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前瞻计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日一早,徐东带着老妈去夏建集团签了股份交易合同。   签完字,徐妈忍不住埋怨道:   “这一天天的到处跑,就不能一次全签了吗?”   最近一个星期,经过徐爸的努力宣传,新科海藻算是小火了一把,起码在首都商圈内,有了不小的名气。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投资申请。   虽然投资金额不算太高,大部分都是百万和千万级别的,但徐东本着多多益善的原则,基本上都是来者不拒。   而且为了表达诚意,不管金额大小,他都会带着老妈亲自上门签约。   也难怪徐妈抱怨不止。   “妈,您老辛苦了,刚刚是最后一次,剩下的我都推到年后了,等叶慧回来后,到时候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真烦人,早知道挂你爸名下就好了。”徐妈不耐烦道。   本来以徐妈爱炫耀的个性,应该很喜欢参加这种签约仪式,但奈何年前杂事比较多,根本抽不开身。   特别是孙子们,隔三差五就要打一回架,她不看着点,是真放不下心。   母子俩刚回到家,居然在门口碰到了徐爸,徐爸脸上带着笑容,一看就是遇到什么高兴事了。   “爸,你怎么回来了?”   徐东好奇道。   “市里打算入股新科海藻,我回来准备带你妈去签约。”   徐妈一脸无奈:“现在就去吗?”   “吃过饭再去,下午一点签约。”   徐妈看了一眼手机,已经是中午十一点半了,于是赶紧说道:   “我去做饭了,时间有点赶。”   说完匆匆进了厨房。   徐东继续询问下具体情况。   “市里打算入股多少?”   “百分之十。”徐爸回答道。   “百分之十?市里有这么多钱吗?”   市里有钱,但是再多钱都不够花,更何况这么一大笔钱是预算外的,想凑齐恐怕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徐爸摇了摇头:“何市长压根就没打算出钱。”   “难道又是土地?”   徐东皱了皱眉头。   新公司名下已经有了两万亩土地,是真的够用了,再多也是浪费。   “这次不是土地。”   “那是什么?”徐东非常好奇。   “用水电费抵账。”   “水电费?”   徐东终于反应过来了,眼下不是大耀斑之前,水电费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是的,一共是25亿。”   “价格还算公道,只是这么多钱,那得用到多少年啊?”   徐东苦笑着摇摇头。   按照目前的电价,这笔钱差不多等于10亿度电;如果换成水价,也有800多万吨的自来水。   两者各取一半,都足够用十年了。   “没办法,市里也缺钱。”   徐东只能点头道:“算了,有总比没有好,不管怎么样,都比用土地入股强多了。”   “何市长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   徐爸感慨道。   “爸,我刚刚从吴总那边听到一个消息,上面好像要重开股市,你知道吗?”   徐东立马换了一個话题。   “听到过风声,不过股市一时半会还开不了,以前的旧账太多了,上面估计有的头疼了。”   “头疼什么啊,干脆快刀斩乱麻!”   徐东嘀咕道。   美股两年前就重开了,不过漂亮国也是真狠,开市之前,早就把本国的上市公司都申请破产了,等于轻装上阵。   大股东们还好说,相互之间充满了妥协和交换。   但对于小股东、散户以及国外投资机构或者个人来说,那就真的很残忍了,直接被扒皮拆骨,吞了个干干净净。   此举引发了各国效仿。   回到国内,似乎和国外有些不一样,毕竟国有经济占了半壁江山,股民们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想玩偷梁换柱那一套,有些得不偿失。   徐爸没听清,因此直接问道:   “你说啥呢?”   “我说股市要是能早点开就好了,到时候让面包厂和新科海藻直接上市,肯定能圈到一大笔钱。”   “上什么市?咱们家又不缺钱。”   徐爸对股市不怎么感兴趣,甚至有点排斥,他想把公司做成家族企业,上市后掣肘太多了。   “爸,新科海藻绝对是吞金巨兽。”   徐东提醒道。   “怕什么,我跟何市长都谈好了,如果将来公司撑不下去,市里会接手的。”   “这么容易?”   “忘了告诉你了。”徐爸拍了拍脑袋,“经过何市长的推荐,咱们公司的'玉藻系列'已经成功入选了国家前瞻计划,未来大有可期。”   徐东精神一振:“有没有补贴?”   “当然有了,而且补贴数额还不小,大大小小加在一起,每年都有一个多亿,说起来,真多亏了何市长。”   谷摪/span“这么多?太好了。”   “这些钱也不是白拿的,每年都需要拿出相应研发成果才行,根据黄教授的说法,相当于每年都要在那个什么科学期刊上发表一篇重量级的论文。”   “是不是《大夏生物科学》?”   在决定收购新科海藻之前,徐东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甚至为此看了不少最前沿的科学论文。   虽然看不太懂,但大方向把握得还可以,起码不是“睁眼瞎”,顺带着也记下了不少国内外顶尖期刊的名称。   “好像就是这个。”   “难度不小啊!”   徐东感叹道。   据他所知,《大夏生物科学》是国内最顶尖的三大期刊之一,相较于日渐式微的《Cell》杂志,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其实,这与国际大环境有关。   大夏这边自不必说,伴随着大量植物工厂的相继投产,相关研究成果简直是层出不穷。   而在漂亮国那边,仿佛点歪了科技树,一个劲地在电子行业狂飙突进,与之相对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元世界》!   徐爸笑道:“黄教授倒是很有信心。”   “冲着这一个多亿的补贴,看来要多招几位权威教授,无论如何,这笔钱都要拿到手。”   “你以为专家教授是大白菜啊?要多少就有多少?”   徐爸没好气道。   徐东摆摆手:“国内不够,不是还有国外吗?等年后,我去找几家猎头公司,争取多挖几个墙角。”   “靠不靠谱啊?”   “应该没问题,最近欧罗巴政局不稳,正是挖墙脚的好时候,说不定还能挖到诺奖级别的,那就赚大了。”   徐爸听了很心动,老人家“成功学”看过不少,几乎把“科研”当成了制胜法宝,完全忽略了其背后所隐藏的巨大隐患。   “那你多用点心。”   “我这边有路子,放心吧!”   徐东点了点头。   ……   午饭过后,徐爸徐妈赶紧出门了。   徐东玩了三个半小时的《元世界》,然后也开车出去了,晚上高月梅请客,刚好可以趁机小聚一下。   到了停车场,恰巧碰到了李局长。   徐东上前打了一个招呼:“李叔,您老来的挺早的啊?”   “哼,你还有脸见我?”   徐东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咋了?”   李局长顺嘴解释道:“你们家大宝带着我家李韬玩了那个什么破游戏,结果倒好,一回来就吵着要买。   我一开始还没当回事,想着游戏机再贵能贵到哪里去?当场就答应了。   后来一打听,我嚯,居然要一百五十万,而且还要排队,这不是傻子抢着给人送钱嘛?”   “李叔,可不带这样埋汰人的?”   “唉,臭小子天天跟我闹,我都快被烦死了,你事是你惹出来的,你说该怎么解决?”   “我能有什么方法?”徐东双手一摊,“要我说,小屁孩不懂事,揍一顿就好了。”   “说得轻巧,大宝他们挨过揍?”   徐东笑着点点头:“当然挨过,考试不及格,考砸一次揍一次,我可不像某人,舍不得打孩子。”   小宝就不说了。   大宝和二宝的智商绝对是正常的,甚至还有点小聪明。   以小学的学习难度,考试不及格绝对是没用心,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理由,这是徐东给孩子们划定的红线。   当然了,这也仅限于小学。   到了初中和高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再做调整,例如可可和乐乐,两人的数学和英语经常不及格,只能放低标准。   满分一百五,最低不能低于六十分。   要是连六十分都考不到,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好在姐妹俩一向“争气”,到目前为止,从来没让徐东为难过。   没奈何,李局长只能嘴硬道:   “教育要讲究方法,动手是不对的!”   “舍不得就说舍不得呗,找那么多理由干嘛?”徐东调侃道。   “咳!”李局长掩饰了一下尴尬,“说真的,你得帮我想个办法。”   “不行就买一个呗!”   “我们家哪有这么多钱?我存了六七年工资,才存了不到一百万,还差六十七万呢!”   “问我借啊!”   “不行不行,再换一个方法。”   李局长连忙摇摇头。   倒不是舍不得钱,主要是孩子太小了,游戏玩多了,不仅伤身体,估计人也废了。   “那就只有最后一个方法了,让婶子经常去我家串门,我回去跟大宝说一声,让他带你们家李韬一起玩。”   “这个方法好,就这么说定了。”   李局长早就等着对方主动开口了。   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一来省钱省事;   二来也能让孩子们互相拉近关系。   ps:求推荐票和月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