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喜当爹者,袁公路是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6章喜当爹者,袁公路是也!   太湖之畔,冬日清寒。   扬州地处长江以南,气候还算宜人,所以哪怕如今已是腊月底,江面也没有结冰。   孙策望着脚下清澈透亮的江水,迎着冬日里初升的日光,心中的冷意却比吹来的寒风更甚。   良久,孙策缓缓开口对身后的周瑜道:“公瑾,为今之计,某该如何处之?”   在江东一众家族的轻视下,孙策这两年苦苦支撑,手下地盘却不见扩大,发展更是多处受阻,如今已经陷入进退失算的尴尬境地。   周瑜闻言后,先是微微一愣,而后苦笑道:“伯符,敢问你志向为何?”   孙策自然是有大志的,只是周瑜尚不清楚他那所谓的大志是何种程度?   为父报仇雪恨?   雄踞一方?   列土封疆?   亦或是像如今的刘备一样,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   至于再往上,周瑜还不敢想……   “某之志,公瑾岂能不知。”   孙策忽然昂起头颅,大声道:“刘玄德杀我父亲,某自然要报仇雪恨!再者,大丈夫生居天地间,自当建功立业!   只是……”   说到最后,孙策的声音又低沉了起来。   如今连一郡之地都搞不定,又何谈与刘备为敌,更遑论建功立业。   周瑜想了想,开口道:“如今若想破局,便还得北附。”   “北附,公瑾之意是要某归附豫州袁公路?”   “不错!”周瑜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袁绍败亡之后,放眼当今天下,能与刘备抗衡者,唯有豫州袁公路。伯符你若想报父仇,便只得依附于他。   如今咱们身处困境,皆因伯符你出身寒微,为世家所鄙。但只要依附袁公路,借用汝南袁氏的名义,此难自解也。也只有如此,方能实现伱胸中报复。”   周瑜出身庐江周氏,祖上历任九卿之位,也曾出过三公,自是世家大族。   可即便如此,这两年孙策屡屡碰壁时,周瑜也对他不离不弃。有道是患难见真情,二人的关系也急剧升温,从而导致周瑜说话素来不用避讳。   周瑜虽然分析的有理有据,但孙策皱眉道:“公瑾,你要某屈身于杀父仇人?”   “非也!”周瑜赶紧说道,“杀孙将军之凶手,刘玄德也,与袁公路何干?”   孙策虽然天性直率,却也听明白了周瑜这句话的意思。   当年三路大军围堵孙坚,并非私仇,而是因为孙坚想独吞传国玉玺。设身处地想想,倘若自己是一方诸侯,以当时的情况,也决不允许孙坚带走传国玺。   再者,孙坚最后是死在刘备手上,所以孙策跟袁术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仇。   真要算成仇怨的话,当时的关东诸侯都参与了围剿孙坚,孙策还能将这些人全都当成仇人不成!   孙策思虑半晌,却突然从怀中掏出一物,倒是把周瑜看得神情一凛。   “伯符,你竟将此物随身携带!”   此物,正是传国玉玺!   “倒也不算随身携带,只是今日出来时忽然心血来潮,就带了出来。”   孙策笑了笑,却忽然扭头冲周瑜说道:“公瑾,你说某以这传国玺为凭,向袁公路去换粮草兵马,如何?”   “不可,万万不可!”周瑜赶紧劝道,“此等神物,得者自是天命所归,又岂能用作交换!”   传国玉玺意味着什么,孙策不会不明白,所以周瑜才更加震惊。   “再好的东西,终究是导致父亲身死的罪魁祸首而已。”孙策摇了摇头道,“若无此物,父亲也不会落得此等下场。如今某麾下兵不过万,势单力孤,留此物在手,乃取祸之道也。”   “这……”   周瑜张了张嘴,最终却没有再反对。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之所以现在还没人出来收拾孙策,是因为大家都忙着争抢地盘,发展实力。   等中原之争告一段落后,身怀玉玺的孙策,必然会成为刀下鱼肉。   如今交出去,不仅能取得袁术的好感,借机换来好处,更能起到祸水东引的效果。   若撇开传国玉玺赋予的身上光环,这乃是绝好的计策,所以周瑜才会沉默。   孙策见周瑜沉默,却忽然笑着拉住了周瑜的手。   “公瑾,天命之说素来虚无缥缈,不可尽信。某一直相信,只要你我兄弟齐心协力,必能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区区传国玺,又有何可惜!”   这一刻的孙策,身上不仅有江东猛虎孙坚的英勇与无畏,目光中更散发着一股浓浓自信与骄傲,连周瑜都不敢与之对视。   “伯符即有此意,那某愿携传国玺亲往,说服袁公路!”   孙策点头大笑道:“好,此事便拜托公瑾了!”   初平三年年末,孙策以周瑜为使,携带传国玉玺前往豫州与袁术结盟。   名为结盟,但以孙策现在的实力,其实算是归附。   只是相对于之前曹操来使,袁术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不仅让手下人好吃好喝的款待周瑜,第二天更是扔下了最近新纳的美人冯氏,而跑去亲自接待周瑜。   对此冯氏倒是颇为不满,便开始向袁术撒娇抱怨,袁术安抚了好一阵之后才终于得以脱身。   但等到袁术离开之后,冯氏却快速收敛了笑容,从怀中掏出了一张薄纸,在上面写了一些符号,随即交给了自己的侍婢带出府。   却说袁术出了府门之后,脸上的笑容就一直没停过。   孙策来投,对于袁术来说的确是大大的喜事。   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年讨董会盟时,自己有孙坚在手,可谓是所向披靡,哪怕是董卓的西凉铁骑,也挡不住江东猛虎!   由此,孙坚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袁术心中的白月光,最重要的SSR。   再看孙坚死后,袁术仅有的一次出兵,还是趁着刘备与袁绍大战时出去偷袭,最终却惨败而归。   一时间,袁术更加怀念孙坚了。   江东猛虎若在,何至于此!   有这层记忆滤镜在,再加上袁术本就欣赏孙策的胆略,兴奋也就理所当然。   当然……当初孙坚身死,刘备后来发布的公告中,却始终没提到传国玺的下落,这让袁术心存了一些幻想。   倘若传国玺真在孙伯符手中,自己未必不能……   怀着激动的心情,袁术在别苑中接见了周瑜。   “参见大将军!”   周瑜倒是很会做人,见袁术进来之后,马上拱手行礼道。   听到这个称呼,袁术眼中喜色一闪而过,却又装出一副庄重的模样。   刘玄德,哪怕你如今占据四州,身为三公之首又如何,某才是这天下的大将军,地位仍在你之上!   “公瑾免礼。”   周瑜连忙再行礼道:“多谢大将军!”   入座之后,袁术先是与周瑜寒暄了一番,期间难免提起了当初孙坚之死。   如今孙策派周瑜前来示好,袁术认为自己也有必要笼络一番。   所以袁术当场指天起誓,言孙坚非自己麾下所杀。同时他也委婉得表示孙坚私藏传国玺,乃是大逆不道之举,自己身为当朝大将军,必然要追而讨之,不存在故意致孙坚于死地的私仇。   这一番话,袁术虽然说得真诚,但也在周瑜的意料之中。   于是等袁术说完,周瑜便很配合道:“大将军此言甚是,杀文台将军者,徐州刘备是也,此仇不共戴天!孙将军亦知大将军难处,并未有迁怒之心,不然也不必派在下前来。”   “伯符深明大义,不愧为少年英才!”   周瑜此言一出,袁术当即大喜道。   可接下来,周瑜却话锋一转,将孙策现在遇到的种种难处添油加醋的讲述了一遍,最后更是直接恳求袁术支援兵马粮草,只把听得袁术眉头微皱。   能与孙策修复关系,他自然是欢喜的。只是他的本意是孙策率领麾下来为自己效力,而非自己割肉助他做大。   想着,袁术便叹了口气道:“公瑾,实不相瞒,去岁豫州遭遇大旱蝗灾,如今某军中粮草也是无以为继,怕是不能应伯符所请……但倘若伯符愿来,某纵使麾下无衣无食,也必供养之!”   这明显是推脱之言,周瑜自然看得出来,甚至没有一丝意外。   “大将军容禀。”周瑜笑道,“孙将军乃少年英才,更有乃父之风,假以时日必能成势。如今刘玄德大势已成,必为大将军劲敌。孙将军虽在扬州,但仍遥受大将军号令,更与刘玄德有杀父之仇。   他年大将军若是与徐州开战,孙将军便可率军跨江而过,北击徐州,为大将军建功立业,岂不美哉!   人常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还望大将军三思!”   周瑜这番话挑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将来与你袁术争夺中原之地的,只有刘备一人而已。如今刘备实力强大,你袁术虽四世三公,却也不一定是对手。   在这种情况下,扶持孙策这个跟刘备有杀父之仇的人,岂不是最佳的选择。   尽管周瑜的话很是诱人,但袁术也不傻,手中的钱粮更不会轻易送给自己不能完全掌控的人,所以仍在皱眉思索。   见状,周瑜又是微微一笑道:“大将军,口说无凭,为表诚意,在下临行之前,孙将军特地命在下带来一神物,大将军见后,必然能明白孙将军一片赤诚之心。”   “哦,是何等神物?”   闻言,袁术顿时来了兴趣。   “但请大将军屏退左右,闲杂人等,自是没有资格见此神物。”   见周瑜神神秘秘的,袁术不禁摇头一笑,遂挥手命左右退下。   随后就见到周瑜端出了一个木盒,可就是这个木盒,却让袁术的神情凝重了起来。   因为这木盒的制式,分明是皇宫中才有的规格。   “此物难道是……”   袁术心中已有了猜测,却仍旧抑制不住胸中的激动,甚至脸上的肌肉也跟着颤抖起来。   “大将军何不打开一看?”   周瑜伸手,便将木盒递了过去。   袁术迫不及待的接过,颤抖着的双手打开上面的盖子,里面正是他朝思暮想的传国玉玺!   啪!   袁术赶紧盖上盖子,额头早有冷汗滴落,面色一片赤红。   见袁术激动成这副模样,周瑜脸上笑意更浓。   此事成矣!   良久,袁术才终于平复了自己的心情,缓缓开口道:“公瑾,伯符真愿将此物与某?”   直到现在,袁术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   周瑜却正色道:“大将军此言差矣,如此神物,又岂能私相授受。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乃是天子之下第一人也!   孙将军如今将此神物奉上,便是希望大将军好生保管,待日后天子亲政后便归还天子,大将军以为如何?”   闻言,袁术马上大笑道:“不错,公瑾此言甚是,某不过是先替天子保管而已!”   周瑜又低声道:“如今天下大乱,朝廷无力,才致使群雄并起。如此乱世,天命未必不能更易……大将军出身高门世家,若真能……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哈哈哈……”袁术笑得更开心了,“公瑾莫要说笑,某何德何能敢窥视天命,这种话以后不要再说了。”   “遵命!”   周瑜恭敬拱手道。   袁术又看了一眼木盒,口中感叹道:“伯符此举,足可证明其对朝廷忠心耿耿,某身为大将军,又岂肯坐视他陷于危难困境。有何难处,公瑾尽可直言!”   一枚传国玉玺砸下去,效果自是出奇的好,袁术顿时变得无比大方。   当然,他也是认真思考了一番的。   传国玉玺是何等神物,凡胸怀大志者,无不视若性命之重。   孙策肯把这东西当成筹码,足可见其并无大志。   再者,他与刘备有杀父之仇,为自己所用也是情理之中。便先让他在扬州发展又如何,将来便是自己攻伐刘备的助力。   只是……还需给他套上一副枷锁才是。   在袁术似笑非笑的目光中,周瑜说出了自己的具体要求。   无非是粮草、兵马,以及以后可以打着袁术的旗号扩张地盘等等……   对此,袁术甚至没有讨价还价就直接爽快的答应了,倒是让周瑜有些诧异。   不过最后的时候,袁术却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要收孙策义子。   只见袁术满脸悲伤道:“昔年文台随某起兵讨董,也算屡有功勋,不想却丧于刘备之手,着实令人惋惜。如今只剩孤儿寡母,某却不能坐视不管。   还请公瑾回去之后转告伯符,昔年某与文台情同手足,如今某便与他誓为父子,永不相负!”   周瑜:……   袁公路,你倒是占得一手好便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sww.cc。趣书网手机版:https://m.qsw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