联系。   可纵使这样,   每当想起这样一个存在,   他的心中都会蹦出同样的一个疑问:   “那真的是人类吗?”   不但是他,凡是知道王猛存在的航天员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说起来,父亲与王猛还有过接触!   虽然这种接触不是直接面对面的。   但要是王猛不是人类,   那父亲岂不是成为第一个达到太阳系边际的人类,   而且还是与外星高等文明接触过的第一人!”   想到这里,高征星失笑一声,摇了摇头。   他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出现这样幼稚的想法,   收敛心绪后,   他耐心的等待着深潜器的上浮,   所幸上浮的速度要比下潜的速度要快一些,   因此他很快便看到了中继基地,   通过深潜器传回的图像,   他看到了这个处于深海中的中继基地,   相较于处于海面下50公里的海下基地,   中继基地因为所处深度更大,   所以建筑规模要更小,也更紧凑一些。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条直通海洋上方的线缆,   因为海底漆黑的环境,这条闪着红点的线缆,   仿佛一条通天的绳索,直通天际。   而这条线缆的存在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无论是核聚变发电装置还是中微子通信装置的体积过于庞大,   若是进入更深处的海域,   便需要建造更为庞大的抗压系统,去放置这些巨大的装置。   可纵使这些年里,各项科技有了飞速的发展,   但要建立这样庞大的抗压系统,   依旧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因此更深海洋的中继基地,便选择了这样折中的建造方法,   通过线缆连接传递电力和信号,达到精简大量的设备,减低建造难度的目的。   至于线缆面对一百多公里的距离能否有效的传输电力和信号,   这完全不需高征星要担心,   毕竟早在几十年前,   地面的特高压技术便已经处于蓝星领先地位,   上千公里的电力传输对于那时的地面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至于更复杂的海洋环境,   当初在大都南部海域,为了保证那个南部大岛,以及上面海昌发射基地的电力运转安全问题,   当时已经可以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铺设上百公里的海底高压电缆。   而在几十年后的当下,   这样的问题并没有难度,   若是不是因为当前的飞船的运力以及预算问题,   木卫三地面指挥中心,甚至想着往更深的地方建造中继基地。   ……   此时,高征星已经进入了中继基地中。   在休息了数个小时后,   恢复精神的他,再次返回了深潜器中,   他这次的任务,将不在是上次那般浅尝辄止,   而面对这次需要执行的任务,   不论是他,还是留在中继基地和海下基地的队员,还是在木卫三地表的指挥人员,   都是一脸的严肃,   因为接下来的任务并不简单:   “这次下潜一共两个大任务!”   “经过商议研究,地面指挥中心决定,先执行海底探索任务!”   “明白!”   高征星回应了一声便开始为这项任务做准备。   所谓为的海底探索任务,   并不是要他开着深潜器降落海底。   纵使人类当前的技术,已经有了降落木卫三海底的可能,   但那巨型鹦鹉螺生物的行为极为怪异,   声呐探测的数据又显示,   海底可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鹦鹉螺生物,   因此让开着深潜器进入海底可能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   所以,要通过探测机器人,   对木卫三的海底进行探测,   收集这种鹦鹉螺的生存数据,   以及确定木卫三是否如一些地质学家所预测的一样,是多层结构。   即冰下海洋的海底也是冰层,   在冰层下还存在着一层冰下海洋,   带着这样的目的,带着线缆的深潜器开始下潜,   两个小时后,   深潜器到达了预定位置,   在高征星的操作下,   一台水下机器人,脱离深潜器继续下潜。   对于木卫三地面指挥中心来说,这次的任务,意义极为重大。   这将是人类第一次对木卫三海底世界开展的真正探索,   以往的几十年里,   人类虽然也尝试性的向木卫三的海底投射过探测器,   可这些探测器因为鹦鹉螺的存在,   很多探测器还未到海底便被捕获,   为了防止被捕获,地面也尝试过将探测器做的更小,   更不容易被发现,   可纵使是这样,到了海底总要开机进行探索,   最后的结果还是很快便失去了信号。   至于为何这样,   对于漆黑的海底来说,   落下的探测器,也许就像开着灯光,在人类头顶上呼啸而过的外星飞船一样显眼。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对于木卫三海底的情况知道的并不多。   所幸在大量的失败案例中,   人类也摸索出了新的办法,   开发出了隐形性能更好的水下探测器,   若是再给这样的探测器赋予更快的速度,   也许还能逃避巨型鹦鹉螺的追捕。   因此在不断的实验下,新的水下机器人便出现了。   而这种机器人的出现,也需要人的操作,   在隔着海洋和冰层的情况下,   机器人的操作存在着一定的延迟,   面对复杂的海底环境,和鹦鹉螺的追捕,   这种延迟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   而这次高征星,进入深海的原因,   便是要做到及时的操控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在有人操控的情况下,不但可以变的更灵活,   还能及时调整方向,看到人们想看的东西。   此时水下机器人还在继续下降,   很快到达了距离海底50公里的位置,   原本干净的海水似乎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漂浮物。   而随着水下机器人的继续下潜,   下方所在的一片区域,便是异常声呐源的聚集区,   而那里是也人类一直好奇的一个区域。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