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食物银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公墓回来后,杨母等人立马开始准备午饭,因为停电,天然气也早停了,只能用煤炉烧饭。   很多家庭为了省钱,干脆在厨房里搭了灶台,南方多山,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柴火。   甚至有不少人,专门以砍柴为生。   中午的主食是长棍面包。   另外还有五个菜,一道红烧蛇肉,一道干虾炖干白菜,一道豆芽炒香菇,一道清蒸咸鱼,最后还有一锅海带汤。   海带这玩意儿,最近两年产量大增,在全国大部分城市都能吃到,堪比新时代的国民美食。   地位仅次于未来的长棍面包。   午饭过后,杨建邦准备领着大家去“地下世界”逛逛,杨母没有跟着一起去,而是选择留下来看家。   “妈,屋里这么热,你都这么大年纪了,万一中暑了怎么办?”   杨丽娜担忧道。   “妈有扇子,还有大茶壶,中不了暑。”   杨母很自信,她之所以不愿意出门,主要是担心家里囤的几百斤粮食,这可是他们家的老本,她要亲自看着。   这次要不是女儿一家过来,她连公墓都不想去,平时就算偶尔要出门,也会让儿媳妇请假回来。   乐乐主动上前挽住杨母的胳膊:   “外婆,你就陪我们一起去吧!”   杨母拍了拍乐乐的脑袋瓜子:“外婆年纪大了,上午又坐了一上午的车,是真的没劲了,你们自己去玩吧,玩得开心点。”   杨丽娜劝了几句,最后只能放弃。   出门后,她看向老弟:“妈平时是不是经常不出门?”   “姐,家里有五百多斤的粮食,妈怎么都不放心,有时候三更半夜的,还要爬起来看上一眼。”   杨建邦苦笑着解释道。   “就不能想想办法吗?”杨丽娜皱了皱眉头。   柴涵插嘴道:“怎么没想?市里有专门的食物银行,我们想把粮食存进去,但妈死活就是不同意。”   所谓的食物银行,在沿海地区几乎看不到,但在内陆地区却很普遍。   因为粮食在运输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突发情况,距离越远,发生意外的风险越大,因此地方上需要建立一批“常平仓”。   它对维稳有非常大的帮助。   “粮食银行?有没有利息?”   杨丽娜好奇道。   “没有利息。”柴涵摇摇头,“但可以随时取粮,还不用承担粮食损耗。”   “万一粮食取不出来呢?”   “不会的,这事又不是过家家,有国家信誉背书,再怎么样,上面也不可能拿这种事开玩笑的。   也就咱妈不放心,宁愿相信流言,也不愿相信国家。要我说,还是存银行保险,放家里我反而更担心。”   徐东根据前世的经验,帮着劝道:   “弟妹说得很对,食物银行是国家设立的,上面不会拿国家信誉开玩笑的,除非整个国家都崩溃了。   真到了那一步,囤再多粮都没用。   老婆,你回头好好劝一下岳母,赶紧把粮食存进银行里,老人家天天绷紧神经,对身体没好处。”   “知道了,今晚我就去劝劝。”   对于老公的判断,杨丽娜从不怀疑,事情摆在面前,如果不是老公,他们家也不会有如今这么好的生活。   “谢谢你了,大姐!”   柴涵连忙表示感谢,这事已经困扰他们家好几个月了,早点解决,也能早点安心。   “不用谢,咱们不都是为了妈好!”   ……   杨母这头,把一群人送出门后,随手打开收音机,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喝着女儿带过来的黑茶,心里别提有多惬意了。   都说养儿防老,在她看来,女儿一样能防老,而且更加贴心。   谷/span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咚咚咚……”   “谁啊?”杨母起身去开门。   “老许,是我,老陈。”   又是楼上的邻居,杨母打开大门。   陈大娘的鼻子很灵,进屋后立马闻到了一股肉香。   “老许,你女儿女婿呢?怎么不在家?”   “他们在家待不住,出去玩了。”   “中午吃肉了吧?你女儿可真孝顺,每次过来都是大包小包的。”   陈大娘羡慕道。   杨母谦虚道:“孝顺有什么用?他们家远在燕京,一年都回不来一次。”   “距离确实远了点。”   杨母给老邻居拿了一个小板凳,客厅里太热,只有靠北的卧室稍微凉快一点。   “刚泡的茶叶,要不要来一杯?”   “什么茶?怎么闻着这么香?”   “说是黑茶,我也不懂,凑合着喝呗!”杨母帮对方倒了一杯茶。   陈大娘是识货的:“好东西啊,还是你有福气。”   “赶紧尝尝。”   “真香!”陈大娘一饮而尽。   杨母帮对方续了一杯茶,顺口问道:“老陈,你过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在家待着无聊,找你聊聊天。”   陈大娘依然是相同的一套说辞。   杨母心里其实明白着呢,这老货每次过来,是真的没有其它目的,纯粹就是想蹭他们家的收音机和饮用水。   特别是饮用水,每次过来都要喝上一大壶,她非常怀疑,对方平时在家,根本不喝水,想喝水就来他们家串门。   别看这些水不起眼,节省下来拿到黑市上去卖,每天起码能进账二、三十块钱,比去邮局当临时工轻松多了。   杨母之所以没有戳穿对方。   首先,他们家经济条件还算可以,靠着女儿的接济,自家的生活水准,绝对是整个小区数一数二的。   天天吃肉不切实际,但隔个两三天来一回,还是能承受的。   其次,前段时间,这老货刚刚白发人送黑发人,唯一的儿子病逝了,留下了孤儿寡母。   婆媳俩根本找不到任何工作。   估计也是迫不得已,才想出了蹭水赚钱这种“骚操作”,她只是懒得计较而已。   最后,自从老伴去世后,杨母非常不适应,有人陪着聊天也是好的,这些水就当是陪聊费了。   “老陈,你家小何找到工作了没有?”   陈大娘摇摇头:“现在找工作,哪有那么容易啊!”   “柴涵他们邮局招临时工,要不让小何去试试?”   杨母也是看对方可怜,才想着帮一把,而且两人一聊就是几个月,确实聊出了一点人情。   “真的?那太好了。”陈大娘简直是喜出望外。   “你先别急着高兴,邮局的活有些重,最好让小何最好有个心理准备。”   杨母提醒道。   ps:求推荐票和月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